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主主义与教育》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4.26MB
约30页
文档ID:325388647
《民主主义与教育》课件_第1页
1/30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姚 伟 主编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杜威 一、作者简介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约翰杜威(,)是美国世纪重要的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史学家康马杰称他是“美国人民的向导和导师,是美国人的良心”,“在整整一个时代里,所有的主要问题都要等到杜威发言后才得以澄清”他的著作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等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年,约翰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灵顿镇的一个杂货商家庭年,杜威在佛蒙特大学毕业,之后,在乡间任教两年年,杜威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接下来,杜威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年,杜威和他的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后因归并问题,辞职离去年,杜威在芝加哥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成为其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室年,杜威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在任教的年中,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学生,成为美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教师之一。

年,杜威先后访问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国家年,他曾经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一、作者简介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杜威,学术著作丰富,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等,其教育思想成为教育界公认的高峰,对很多国家、很多研究者都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杜威的教育理论在美国推进了“进步教育运动”,而且世界上各种社会制度的多个国家都在引进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实施了时代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杜威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离、教育与儿童生活的脱离、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他提出的理论和设想都是为了克服这三种根本弊端,这不仅存在于杜威的时代,而且现在乃至将来依然存在,它们一直困扰着每个时代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杜威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也许不能全部合乎各国国情,但他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思路及其理论所反映出的总体精神,在具体论述中所提出的观点,对当今教育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二、写作背景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杜威发表过论文 我的教育信条,出版过 学校与社会 儿童与课程这三者构成了杜威早期的代表性教育著作,形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年,杜威出版了教育哲学代表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由此,一套具有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的著作诞生了该著作不仅是美国教育哲学的开山之作,也对世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黑格尔曾说过,“个人作为时代的产儿,不是站在他的时代以外,他只在他自己的特殊形式下表现这时代的实质这也就是他自己的本质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超越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出他的皮肤”这句话是对杜威思想及其著作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最好诠释生于年、卒于年的杜威,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美国从欧洲的传统禁锢中挣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的时代这一段时间是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时期杜威的一生正好经历和翻越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分水岭”,他目睹了美国历史的这一巨大变化,他的民主教育思想便是对这一历史巨变的反思和回应世纪下半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社会问题的出现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处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新阶段的美国,迫切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以适应工业革命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问题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威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应运而生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一)篇章结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共有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性质,包括第章从非正规化的教育谈到学校的兴起,从普通意义的角度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及目前各种学校教育目的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向进步的教育迈进第二部分,教育过程与价值包括第章研究了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及其运用到教育中所做的种种努力,阐明教育在向年轻的一代传授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品格时的作用第三部分,教育哲学,包括第章主要从“教育哲学”角度对前面涉及的哲学上的争论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其实用主义哲学的性质,把哲学解释为一般化的教育理论最后,从认识哲学(“知识论”)和道德哲学(“道德论”)两方面对前面所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一部分 教育性质 第一章:教育是生活的必需品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出发,杜威提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生命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教育则是生活的需要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沟通与交流履行其传承的使命教育可分为非正规教育和正规教育两种第二章:教育具有社会作用从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出发,杜威阐释了环境或生活环境在生命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或者阻碍的作用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三章:教育作为指导。

通过对“指导”“控制”“引领”这三个词的分析,杜威提出环境具有指导的作用,它表达的是教育的基本功能第四章:教育即成长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这种未成熟状态就意味着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成长的力量成长能力的大小既依靠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借助自己的可塑性第五章:准备、展现和形式训练教育过程的结果就是形成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能力,杜威对影响过教育实践的三种观念进行了批判第六章:教育即保守与进步杜威批判了“教育即塑造”和“教育即复演和追溯”前者否认了人的内在能力,认为人的心灵只是具备产生各种素质的能力,而这些素质是人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做出反应的结果,忽视了意识“阈”之下,在对外界新信息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表象第二部分 教育过程与价值 第七章:教育中的民主概念该章论述了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一个民主主义社会必须有一种类型的教育,给予每个个体对社会关系与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给予每个个体确保不会引起混乱的社会变革的心理习惯第八章:教育的目的从目的的本质、良好目的的标准出发,杜威提出了探寻教育目的并不需要到教育过程之外去发现教育所属的目的,教育自身并无目的,只有人,如家长或教师等才有目的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九章:以自然发展和社会效能感作为教育目的。

