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线性评价及方法可报告范围的确定-张传宝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4MB
约43页
文档ID:94410793
线性评价及方法可报告范围的确定-张传宝_第1页
1/43

张传宝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cbzhang@ NCCLS EP6NCCLS EP6- -A2A2 :Evaluation of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Approved Guide-Second Edition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P153 关于“确认” (Validation) 方法学研究或方法产品性能研究 由方法建立者或产品生产者完成 给出主要方法性能: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特异性(specificity) ―检测限和定量限(LOD and LOQ, “灵敏度“) ―线性(linearity) ―耐变性(robustness) . . ---陈文祥 关于验证 (Verification) 对主要方法性能的证实 在引入新方法时进行 对配套系统,一般验证下列指标: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可报范围(reportable range)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对非配套系统,验证更为广泛,除上述指标外: ―分析特异性 ―分析灵敏度 ―任何其他必要指标 [The U.S. CLIA] ---陈文祥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是指系统最终的输出值(浓度或活性)与 被分析物的浓度成正比的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方法直接测量标 本,而不需要任何的稀释、浓缩或者其它预处理等过程下,测量结果 总误差符合要求的分析物浓度的范围CAP) 符合方法学性能,测量总误差满足方法规定的性能指标 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ly Reportable Range)是方法可采用对标 本的稀释、浓缩或者其他预处理用于扩展直接分析测量下的分析物值 的范围 临床有用性 可报告范围(Reportable Range):实验室可建立或验证仪器或 检测系统测量相应的准确度实验结果值的范围CLIA) 也称:(分析)测量范围 测量程序可给出测量结果(数值)、由测量低限和 测量高限构成的闭区间; 在此区间内,测量总误差满足方法规定的性能指 标 设备熟悉期:在控、校准、样本准备等; 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样本数量: 证明(Demonstration):5-7个样本,覆盖线性范围,2次测定; 确认(Validation): 7-9个样本,覆盖线性范围,2-3次测定; 建立( Establishment):9-11个样本,超出20-30%预期线性 范围,2-4次测定。

样本:混合病人血清、加入待测物的混合人血清、商品质控物或校准 物、水溶液等避免干扰,尽量减少基质效应高浓度样本可用说明 书指定稀释液稀释成系列低浓度样本 评价的是理论值(实际浓度、相对浓度)与仪器给出的最终结果(而 非仪器内部的响应值)之间的线性关系 采用足量的混合血清样本时,准备如下: X1: 低浓度混合血清,浓度接近或等于下限; X5: 高浓度混合血清,浓度等于或接近上限; X2: 3份X1+ 1份X5 X3: 2份X1+ 2份X5 X4: 1份X1+ 3份X5 全部实验和数据采集应在同一试验批(run)内完成样 本随机排列有显著携带污染时,应用空白隔开样本每 个浓度样本重复测定4次记录分析结果 一般要求:实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和维护程序、 样本准备方法和校准 样本浓度测定次数及结果 X1Y1-1Y1-2Y1-3Y1-4 X2Y2-1Y2-2Y2-3Y2-4 X3Y3-1Y3-2Y3-3Y3-4 X4Y4-1Y4-2Y4-3Y4-4 X5Y5-1Y5-2Y5-3Y5-4 将每个浓度4次按从大到小排列(Yi-1到Yi-4) 计算极差 D = Yi-1–Yi-4 计算 D1= (Yi-1-Yi-2)/D 计算 D4= (Yi-3-Yi-4)/D D1或D4如果大于0.765(0.05)或0.889(0.01)则该点为 离群点; 以分析物浓度为X轴,测定结果为Y轴,绘制X-Y线性图:Y = aX + b,目测或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样本浓度测定次数及结果 X1Y1-1Y1-2Y1-3Y1-4 X2Y2-1Y2-2Y2-3Y2-4 X3Y3-1Y3-2Y3-3Y3-4 X4Y4-1Y4-2Y4-3Y4-4 X5Y5-1Y5-2Y5-3Y5-4 实验室设定cv 2%;非线性5% 无明显离群点,重复测定数据间的偏差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D2/2 总和39.05,平均值7.81;平方根2.8,相当 于总体的重复性(SD);百分差值的SD 0.9%; 随机误差0.9%,分析误差一般小于2%(2SD), 但是也有可能超过 低、中、高浓度测定结果超过5%,结论:非线性 偏差超过非线性误差(0.2);决定舍去第6点,用1-5进行评价如 果1-5符合要求,则其线性为4.65-15.4 t0.05,7=2.365 偏差小于0.2,在4.65-15.4范围内,符合线性要 求 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方法 直接测量标本,而不需要任何的稀释、浓缩或者其它预处 理等过程下的分析物值的范围CAP) 符合方法学性能,测量总误差满足方法规定的性能指 标 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ly Reportable Range)是方法 可采用对标本的稀释、浓缩或者其他预处理用于扩展直接 分析测量下的分析物值的范围。

