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病的治疗第一节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第二节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维护 一、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第一节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一、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一、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1.消除炎症和菌斑控制2.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 1)牙龈和骨组织 2)牙齿及邻接关系3.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 1)修复缺失牙 2)调整咬合关系 3)纠正不良咬合习惯4. 维持疗效和防止复发第一阶段:基础治疗(病因治疗)第二阶段: 手术治疗第三阶段: 修复治疗第四阶段: 牙周支持治疗二、治疗程序二、治疗程序目的:去除致病因素,控制牙龈炎症任务:医医 生生 消除局部致病因素患患 者者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掌握控制菌斑、维护牙周健康的方法 1. 第一阶段 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针对病因的治疗§菌斑控制§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拔除无保留价值或预后极差的患牙§牙合治疗§药物治疗§纠正全身或环境因素基础治疗的内容基础治疗的内容中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效果右上第一磨牙近中充填体悬突探诊探诊出血BOP(+)基础治疗结束后,患者即进入支持治疗(第四阶段),目的在于维持疗效、防止复发和病情加重。
在支持治疗阶段,通过复诊再评估,视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第二阶段)和修复治疗(第三阶段)2. 第二阶段 手术治疗(surgery)时机:基础治疗后1-3个月,根据以下情况决定牙周手术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探诊仍有出血;根分叉病变Ⅰ~Ⅱ度;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ß牙周手术牙周手术31牙-37牙牙周翻瓣植骨+GTR手术垂直骨吸收位点植入Bio-Oss骨粉修整Bio-Gide膜植入Bio-Gide膜缝合术前术后3个月3. 第三阶段 修复治疗(restorative therapy)时机:牙周手术后2-3个月,牙龈外形和龈缘位置稳定,进行永久性修复、正畸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拔除无保留价值的牙完成基础治疗后完成基础治疗后完成基础治疗后完成基础治疗后活动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齐齐XX,女,女 基础治疗后正畸治疗两年后4. 第四阶段 支持治疗(supportive priodontal therapy)复查、复治,维持疗效复查内容:牙石和菌斑的量,牙龈炎症和牙周袋深度,咬合情况,牙松动度,危险因素的控制(吸烟、全身疾病)复查时机:治疗刚结束时,1-2个月;病情稳定后,3-6个月Preferred sequence of periodontal therapy三、治疗中的感染控制三、治疗中的感染控制1.病史采集和必要的检查2.治疗器械的消毒3.保护性屏障4.减少诊室空气中的细菌量5.治疗台水管系统的消毒第二节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维护一、牙周病的药物治疗一、牙周病的药物治疗牙周病药物治疗的种类及目的(一)针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治疗(二)调节宿主防御功能的药物治疗给药途径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1.牙周病变存在一些器械不易到达的感染部位2.微生物侵入牙周组织3.口腔其他部位微生物定植牙周袋4.巩固疗效,防止复发5.牙周组织的急性感染: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多发性龈脓肿,多发性牙周脓肿等6.伴有全身疾病:糖尿病,HIV感染,风湿性心脏病等7.暂时不能行使口腔卫生措施:口腔内手术后(一)针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治疗用药目的及原因用药原则1.1.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牙龈炎及轻、中度牙周炎不需用药;急性感染,基础治疗疗效不佳者(侵袭性牙周炎,重度牙周炎)可考虑给药2.2.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 扰乱生物膜结构 主要用于对常规反应不佳的患者3.3.有针对性的用药有针对性的用药 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4.4.