第四章第四章 唐宋词唐宋词一、唐宋词概述一、唐宋词概述( (一一) )词的基本知识词的基本知识 1 1词的产生词的产生 词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大体说来,词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觞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六朝是其滥觞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中唐是其形成期 词正式形成于中唐,有其必然性词正式形成于中唐,有其必然性 “词词”即是依燕乐乐曲所定的乐段乐句和音节即是依燕乐乐曲所定的乐段乐句和音节声调而填写的歌词此外,文人词的产生还得益声调而填写的歌词此外,文人词的产生还得益于民间词的营养词最早产生于民间,玄宗开元、于民间词的营养词最早产生于民间,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已颇流行,它无疑为文人词的发展提供天宝年间已颇流行,它无疑为文人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 2.词的基本特征词的基本特征 词有各种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词有各种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谓之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一个曲调谓之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一个曲调演奏演奏遍叫一阕,故一段歌词也称一阕或一片遍叫一阕,故一段歌词也称一阕或一片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有三阕、四阕者。
只有一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有三阕、四阕者只有一段歌词的词称单调唐宋时,人们按词的节拍将段歌词的词称单调唐宋时,人们按词的节拍将其分为令、引、近、慢,至明代又按词的字数将其分为令、引、近、慢,至明代又按词的字数将其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其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慢词慢词) ) 3. 3.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 所谓所谓“婉约婉约”,主要指文辞的柔美简约,蕴含,主要指文辞的柔美简约,蕴含深婉从内容上看,多写爱情、婚姻、家庭以及深婉从内容上看,多写爱情、婚姻、家庭以及羁旅行役、怀乡恋土等私人化的情感;其抒情注羁旅行役、怀乡恋土等私人化的情感;其抒情注重细腻入微,委婉含蓄;一般说严守音律,声韵重细腻入微,委婉含蓄;一般说严守音律,声韵和谐,偏重于优美、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代表和谐,偏重于优美、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家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秦观、周邦作家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 所谓所谓“豪放豪放”,主要指文辞的慷慨淋漓,无拘,主要指文辞的慷慨淋漓,无拘无束从内容上看,多反映社会及人生的重大主无束从内容上看,多反映社会及人生的重大主题,诸如理想壮志、国家兴亡、军国大事、民生题,诸如理想壮志、国家兴亡、军国大事、民生疾苦,以及民族意识等社会化的情感;其抒情多疾苦,以及民族意识等社会化的情感;其抒情多豪迈直率、激昂粗犷,气势恢弘;一般说能遵守豪迈直率、激昂粗犷,气势恢弘;一般说能遵守词的音律规范,但又不为音律所束缚,偏重于壮词的音律规范,但又不为音律所束缚,偏重于壮美、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
代表作家如苏轼、张美、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家如苏轼、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等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等 (二二) )唐五代词唐五代词 1 1民间词与早期文人词民间词与早期文人词 词最早产生于民间唐开元、天宝年间,崔令词最早产生于民间唐开元、天宝年间,崔令钦所著教坊曲就记录了当时的流行曲钦所著教坊曲就记录了当时的流行曲324324种敦煌遗书发现后,王重民将其中词的抄卷辑为敦煌遗书发现后,王重民将其中词的抄卷辑为敦煌曲子词集,共得词敦煌曲子词集,共得词161161首其中云谣集首其中云谣集杂曲子杂曲子3030首,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首,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 敦煌曲子词的代表作有菩萨蛮敦煌曲子词的代表作有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枕前发尽千般愿愿) )望江南望江南( (莫攀我莫攀我) )等敦煌曲子词既有小令,等敦煌曲子词既有小令,也有长调比喻生动丰富,语言质朴明快,生活也有长调比喻生动丰富,语言质朴明快,生活情趣浓郁,风格刚健清新当然,也有其稚拙粗情趣浓郁,风格刚健清新当然,也有其稚拙粗俗之处,如仍有衬字,有和声,字数不定,格律俗之处,如仍有衬字,有和声,字数不定,格律不严等,而这些恰恰表现了它的原始性和民间性。
