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 25 号至27 号集装箱泊位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单位: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2025 年 4 月目 录1 概述 11.1 项目由来 11.2 项目特点 11.3 工程建设必要性 31.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41.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42 总论 52.1 编制依据 5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12.3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32.4 评价等级 142.5 评价范围 232.6 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 272.7 环境功能区划 352.8 评价标准 382.9 符合性分析 443 现有项目回顾性分析 903.1 现有项目环保手续回顾 903.2 环保主管部门重点批复意见落实情况 913.3 现有项目基本情况 933.4 现有项目平面布置 993.5 现有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023.6 公用工程 1073.7 现有定员及工作制度 1113.8 现有项目排污许可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114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124.1 工程建设地点及四至 1124.2 建设指标及规模 1134.3 工程内容 1174.4 总平面布置 1214.5 施工方案 1254.6 公用工程 1294.7 依托工程 1314.8 用地、用海情况 1334.9 施工进度计划 134I4.10 项目投资 1344.11 污染源强分析 1344.12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及排放总量分析 148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05.1 自然环境概况 1505.2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査与评价 1575.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575.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606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636.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36.2 工程周边水动力条件 1726.3 工程周边冲淤环境的影响分析 1736.4 海水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66.5 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796.6 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影响评价 1806.7 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1866.8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866.9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876.10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887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07.1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907.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907.3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937.4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958 环境风险评价 1978.1 风险调查 1978.2 风险识别 1988.3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2098.4 风险预测与评价 2198.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398.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429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2459.1 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与经济技术可行性 2459.2 运营期环保对策措施分析 24910 环境管理与监测 25810.1 环境管理 25810.2 监测计划 258II10.3 环境监理 26010.4 排污口规范化 261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6211.1 社会效益分析 26211.2 经济效益分析 26211.3 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26211.4 环保投资估算 26211.5 小结 26312 结论与建议 26412.1 与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结论 26412.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 26512.3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612.4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812.5 风险事故预测结论 26912.6 环境保护措施 27012.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论证 27312.8 综合评价结论 273III1 概述1.1 项目由来连云港港现有集装箱码头集中布局于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已建成 2-10 万 吨级专业化集装箱泊位 9 个,分别为庙岭三期突堤 24#-28#泊位(本项目拟改造 泊位 25#~27#泊位)、庙岭三期顺岸 29#-30#泊位和庙岭二期 31#-32#泊位,泊位 总长度 2844m,设计年通过能力 325 万 TEU ,2023 年连云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600 万 TEU,设计通过能力低于实际吞吐量,迫切需要通过新建和现有泊位改扩 建等挖潜措施提升码头通过能力。