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 避免使用对全身严重感染的强效抗菌药物全身使用的常用抗菌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四环素族药物 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青霉素类药物 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药物 螺旋霉素、罗红霉素抗菌药物全身应用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到达器械难以到达区域到达器械难以到达区域牙周袋浓度低牙周袋浓度低杀灭侵入牙周袋壁的微生物杀灭侵入牙周袋壁的微生物易诱导耐药菌株产生易诱导耐药菌株产生清除牙周生态系以外微生物清除牙周生态系以外微生物易产生副作用易产生副作用易引起菌群失调易引起菌群失调如不按医嘱服药,影响疗效如不按医嘱服药,影响疗效221.宿主的免疫和炎症反应2.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3.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4.牙槽骨的吸收(二)调节宿主防御功能的药物治疗调节宿主防御反应的药物小剂量多西环素的全身应用:小剂量多西环素的全身应用:抑制胶原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降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前列腺素生成,抑制炎症和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双磷酸盐中药的全身应用中药的全身应用1.牙周冲洗药物1%-3%过氧化氢液:清创、止血、灭菌、除臭0.12%~0.2%氯己定液10%四环素溶液25局部常用药物2.牙周缓释、控制药通过载体发挥作用,使药物缓慢或恒速释放于局部组织优点缺点袋内药物浓度高袋内药物浓度高对侵入牙周袋壁组织中微生对侵入牙周袋壁组织中微生物无效物无效作用时间长作用时间长对舌背、粘膜处致病菌无效对舌背、粘膜处致病菌无效减少用药剂量减少用药剂量多个患牙放置费时多个患牙放置费时减少给药频率减少给药频率可能诱导袋内耐药菌株可能诱导袋内耐药菌株医师给药,依从性好医师给药,依从性好控释药物:PerioChip(氯己定)米诺环素3. 含漱药物0.05%~0.2%氯己定液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其他:2%盐水,1%过氧化氢液,0.02%呋喃西林液4.涂布收敛消毒防腐作用强、刺激性强,已少用聚维酮碘(碘伏) 碘甘油 碘酚增加:牙周病的预后一、牙龈病的预后二、牙周炎的预后牙周病治疗流程 问病史 检查,作出诊断 预后判断 制订治疗计划 实施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病史、年龄、疾病类型、病情进展速度、牙周破坏程度、牙石菌斑量和其他局部解剖因素、全身或环境因素以及患者本人意愿和能否积极配合治疗等综合考虑:预后极佳(excellent):无骨吸收,局部因素可消除使牙龈恢复健康状态,患者配合良好,无全身和环境因素。
预后良好(good/fair):骨吸收不太严重,可能有I°根分叉病变和轻微松动,病因可消除并能较好的维护,患者配合较好,无全身/环境因素或虽有但轻而能被控制预后较差(poor/questionable):中、重度骨吸收,II-III度根分叉病变,牙松动,病变处难以达到和清除,或患者不合作,有全身/环境因素预后无望(hopeless):重度骨吸收,病变处无法维护,全身/环境因素明显或未控制,拔牙指征一、牙龈病的预后 菌斑性牙龈炎一般预后极佳 治疗前 治疗后34 青春期龈炎 积极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是炎症减轻到最低程度外,度过青春期后牙龈可恢复健康35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 分娩后2周同青春期龈炎不能恢复的妊娠期龈瘤可手术切除药物性牙龈增生 牙龈增生,红肿,溢脓,11移位 停用心痛定,洁治+服用抗生素, 拔除上前牙,非手术治疗后半年局部治疗后病变情况有所改善,但远期疗效取决于药物能否更换。
二.牙周炎的预后牙列整体预后个个别别牙牙预预后后牙牙列列整整体体预预后后一一一一. . . .牙周炎的类型牙周炎的类型牙周炎的类型牙周炎的类型二二二二. . .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三三三三. . . .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四四四四. . . .牙松动情况牙松动情况牙松动情况牙松动情况 39牙牙列列整整体体预预后后五五五五. . . .余留牙的数量余留牙的数量余留牙的数量余留牙的数量六六六六. . . .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七七七七. . . .环境和行为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八八八八. . . .全身状况全身状况全身状况全身状况 40一一. .