不严等,而这些恰恰表现了它的原始性和民间性 民间词的广泛传播,引起了一些诗人的关注中民间词的广泛传播,引起了一些诗人的关注中唐时期,文人填词风气渐开,白居易、刘禹锡、唐时期,文人填词风气渐开,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王建、韦应物等均为早期文人词作家张志和、王建、韦应物等均为早期文人词作家张志和的渔歌子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 )、韦应物、韦应物的调笑令的调笑令( (胡马胡马) )、白居易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汴水流流) )、刘禹锡的忆江南、刘禹锡的忆江南( (春去也春去也) )等均为代表作等均为代表作 他们的词在艺术上更加精细,格律更加讲究,但他们的词在艺术上更加精细,格律更加讲究,但数量不多,且多为小令,虽有佳作,然在词句形数量不多,且多为小令,虽有佳作,然在词句形式、风格意境方面都近于诗,呈现出由民间词向式、风格意境方面都近于诗,呈现出由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风貌文人词过渡的风貌 2. 2.温庭筠与花间词温庭筠与花间词 进入晚唐,文人填词之风愈炽,最有代表性的进入晚唐,文人填词之风愈炽,最有代表性的是温庭筠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是温庭筠。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人其词多为代言体,多写思妇、宫女及青楼女人其词多为代言体,多写思妇、宫女及青楼女子的生活和情思拘于爱情一隅,遂成为诗词在子的生活和情思拘于爱情一隅,遂成为诗词在内容上的明显分野温词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内容上的明显分野温词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多从容貌、服饰及情态上描写女人,笔触细腻,多从容貌、服饰及情态上描写女人,笔触细腻, 色泽脓丽,形成秾艳香软的风格温词在内容和色泽脓丽,形成秾艳香软的风格温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诗歌划清了界限,树起了形式上都与诗歌划清了界限,树起了“诗庄词媚诗庄词媚”的界碑,使词在修辞、意境上形成了有别于诗的界碑,使词在修辞、意境上形成了有别于诗的独特风格,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词传统,奠定了的独特风格,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词传统,奠定了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代时期,西蜀是一个文化中心为适应统治五代时期,西蜀是一个文化中心为适应统治阶级享乐生活的需要,一批文人奉温庭筠为祖进阶级享乐生活的需要,一批文人奉温庭筠为祖进行词的创作后蜀时,赵崇祚将晚唐五代的温庭行词的创作后蜀时,赵崇祚将晚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孙光宪、牛峤、欧阳炯、李珣等十八筠、韦庄、孙光宪、牛峤、欧阳炯、李珣等十八家词人的家词人的500500首词编为花间集。
首词编为花间集 3. 3.李煜与南唐词李煜与南唐词 后主李煜多才多艺,他既是一个沉湎酒色的风后主李煜多才多艺,他既是一个沉湎酒色的风流天子,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其词流天子,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其词3030余首,余首,以亡国为界明显分为两期,其在艺术上也独辟蹊以亡国为界明显分为两期,其在艺术上也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显示了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王国径,自成一家,显示了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王国维说:维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十五人间词话十五) )中肯地评说了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中肯地评说了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三) ) 两宋词两宋词 1 1宋词的发展宋词的发展 宋初词坛仍承花间派余绪,多写艳情等传统题宋初词坛仍承花间派余绪,多写艳情等传统题材,多用小令的形式其中材,多用小令的形式其中有些作家继承了南唐有些作家继承了南唐词的某些特点,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写入词词的某些特点,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写入词中,促进了词的雅化,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人物中,促进了词的雅化,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人物 晏殊词雍容闲雅,清峻婉曲,代表了令词的风格晏殊词雍容闲雅,清峻婉曲,代表了令词的风格特色。
