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三上)精彩教学及评析(获奖优秀案例可编辑)目 录《司马光》(三上)精彩教学及评析 1第一部分 教学实录 1一、图片引入,在古今对照中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1二、整体感知,运用多样的方法学习多音字读音 3三、聚焦字词,在古今联系中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6四、引导想象,在语言运用中丰富故事的画面 9五、拓展阅读,在比较中再次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13第二部分 教学评析 15一、兴趣——开启文言文快乐学习之旅 15二、方法——奠定文言文学习的基石 16第一部分 教学实录一、图片引入,在古今对照中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读过很多故事,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曹冲称象》 师:曹冲很聪明,想到了称象的办法下面这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乌鸦喝水》师:真好!原本喝不到水的乌鸦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就喝到水了下一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司马光砸缸》 师:都听过这个故事吗?不过,今天王老师要讲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给大家听: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故事讲完了,你听后什么感觉? 生:太深奥了,有点听不懂。
师: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很好因为这是《司马光砸缸》的文言文版本,的确不好理解接下来大家再听一听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司马光有一回,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师:这次听懂了吗? 生: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师:来,说说你的感觉,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有什么区别? 生:文言文不好理解 生:文言文的故事短,现代文的故事长 师:对,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刚刚听了故事,大家一定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生:司马光 师:你们猜猜他姓什么? 生:姓司马 师:像“司马”“诸葛”“呼延”等姓氏都是复姓,我们一起来写主人公的名字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司”评析:小古文首次在教材中与学生会面,用古今对照的方式,有益于降低难度,拉近距离 二、整体感知,运用多样的方法学习多音字读音师:文言文看起来特别短,但却不好读。
大家先来试着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然后教师请一名学生读课文 师:你读得真不错,有什么经验吗? 生:我以前读过文言文,我觉得读的时候要慢一些 师:对,这样才能读得更有韵味,谁再来试试? (另一位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不错 师:大家看,课文中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这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都把它读作mò,为什么选择这个读音? 生: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如果读成“足跌没(méi)水中”,就特别不顺,所以应该是“足跌没(mò)水中” 师:这位同学告诉了我们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叫“感觉”,那我们把两个读音分别带入句子中读一读,大家感觉一下 生: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ò)水中 生: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éi)水中 (生笑) 师: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到有问题?感觉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学语文语感很重要,不过我知道,刚刚大家选择读音mò肯定还有别的原因,谁来说? 生:“没”是多音字,我给它组了两个词,一个是“没有”,一个是“淹没”,在这一句里我觉得“淹没”更合适,所以应该读作mò 师:就是说这个孩子掉进水缸中被水“淹没”了,而不是掉进水缸中就没了,(生笑)所以“没”在这里读作mò。
这个同学用的方法更好,它叫组词法 生:还可以看看这个多音字的意思,“没méi”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没mò”就是被什么东西盖住了 师:根据字义来判断,这个方法很好这一课还有一个多音字,“儿得活”的“得”,用刚才大家说的方法,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个读音? 生:“儿得活”就是这个孩子得以活命根据这个意思,我觉得应该读dé 师:字音我们全都掌握了,那位同学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读得慢一些,下面,大家再练习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师:听完这位同学的朗读,我又发现了读文言文的一个妙招——声断气不断听老师读一遍生听读后再次练习读 师:特别好,文言文就要多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大家放出声音,再一起来读一读 (评析:文言文的学习,“读”是关键,读通读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大致明白其意这篇文言文中的两个多音字的读音是读准课文的关键,所以王老师将其作为一个重点,不惜花时间,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掌握 三、聚焦字词,在古今联系中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师:同学们,学语文要多读,还要多思考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把你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生自读,圈画 生:我不知道“群”是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戏”和“庭”是什么意思。