该章论述了将“自然发展”“社会效能感”以及“文化或个人精神财富”作为教育目的的优点和不足第十章:兴趣与训练兴趣与训练是与有目的的活动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一个人与他的活动对象融为一体,并持续不断地关注和忍耐,从而实现所期望的结果后者就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意志态度第十一章:经验与思维经验关涉行动或尝试与所承受的结果之间的关联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活动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其中,思维包括的步骤有:感觉问题所在,观察各方面情况,提出假定的结论并进行推理,积极地进行实验性检验第十二章:教育中的思维第十三章:教学方法的性质方法就是对学科内容经验最有效率和成果地予以发展的方式,它是从观察经验中引申出来的,在这种观察中,个人的态度和举止与所学教材之间并不存在清楚意识到的区别第十四章:教育内容的性质教育内容主要由为现有社会生活提供内容的各种意义构成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包括科学的、合理化的知识,又要考虑知识的社会性、教育的社会责任第十五章: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有机会调动其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儿童的管理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并且他们的学习也会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第十六章:地理和历史的意义。

地理和历史是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能够用来扩充个人的直接经验历史阐明人类的含义,地理阐明自然的联系,这两门学科是同一生存整体的两个方面,因为人类的共处生活是在自然界进行的,并不是在一个偶然场景中进行的,而自然界又是发展的材料和媒介,二者互为补充第十七章:学习课程中的科学逻辑学和心理学方法都是科学,科学是任何知识的种种逻辑含义的实现,是一般社会进步的工具第十八章:教育的价值第十九章:劳动和闲暇第二十章:知识性科目和实用性科目第二十一章:自然科目和社会科目: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第二十二章:个人与世界第二十三章:教育与职业职业就是指任何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够为别人提供服务又能够利用个人的各种能力达成种种结果职业与教育的关系紧密相连,职业目的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第三部分 教育哲学 第二十四章:教育哲学第二十五章:知识论杜威反对知识与活动的二元论,主张知识与活动是相联系的第二十六章:道德论学校中的道德教育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即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的二元论,当知识没有与通常的行为动机和人生观融为一体,道德就变成了一种说教成为各自分隔开来的德行组合。

二)主要思想民主社会与民主教育 杜威认为,民主社会是与个人的充分发展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的,“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因此,杜威主张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就是不断生长的能力,这种不断生长的能力只有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才能达到,因为人只有在相互交往和社会变革的环境中才能够生长把教育看成生长,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所以教育并不从属于教育过程之外的任何目的生长意味着民主民主作为一种目的就在过程之中”教育与学校 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关于教育本质 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的基本观点,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重组或重构”和“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重组或重构”杜威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即“教育就是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正常生长”教育是儿童本能和能力不断生长的过程,教育者必须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基本教育观点之一,在杜威看来,本能生长的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即生活其基本含义是:教育不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学校课程不应是借助于文字符号向儿童灌输文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而应着眼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学应从儿童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经过经验的不断改组、改造,使儿童获得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教育即经验的重组或重构”,从实用主义经验论来看,教育过程即个人的亲身经验不断重组与重构的过程;通过新的经验和原有的经验的结合,达到对经验的重组与改造,就增加了经验的意义;一切教育存在于这种经验之中,经验的重组和改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综上,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三个论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这是他改革旧教育的纲领第二,这是他的教育哲学的三个主要命题,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教育、社会与受教育个体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阐释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第三,杜威力图把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统一,将社会活动视为两者得以协调的手段或中介 三、内容精要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 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教育就是对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利用杜威认为,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是受教育者养成适应民主主义社会生活品质的试验场,是人类实现更加美好的希望的工具教学论()“从做中学”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从做中学”是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从经验中学”,这个过程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儿童通过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进行学习,有助于儿童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