欧阳修词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均有创特色欧阳修词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均有创新,风格也较为多样,成为由唐五代词向宋词发新,风格也较为多样,成为由唐五代词向宋词发展的重要过渡人物,对苏轼、秦观及宋词的发展展的重要过渡人物,对苏轼、秦观及宋词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有着积极的影响 晏、欧之后,柳永和苏轼,以其巨大的成就为晏、欧之后,柳永和苏轼,以其巨大的成就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词的雅与俗、婉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词的雅与俗、婉约与豪放也是从他们开始明显分化,且都深受他约与豪放也是从他们开始明显分化,且都深受他们的影响此后,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将婉们的影响此后,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将婉约词发展到最成熟的地步,而辛弃疾则将豪放词约词发展到最成熟的地步,而辛弃疾则将豪放词 推向了顶峰;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张炎推向了顶峰;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对词虽都有贡献,使词的风貌发生新变,但等,对词虽都有贡献,使词的风貌发生新变,但总体而论,词又回到了重形式的老路上去,标志总体而论,词又回到了重形式的老路上去,标志着宋词已进入了暮年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词着宋词已进入了暮年时期。
从这个意义上说,词在宋代几乎走过了它发展的全过程在宋代几乎走过了它发展的全过程 2. 2.宋词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宋词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南宋前期,爱国思想高涨,岳飞、张元干、张南宋前期,爱国思想高涨,岳飞、张元干、张孝祥等都写下了一些爱国词这些词慷慨悲壮,孝祥等都写下了一些爱国词这些词慷慨悲壮,境界阔大,是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尤境界阔大,是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张孝祥,有意追蹑苏轼,词风豪放、清旷,其是张孝祥,有意追蹑苏轼,词风豪放、清旷,成为由苏轼到辛弃疾之间的重要过渡人物成为由苏轼到辛弃疾之间的重要过渡人物 南宋中期,爱国词作成为词坛主流,辛弃疾是南宋中期,爱国词作成为词坛主流,辛弃疾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他用词来表达自己的爱国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他用词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慨,把豪放词推向了高峰,激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慨,把豪放词推向了高峰,真正形成了真正形成了“苏辛苏辛”豪放派在他周围的陆游、豪放派在他周围的陆游、陈亮、刘过,在他之后的刘克庄、刘辰翁、文天陈亮、刘过,在他之后的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都有著名的豪放词作,统称祥等都有著名的豪放词作,统称“辛派词人辛派词人”,成为南宋词坛最引人注目的作家群。
成为南宋词坛最引人注目的作家群 南宋中后期,清客词人姜夔主要沿周邦彦的道南宋中后期,清客词人姜夔主要沿周邦彦的道路,而又兼学苏轼之高旷、辛弃疾之劲健及江西路,而又兼学苏轼之高旷、辛弃疾之劲健及江西诗派之瘦硬以健笔写柔情,运质实于清空,音诗派之瘦硬以健笔写柔情,运质实于清空,音韵谐婉,格律精严,形成韵谐婉,格律精严,形成“骚雅骚雅”“”“清劲清劲”的独的独特词风,成为特词风,成为“骚雅派骚雅派”的代表人物骚雅派的的代表人物骚雅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吴文英,他远承温庭筠,近师周另一代表人物是吴文英,他远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讲究字句雕琢,注重声律,刻意追求雅致,邦彦,讲究字句雕琢,注重声律,刻意追求雅致,多用指代、多用指代、 象喻及梦境幻景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姜夔象喻及梦境幻景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姜夔的的“清空清空”相较,吴词较为密丽、质实,且不免相较,吴词较为密丽、质实,且不免艰涩,张炎讥其词如艰涩,张炎讥其词如“七宝楼台七宝楼台”,表现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此外,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的形式主义倾向此外,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等也与姜夔、吴文英走着大体相同的路子,后人等也与姜夔、吴文英走着大体相同的路子,后人多将他们归人多将他们归人“骚雅派骚雅派”。
二、唐宋词选二、唐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