牙周炎的类型牙周炎的类型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基础治疗后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多与局部刺激因素的强度相关,彻底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预后良好侵袭性牙周炎:比慢性牙周炎预后差侵袭性牙周炎:比慢性牙周炎预后差伴放线聚集杆菌(Aa)或牙龈卟啉单胞菌中性粒细胞趋化或吞噬功能异常遗传因素治疗后治疗后治疗后治疗后15151515年年年年对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因病变范围局限,血清中抗Aa抗体明显升高,早期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二二.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程度骨吸收程度骨吸收程度 牙周袋深度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附着水平 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 ★★ ★★ ★★ ★★ ★★ ★★ ★★ ★★ ★★ ★★ ★★ 预后差!预后差!★★ ★★ ★★ ★★ ★★ ★★ 预后相对好预后相对好三三. . 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菌斑、牙石的彻底清除是获得疗效最关键的第一步菌斑、牙石的彻底清除是获得疗效最关键的第一步 !!!!!!!!!!!! 彻底清除菌斑牙石,长期控制、保持疗效彻底清除菌斑牙石,长期控制、保持疗效 预后较好预后较好无法彻底清除菌斑牙石,不能坚持定期复查无法彻底清除菌斑牙石,不能坚持定期复查 预后较差预后较差四四. .牙松动情况牙松动情况 松动牙原因的分析和判断松动牙原因的分析和判断与炎症有关的松动牙,控制炎症和消除创伤牙合松动度可减轻牙槽骨吸收严重治疗反应差,不易恢复,通过稳固完善的固定,可行使良好功能46五五. .余留牙的数量余留牙的数量余留牙数目少,解剖和分布不佳(单根牙),活动义齿修复,余留牙数目少,解剖和分布不佳(单根牙),活动义齿修复,余留牙数目少,解剖和分布不佳(单根牙),活动义齿修复,余留牙数目少,解剖和分布不佳(单根牙),活动义齿修复,预后差。
预后差若采用种植修复,可获得较稳定的修复若采用种植修复,可获得较稳定的修复效果六六. .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患者遵医嘱自我控制菌斑患者遵医嘱自我控制菌斑持之以恒定期复查、复治持之以恒定期复查、复治减少复发,预后好减少复发,预后好七七. .环境和行为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一一一一. . . .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牙面菌斑、牙石堆积,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病情重、疗效差、易复发病情重、疗效差、易复发二二二二. . . .精神压力等也可改变治疗反应精神压力等也可改变治疗反应精神压力等也可改变治疗反应精神压力等也可改变治疗反应工作压力大,加班,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加班,作息不规律 八八. .全身状况全身状况 全身健康的患者全身健康的患者对牙周治疗的反应好ⅠⅠ型和型和ⅡⅡ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高控制良好的ⅡⅡ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与非糖尿病患者类似 年龄年龄若牙周破坏程度相似,年轻者预后差。
•基因因素•遗传因素在宿主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如AgP家族聚集倾向尚无明确的结论,也无法改变遗传因素,但检测与牙周病相关的基因类型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进行早期的预防和强化治疗,如辅助使用抗生素和增加复诊频率,也可取得较好疗效九九. .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评估 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如个人生活条件或遗传因素等而是个体患病的概率增高吸烟与遗传背景相关的糖尿病基因多态性等个个别别牙牙预预后后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 牙齿松动度牙齿松动度牙齿松动度牙齿松动度牙齿局部解剖因素牙齿局部解剖因素牙齿局部解剖因素牙齿局部解剖因素牙周袋深,附着丧失>5mm,重度破坏,预后差磨牙破坏范围单侧好于多侧,单根好于多根一一. . 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二二. . 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牙槽骨吸收程度和类型 牙槽骨吸收愈多,牙齿愈难保留破坏范围:一侧吸收多,另一侧吸收少,不松动,可保留吸收类型:垂直吸收较水平效果好,因易修复。
松动度大,难保留分析原因:急性炎症?牙槽骨吸收严重?三三. . 牙齿松动度牙齿松动度牙根形态异常牙根形态异常分叉区的釉质突起和釉珠分叉区的釉质突起和釉珠根面凹陷根面凹陷磨牙融合根呈锥形磨牙融合根呈锥形上颌切牙的畸形舌侧沟处深袋上颌切牙的畸形舌侧沟处深袋四四. . 牙齿局部解剖因素牙齿局部解剖因素思考题1.牙周病四个阶段治疗的主要内容?2.支持治疗阶段的复查、复治内容?3.牙周病的危险因素?4.整体牙列及个别牙位的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