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概述 11.1 项目由来 11.2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项目特点 21.3 工作过程 3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4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21.6 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322 总则 332.1 编制依据 33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40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50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662.5 环境功能区划 693 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713.1 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713.2 项目组成 723.3 工艺流程 773.4 企业现有生产情况 813.5 主要设备 833.6 污染治理措施 873.7 排污许可证情况 923.8 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 923.9 现有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923.10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933.11 环境信访投诉 973.12 回顾影响分析 973.13“以新带老”措施 1013.14 现有环境问题及整改方案 1034 工程分析 1044.1 本项目概况 1044.2 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 110II4.3 本项目工程与设备概况 1134.4 主要节能提效措施 1214.5 燃料、脱硫剂及脱硝剂 1224.6 其他原辅料消耗情况 1244.7 水源、取水方案及厂区排水系统 1274.8 污染物源强核算 1384.9 风险因素识别 1764.10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181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865.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865.2 社会经济概况 1955.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96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7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276.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47 碳排放影响评价 3457.1 总则 3457.2 现有项目碳排放分析 3507.3 本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3517.4 碳减排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3597.5 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 3617.6 碳排放评价结论 3648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3668.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3668.2 水污染防治措施 3818.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868.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3888.5 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3958.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988.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998.8 厂区绿化 4208.9“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421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25III9.1 经济效益 4259.2 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 4259.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259.4 社会、经济效益 426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2810.1 环境管理要求 42810.2 污染物排放清单 43310.3 环境监测计划 44010.4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44410.5 区域削减方案 44810.6 煤炭替代方案 451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5211.1 项目概况 45211.2 环境质量现状 45311.3 污染物排放情况 45411.4 主要环境影响 45411.5 环境保护措施 45711.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5911.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6011.8 总结论 460IV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概述1.1 项目由来江苏省是东部重要负荷中心, 近年来电力需求增长较快, 为保障全省“十五五” 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 发“十五五”中后期保障性调节性煤电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发改能源 发〔2025〕 170 号), 确定将国能谏壁 2×1000MW 机组八期扩建项目等 4 个项目纳入 全省“十五五”中后期保障性调节性煤电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025 年 5 月28 日, 国家能源局明确本项目属于“国家电力规划总量规模内重要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谏壁电厂自 1959 年建厂以来, 经过多次改扩建, 现有装机规模为: 六期工程 11 号、 12 号 2×330MW 机组; 七期工程 13 号、 14 号 2×1000MW 机组原一~五期工程已 完成拆除目前全厂总装机容量为 2660MW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 企业实行分厂 一体化管理模式, 属于同一法人其中, 11 号、 12 号机组归属于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 限公司, 13 号、 14 号机组归属于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本次项目的建设主体为国 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拟投资 78.57 亿元建设 2×1000MW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 煤发电机组及相关配套设施, 对贞观山事故灰场部分区域技术改造, 预留 CCUS(碳 捕集、利用与封存) 设施场地及接口本项目已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苏发改能源 发[2025]595 号), 符合节能减排等国家能源产业政策, 有利于江苏省“十五五”期间 的电力平衡, 满足江苏省经济发展对用电的需求, 增强对江苏电网的调峰能力, 保护 并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文件的规定, 建设项目应当在开工建设前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为此,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委托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项 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单位在接受委托后, 在现场踏勘、调研及资料收集、 现状监测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编制了本 环境影响报告书1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项目特点1.2.1 建设必要性(1)满足江苏省电力负荷需要, 夯实电力保障基础江苏电网电力平衡表明, 随着负荷的增长, 在考虑各类已明确电源和已确定省外 送电情况下,“十五五”期间江苏电网仍存在电力缺口, 预计 2027 年最大电力缺口为 3960MW ,2030 年缺口达到 16550MW本项目建设可增加江苏电网的电力供应, 提高 苏南负荷中心的电源支撑,进一步夯实电力保障基础, 满足电力负荷增长需要2)提高电网调峰能力, 促进新能源消纳随着江苏电网海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大规模增加, 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增大根据 调峰平衡分析, 江苏电网春秋季晚间—午间为调峰缺口最严重时段, 预计 2030 年调峰 缺口达到 10420MW。
本项目拟建设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的发电机组, 最小技术出力可达 到 15%额定容量, 可增加江苏电网的调峰能力, 促进新能源消纳3)促进江苏省煤电结构优化本项目建设清洁、高效、灵活的煤电机组, 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及新型煤电 技术, 具有低碳、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调节能力, 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政策, 有利于 促进江苏省煤电结构进一步优化4)有利于减轻江苏电网“北电南送”过江输电通道压力苏南电网是江苏电网负荷中心, 长期以来从苏北地区受进大量电力随着苏北地 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 江苏电网“北电南送”输电通道压力进一步增大本项目位于 苏南负荷中心, 电力在苏南电网消纳, 可减轻江苏电网“北电南送”输电通道压力, 提高供电可靠性5)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在电厂四期工程、五期工程拆除后的场地上建设, 不需新增用地, 可充分 利用电厂现有煤码头、灰场、取水泵房、送出线路及其他公用设施, 节省投资, 建设 条件优越,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 本项目能提高负荷中心的电源支撑, 对江苏省负荷中心和电网支撑作 用强, 厂址优越, 燃料运输采用“海进江”方式, 属于沿江沿海、燃料运输成本低、 厂址条件好、资源落实项目, 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建设用地资源、接网送 出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好, 用水效率高, 对重点城市及周边应急保电作用强, 大气污染2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物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标准, 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深度调峰技术应用和高效技 术研发应用, 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不大于额定出力 15%, 具有灵活高效的调峰能力, 属 于“能早尽早”的建设项目, 可发挥保供作用1.2.2 项目特点(1)本项目主要利用电厂原四期、五期工程场地建设, 建设场地全部为电厂已征 用的存量土地, 符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建设燃煤电站首先要优先安排扩建项目的原则2)项目拟建设 2×1000MW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以及相关配套辅 助设施本项目严格落实煤炭等量替代相关要求, 落实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倍量 削减要求3)项目锅炉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脱硫效率不低于 98.945%, 烟气采用“三室五电场低低温静电除尘装置+湿法脱硫除尘+湿式电除尘”工艺, 总除尘效率 99.9892%; 炉内采用低氮燃烧+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炉膛出口 NOx 浓度低 于 200mg/Nm3, 炉后采用 SCR 组合法脱硝, 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 87.5%。
烟气中各项 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下, 建设单位承诺执行更严格的排放限值(基 准氧含量 6%条件下,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 2mg/m3 、 15mg/m3 、25mg/m3 )4)本项目电厂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灰场生产废水、生活污 水回用, 不外排5)厂房隔声、消声器、减震、厂区绿化等降噪措施, 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一般 固废厂内回用或外售, 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1.3 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 建设单位委托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 在项目所在地开展了现场踏勘、调研, 向建设单位 收集了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资料及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参数等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及规划, 分析了开展环评的必要性, 进而核实 了项目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 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 的可达性在此基础上, 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3国能谏壁八期 2×100 万千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 求,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 1.3-1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第 一 阶段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1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 监测与评价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第三阶段2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