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精美打印版式)(共19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9KB
约19页
文档ID:226675901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精美打印版式)(共19页)_第1页
1/19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体结构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一个核心:科学发展 二种机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1. 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3. 资源配置的两个机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4. 市场三大主体: 国家(政府)、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5. 消费侧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6. 供给侧四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创新7. 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有形的手——宏观——国家(第4、7、8、9、10、11课)经济活动三大“主体” 企业(第5、10、11课(部分与第四课结合)) 无形的手——微观— 个人(第3(消费者)、5(劳动者)、6课(投资者))术语:大力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3)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②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③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④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4、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 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 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 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2、货币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货币的职能:①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②其他职能:a.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b.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例:到银行取工资 c.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A、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有缺陷,这些在使用中易磨损, 成为不足值货币,而纸币成本低更易于保管、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B、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 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 ②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实质:供小于求 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 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注: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5、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含义: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被利为信用货币 职能:流通和支付手段。

(2)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外埠结算,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A、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 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B、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 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近期和远期支票,记名或不记名支票, 现金和转帐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①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 ②现金支票:是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6、外汇、汇率 (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例:人民币对美元,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则美元贬值,汇率升值 ①外汇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兑换数量比以前多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升值, 兑换数量比以前少,外汇汇率降低②汇率波动的影响: A、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少, 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和资金外逃 B、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即货币对外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减少和进口扩大, 使一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国际储备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但可以 提高该国货币的信誉,提高该国的经济地位,吸引外资流入。

由于汇率波动对经济影响作用,使它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为了 刺激出口增长,往往采取直接宣布本币贬值即本币汇率下降的做法③汇率合理稳定的重要性: A、合理的稳定的汇率是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一国看, 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外贸收支平衡,稳定物价, 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增强 国际储备B、从世界上看,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促使国际资本正常流动等, 相反如频繁急剧波动汇率会加剧国际 经济竞争,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会刺激国际投机,导致金融 市场的动荡与混乱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 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