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蜜环菌课件,第四节 假蜜环菌, 概述 分类地位 形态特征 生态特征 地理分布 药用研究 人工培养,假蜜环菌课件, 概述,中文学名 假蜜环菌 拉丁学名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 : Fr.) Sing. 分类地位 伞菌目、白蘑科、杯伞属或小蜜环菌属,假蜜环菌课件,别名 亮菌(江苏)、树秋(河南)青杠菌、青杠钻(四川) 因其菌丝体能发出荧光,故称亮菌其子实体可食用,菌丝体可制药,为药食兼用菌用液体深层培养法生产亮菌菌丝并制成的“亮菌片”对急性胆囊炎有特效,总有效率达87%,假蜜环菌课件,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2.8-8.5cm,幼时扁半球形,后渐平展,有时边缘稍翻起,蜜黄色或黄褐色,老后锈褐色,往往中部色深并有纤毛状小鳞片,不粘菌肉白色或带乳黄色菌褶白色至污白色,或稍带暗肉粉色,稍稀,近延生,不等长菌柄长2-13cm,粗0.3-0.9cm,上部污白色,中部以下灰褐色至黑褐色,有时扭曲,具平伏丝状纤毛,内部松软变至空心,无菌环孢子印近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卵圆形,7.5-10m5.3-7.5m假蜜环菌课件,性状鉴别,菌丝体白色或黄棕色至棕褐色。
菌索发达白色菌丝体在暗处发浅蓝色荧光假蜜环菌课件,假蜜环菌课件,假密环菌与密环菌的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区别:,假密环菌子实体无菌环;在原发光朽木上及土壤中均未发现褐色的带状或根状菌索;伸出培养基表面的根状菌索色浅,圆钝,不呈针状在同样条件下假密环菌发光强度没有蜜环菌强假蜜环菌课件,生态特性:,假密环菌属兼性寄生真菌,即可营腐生生活,又能在活树上兼营寄生生活,还可同天麻共生,寄生于柳树朽木上的较多 适宜的生长条件: 适宜温度:20-52 适宜PH值:4.5-5.5 相对湿度80%-90%,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假蜜环菌课件,地理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地;全国均有培养 夏秋季在树干基部或根部丛生引起梨、桃等很多种树木根腐病假蜜环菌课件,药用研究,(一)有效成分的提取 用面包粉培养的湿菌丝体,以乙醇提取后转溶至乙酸乙酯;浓缩后,通过碱性氧化铝柱层析,葡萄糖凝胶G25以及制备性纸层析分离,提到的假密环菌甲素,是一种新的香豆素化合物,3乙酰基-5-羟基-7-羟基香豆素此外,还有假密环菌乙素丙素及甘露醇等,假蜜环菌课件,(二)功能与主治:经临床证明,亮菌片对急性胆囊炎有特效假蜜环菌课件,人工培养,培育技术 (1)菌种分离 将旺盛生长亮菌的朽木用自来水洗净,剥去树皮,在无菌室用乙醇进行表面消毒,挑取心材放于干面包粉(10%)、琼脂(2%)平板培养基上,于24-28 下培养1星期,在黑暗中观察有无发光菌,挑取菌丝体移入斜面试管中。
2)培养子实体 将20%玉米粉培养基200ml装入500ml三角瓶中,灭菌后接入亮菌菌种,在26-28培养1个月,用无菌刀分割成小块,将数瓶混合转入圆形玻璃缸中,压平盖玻片于20-25下散光培养10天,将整块培养物取出,悬挂于稍大的玻璃缸内,缸底盛1cm深的清水保持湿度,1星期后子实体即可发育成熟3)固体发酵 将母种转接于玉米粉培养基中,28下培养1个月左右,所得菌丝用80的水浸取,制成水剂,或将菌丝烘干磨碎制片4) 液体深层发酵 以玉米粉、淀粉、黄豆饼粉、玉米浆等为培养基,28-30温度条件下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100h左右,发酵终止,菌丝体干燥压片假蜜环菌课件,亮菌制剂,(1) 水剂 以玉米粉为培养基,28下培养1个月左右,菌丝体以80水浸提取,每1ml水剂相当于湿菌丝体1g (2) 片剂 包括固体片和普通片两种 固体片 以玉米粉为培养基,28下培养1个月左右,所得的菌丝体烘干磨碎制片剂,每片重0.55g(含0.3g干菌丝) 普通片 以玉米粉,淀粉,黄豆饼粉等为培养基,2830下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100小时左右,将菌丝体干燥制片,每片重0.2g(含0.1g干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