临床有用性 可报告范围(Reportable Range):实验室可建立或验 证仪器或检测系统测量相应的准确度实验结果值的范围 (CLIA),也被称为线性范围 (Linear Range) 浓度水平:5个(或以上); 材料:标准溶液、厂家或者PT机构提供的线性材料;(混 合)患者样本、添加分析物; 稀释液:水、生理盐水、牛蛋白或者血清白蛋白溶液、低 浓度样本、空白血清 制备稀释物的程序:如前述,高低浓度样本比例混合; 重复测定次数:3次 数据分析:绘图,手工绘制通过所有点的最佳直线,如果 不能通过所有点,应首先通过较低浓度点;对于直线不通 过的点,估算非线性的系统误差将系统误差与该浓度的 预期随机误差(2s)之和与TEa相比较 数据 mg/dL 指定值测定值均值 005105 10095100105100 200200195205200 300310300290300 400380390400390 500470460480470 y轴为均值与x轴为指定值的图形 y轴为均值与x轴为指定值的图形 指定值均值估计偏差 给定CV%S2STE(|bias|+2s)TEa 055 1001000 2002000 3003000 400390-1031224-3440 500470-3031530-6050 线性范围可延伸到400mg/dL A.X轴标记为0%, 25%, 50%, 75%和100%稀释物。

B.Y轴标记为基于平均值或试验检测范围的适当水平 C.绘制【 (0%,混合物1均值), (25%,混合物2均 值), (50%,混合物3均值), (75%,混合物4均 值), (100%,混合物5均值)】坐标 D.画出通过数据点的最佳直线给出头3个坐标更多权 重 E.检查线性图,直观地作出可报告范围的决定 混合物均值 (Y)理论值(X)偏倚(bias)% 误差 混合物1: 060+6N/A 混合物2: 25%138139-1-0.7% 混合物3: 50%27827800 混合物4: 75%411417-6-1.4% 混合物5: 100%545556-11-2.0% 是以患者样本相同的方式检测已知浓度的材料证实在整个患者试验 结果可报告范围之内仪器或检测系统的校准情况(CLIA) 包括至少最低(或零)值,中值和最大值接近范围的上限来验证实 验室检测系统试验结果可报告范围; 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及不论何时出现下列情况时: 试剂批号的改变,除非实验室能证实并没有影响用于报告患者试 验结果的范围,以及室内质控值并没有受到试剂批号改变的影 响 进行了重大的保养维护或关键部件的替换,可能影响试验性能。

室内质控出现异常的趋势或偏移,或超出实验室的可接受界限, 及其他评价和纠正方法未能识别和纠正的问题 实验室已建立的验证患者试验结果可报告范围的计划要求更经常 性地校准验证 评价仪器: 贝克曼、日立、Olympus AU 样本数5个 样本重复测定次数:5 验证验证1 1:校准线的斜率与1、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校准验证的测定 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析检测系统的校准有效 校准线的斜率与1或截距与0有统计学差异,但所有校准验证的测定 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分析检测系统的校准有效. 校准线的斜率与1、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但校准验证测定值至少 有一个超过了可接受范围,分析检测系统校准无效反映出有随机误 差 校准线的斜率与1或截距与0有统计学差异,校准验证测定值至少有 一个超出可接受范围,分析检测系统的校准无效反映出有系统误差 Xx.xxx 理论浓度-试剂浓度的线性 在制造商给定的线性范围内(10-1000mmol/L) 范围内,相关系数0.997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