生:“足跌”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的脚摔倒了吗? 师:很多人认为文言文很难学,其实一点儿都不难王老师要告诉大家文言文中的不少字的意思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变,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意思来理解它比如“群”,现在的意思就是“一群”,“群儿”就是—— 生:一群儿童,也就是一群小孩 师:很好庭”就是—— 生:庭院 师:“戏”就是—— 生:游戏 师:“跌”就是—— 生:跌倒 师:原来古今很多词语的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现在,这段话的意思谁理解了? 生: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一个小孩爬上水缸,不小心跌了下去 师:真不错,看来学习文言文并不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句话我写一个字,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意思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持”是什么意思? 生:拿着 师:“持石”就是拿着石头拿着一根棍子,叫—— 生:持棍 师:拿着一把剑,叫—— 生:持剑 师:拿着一把大刀,叫—— 生:持刀 师:拿着一把枪,叫—— 生:持枪 师:“持”的意思就是拿着,是不是不难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字“击”,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击打 师:古今意思不变的字大家都理解了,很好,不过,这里有一个字很特别,它在古文中很常见,现代文中不多见,“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个“之”是什么意思?(生摇头) 师:想想看,他把什么给击破了? 生:哦,我知道了,他把那个大水缸给击破了,这 个“之”就指的是“瓮”。
师:很好,这个“之”的确指代“瓮”现在,大家把这个“瓮”放在“之”的位置上来读一读 生:光持石击瓮破瓮 师:跟课文中的句子比一比,什么感觉? 生:两个“瓮”字中间就隔了一个“破”,感觉有些重复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再来体会体会 生:(齐)光持石击瓮破瓮 师:你们读得越来越好了,王老师要表扬你们!我们知道,“持”就是“拿着”,“击”就是“击打”,那么“光”是什么意思? 生:“光亮”“光明” 师:难道光亮还会用石头?是不是发现有问题?怎么办呢?王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叫作看注释大家看看注释,“光”是什么? 生:司马光 师:原来它既不是“光亮”也不是“光明”,而是课文中的主人公司马光课文中还有一个字,“水迸”的“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水流了出来 师:你觉得是怎样流出来的?看看课文插图 生:快速地流出来评析:指导小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不宜用枯燥的一一对应的方式王老师很巧妙地和学生对话,在对话中帮助学生理解,学会思考,掌握方法 四、引导想象,在语言运用中丰富故事的画面师:司马光拿着石头砸破了水缸,这个孩子得救了,其他孩子怎么做的? 生:“众皆弃去”。
师:三人成众,大家看这个“众”字,三个“人”字的写法一样吗?比一比“人”和“众”中的三个“人”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最上面的“人”字要写得大一点,把下面的两个“人”盖住,左下方的“人”字捺变成点,要给右下方的“人”让位置 师:对,如果三个“人”一个不让一个,写出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范写)好看吗? 生:不好看 师:来,在你的课文纸上练习写一写这个“众”字吧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课文中写到“众皆弃去”,咱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两个人够不够?那几个人合适呢? 生:五六个吧 师:再上来几位,现在够了吗? 生:够了 师:课文中说这个孩子掉水缸里了,其他孩子是“众皆弃去”,如果你要“弃去”,你会怎么走? 生:我就跑了 生:我会边跑边喊:“救命啊!救救那个孩子!” 师:那咱们来试演一下当时的场景,其他同学注意看看他们几个人是怎么做的学生表演,“砰”的一声响,台上的几个学生四处跑走 师:谁来说说,刚才这几个同学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几个有的摔倒了,有的喊救命,有的边跑边大叫 师:“众”指人很多,在第一句话中,有一个字的意思也是人很多。
发现了吗? 生:“群儿戏于庭”的“群” 师:非常好,“群儿”是一群孩子,“戏”就是游戏,一群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会做什么游戏呢? 生:我们一起踢球,一起跳绳 生: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师:根据你的经验,你还能不能接着说下去?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一儿—— 生:一儿蹴鞠 生:一儿跳绳 生:一儿拍皮球 师:有了大家的想象,这个故事更有意思了,现在,请同学们加上他们是怎么玩的,一儿跌落水中后其他孩子是怎么跑的,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同桌之间先来互相讲一讲 (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师:谁准备好了?讲给大家听听几位学生分别加上想象的内容讲故事) 师:这几位同学故事讲得真不错,值得表扬!同学们,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故事,我们要把它记下来,会背诵现在大家练习一下,我们看谁能背过生练习背诵师指名背诵 师:背得真好课文学完了,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人,一个是—— 生:司马光 生:另一个是掉在水缸里的那个孩子 师:作者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先写一群人,然后有重点地写那个登瓮的孩子;再写所有人,再有重点地写司马光所以我们对“一儿”和司马光印象深刻,这样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能够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
评析:故事性是这篇文言文的特点教师用想象、用情境表演来丰富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也是充满情趣的 五、拓展阅读,在比较中再次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出示图片) 生:《龟兔赛跑》 师:对,就是这个故事——(出示并讲述)森林里举行了一场赛跑,参赛队员是乌龟和兔子随着号令枪的响起,兔子就像是离弦之箭一般冲出去,而乌龟只能慢慢地一步步朝着终点卖力地爬去 一会儿工夫,兔子已经将乌龟甩得没影了兔子心想,这比赛也太没有悬念了吧于是直接靠在边上的大树旁打起了瞌睡,很快兔子便进入了梦乡而乌龟却在不断卖力地爬着,虽然速度很慢,但是一刻也没有停下 兔子在睡梦中突然惊醒,感觉自己好像睡了很长的时间往终点那一看,乌龟已经快要到达终点了,兔子连忙蹦起来,迈开腿向着终点冲去但是已经晚了,乌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