2022 年 3 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江苏沿海 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以下简称《行动 计划》) 《行动计划》对连云港港口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国际一流海港标准 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年努力…… 突出智能化集装箱、国家重要能源保 障接卸等深水码头等建设,逐步形成 30 万-40 万吨级为引领、10 万-15 万吨级码 头为主的沿海码头集群,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功能显著提升”现状连云港航道条件优越,30 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已竣工验收目前连云港 区进港航道自旗台作业区 40 万吨级矿石码头向外海为 30 万吨级单向航道,向内 至庙岭作业区为 15 万吨级单向航道,能够满足 20 万吨级集装箱船满载通航的要 求为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提升国际海运能力,连云港新东方集装 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 ”)拟实施“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庙岭作业 区 25 号至 27 号集装箱泊位改扩建工程 ”(以下简称“本项目 ”),并对现有24 号至 28 号泊位集装箱装卸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以下简称“自动化改造项目 ”, 自动化改造项目单独立项,不在本项目范围内,另行办理相关手续)。
1.2 项目特点本项目位于“连云港港庙岭三期突堤工程 ”(以下简称“现有项目 ”)范围 内拟将 27#(10 万吨)、26#泊位(7 万吨)和 25#泊位(7 万吨)部分岸段改造 成 1 个 20 万吨级和 1 个 15 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改造岸段设计年通过能力1178 万 TEU改造后 24#~28#泊位通过能力由 200 万 TEU 提升至 300 万 TEU 本次改造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码头前沿疏浚、更换护舷、轨道梁粘贴碳纤维加固、 防风拉索坑改造及码头原结构修复等本次改造共利用顺岸泊位现有 1400m 岸线中西侧的 887m 岸线,不新增岸 线,通过深挖现有岸线资源能力,实现资源合理、最大化利用本项目仅为码头前沿的疏浚及水工构筑物的改造,运营期仅涉及集装箱的装 卸作业(含危险货物集装箱),不涉及危险货物堆场,后方堆场单独立项另行办 理相关手续根据对现有环保手续回顾,现有工程 2006 年取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 连云港港庙岭三期突堤码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6]8 号),项 目不含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装卸作业及堆存,2010 年建成,2011 年完成环保验收2018 年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年吞吐 1 万 TEU)办理了环保手续,取得《关 于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表的批复》(连区环表[2018]9 号),并于 2019 年完成堆场的自主环保验收。
24 到 28 号泊位现已取得《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 货种类别包括第 1.3C 类;第 1.3G 类;第 1.3H 类;第 1.3J 类;第 1.3K 类;第 1.3L 类;第 1.4B 类;第 1.4C 类;第 1.4D 类;第 1.4E 类;第 1.4F 类;第 1.4G 类;第 1.4S 类;第 2 类, 第 3 类,第 4.1 类,第 4.2 类,第 4.3 类,第 5.1 类,第 5.2 类,第 6.1 类,第 8 类,第 9 类,第 7 类本次评价所依据的《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 25 号至 27 号集装箱泊位 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中项目涉及的危险货种集装箱通过能力 为 1 万 TEU1)建设性质、行业类别及选址:本项目为码头泊位改建提升项目,行业 类别为货运港口 G5532,项目在原码头泊位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选址符合《连 云港港总体规划》和《连云港港连云港区总体规划调整方案》2)本项目岸线长度维持不变,码头结构尺寸、水工构筑物、堆场及其他 配套设施均依托现有3)考虑到本次改造范围的 27# 、26#泊位和25#泊位部分岸段与剩余岸线 及 24# 、28#泊位由同一家公司运营,且运营时根据实际到港船型统筹利用岸线 和码头装卸设备,故吞吐量预测及安排按 24#~28#泊位整体考虑。
2本次改造后 1 个 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 1 个 15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 过能力为 178 万 TEU,码头整体通过能力从 200 万 TEU 变为300 万 TEU4)项目运营期船舶生活污水,船舶舱底油污水均不上岸,由船舶自带的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在距离码头 12 海里以外指定区域排放,根据《2004 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 ”)禁止在码 头区域排放压载水;码头不设置船舶维修业务,因此不产生船舶维修废弃物船 舶靠港期间产生活垃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5)本工程所在海域属于连云港港口航运区,不涉及“三场一通道”,对 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疏浚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运行 过程产生的噪声、废水、固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6)设备噪声采用消声、隔声、减震及距离衰减等污染防治措施后,厂界 达标;建设项目处于开阔海域,通风条件好,且废气污染物产生量非常少,可快 速扩散,不会对区域空气造成严重影响;(7)码头装卸产生的垃圾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对海洋环境不产生直 接影响1.3 工程建设必要性(1)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东西双向合作,打造新亚欧陆海 联运通道的需要。
2)是响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规划要求,将连云港建设 为国际枢纽港的需要3)是充分挖掘深水岸线资源能力,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提高连 云港港口竞争力的需要4)是助力集装箱泊位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连云港港智慧港口建设 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5)是紧抓与上海港合作机遇,有效提升集团集装箱业务服务水平的迫切 需求31.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 25 号至 27 号集装箱泊位改扩建工程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此建设单位 委托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承担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 25 号至 27 号集装箱泊位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项目为码头泊位改建提升工程,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 —140 集装箱专用码头——单个泊位 3 万吨级及以上的沿海港口;涉及危险品、 化学品的”,属于其规定的“岸线、水工构筑物、吞吐量、储运量增加的扩建” 情形,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