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彬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1.50KB
约67页
文档ID:99217589
彬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1/67

彬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篇 综述第一章 县域概况彬县是中华民族始祖最早活动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咸阳市域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182.28平方公里县境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一、自然条件1、在区域地质构造上,本县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总体构造形态为北西――北北西向的平缓单斜,在单斜面上有为数不多的、方向单一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小于9度,构造简单,基岩以中生界为主,产状平缓境内所见到的地层从三叠纪开始,自下而上依次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其中侏罗系发育良好,是含煤、含油的重要层位第四系主要为黄土堆积,厚度大,分布广,彬县的地貌主要在此地层上发育2、本县地貌属陇东黄土高原塬梁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将全县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夹川道的地貌格局,两个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塬面破碎,沟壑密布有大小沟壑4089条,沟壑面积639.5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4.1%东北塬梁沟壑区包括北极塬、新民塬、香庙塬、和龙高塬,由四郎河、红岩河、百子沟和三水河切割形成总面积647.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54.7%,海拔900-1240米塬、梁顶部较为平坦,塬坡受水流侵蚀,地形破碎西南梁峁沟壑区包括水平塬、水口塬、太峪新堡子塬和小南塬,由磨子河、水帘河、太峪河、孙家河及南沟、西沟侵蚀塬区形成面积约504.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42.5%,海拔900-1500米,沟坡所占面积大泾河谷地川道区土地平坦肥沃,潜水埋深浅,灌溉便利,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占全县的2.6%,海拔715-873米,县城附近川道平坦,河曲发育,宽达2800米,而后洼以上和断泾以下河谷狭窄,宽仅100-300米3、本县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分明,降水量变化较大。

年均气温9.7℃,极端最高温40.0℃,极端最低温-22.5℃,无霜期172-177天,年均降水量561.4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变率2.39,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的53.8%,其余季节干旱少雨且分配不均主导风向为西北和东南风,大风多出现于冬季,最大风力7级4、彬县属黄河水系,泾河流域,河流以泾河为骨干,呈羽状分布,共有11条较大的河沟汇入,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四郎河、红岩河、三水河、磨子河、水帘河、太峪河、百子沟彬县年均降水总量7.1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9.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8.92亿立方米,地下水0.093亿立方米,总补给水源是降水泾河境内流长104公里,年平均流量57.6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89212千瓦泾河1966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8150立方米/秒,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5700立方米/秒,最小日平均流量1.0立方米/秒5、全县土壤有五个土类,9个亚类,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红土、淤土、潮土其中黑垆土和黄绵土分布最广,也是主要的农业土壤6、本县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主要有山杨、杜梨、懈栎、榆、油松、酸枣、荆条、远志、侧柏等。

植被分布仅南部山区残存少量的天然次生林,绝大部分为人工植被,以栽培的落叶阔叶树和农业植物群落为主,夹杂零星分布的草地7、动物以饲养动物为主,由于缺少大面积森林,野生动物以啮齿类为主,野生禽类有喜鹊、红嘴山鸦、麻雀等8、本县目前发现的矿物主要有煤、油页岩、陶土等本县煤层主要赋存在侏罗纪,煤层厚度一般为80-150米,走向大致北东,倾角3煤种主要为不粘结煤、长焰煤,低灰份、低硫、低-中磷,低-高发热值的低变质烟煤,是较好的动力、气化煤本县属黄(陵)陇(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代境内就开采煤炭目前探明可采储量32.4亿吨本县煤炭资源可靠、储量丰富、煤层结构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煤质优良相比我国华北一些矿区开采条件优越本县油页岩矿床赋存于三叠系,自县城向东至淳化呈条带状分布,含油率不高,尚难利用陶土矿在太峪及百子沟畔有大面积的矿层分布,储量大,仅太峪和炭店两乡露天可开采量就达1000万立方米历史上用于烧制低档生活用陶器、瓷器,今年用于烧制建筑装饰材料另外还有料石、粘土、石英砂等,主要用于建材一二、历史沿革彬县地区是中华民族始祖最早活动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彬县境内就有先民生息虞夏时属雍州之域,相传周文王姬昌前十四辈祖先后稷生于此地,辟洪拓荒,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的先河。

后稷曾孙公刘于此建立豳国商朝初期,太王古公亶父率彬人迁往岐山,光大后稷开创的农耕事业,为周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西周豳属王畿,东周属秦秦始皇统一六国,于豳设漆县,东汉时除保留县的建制外,于此设置新平郡姚苌之乱后郡县俱废,北魏时设白土县,于县兼设新平郡隶属泾州西魏时设豳州隋撤新平郡,白土县徙于今治次年更名新平县,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豳” 为“邠”,自后历唐、宋、元、明五代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撤消新平县,辖地划归州直辖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州,辖长武、旬邑、淳化三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设县,属关中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24日邠县解放,随之在此设立了陕甘宁边区邠县专署,辖邠、旬、长、永、乾、礼、麟七县,1950年邠县改属咸阳分区专署,1953年改属宝鸡分区专署,1956年改由省直辖,1958年邠、旬、长三县合并为邠县,省属直辖,1960年属咸阳专区,并撤销邠县大县建制,恢复原县制,因“邠”字比较生僻,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邠” 为“彬”,1983年9月,咸阳地区改为市,彬县属之至今三、社会经济条件2007年底,全县总户数87687户,总人口人,其中户籍非农业人口33600人。

性别比108:100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别控制在8.1‰和3.2‰.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7%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2.19万人,小学267所,在校学生4.62万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有病床数572张,卫生技术人员867人2007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48亿元,增长25.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9亿元、12.4亿元和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6.9%、43.1%和12.7%;财政总收入4.39亿元(含“两权价款”收入87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增长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05元,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2292元,增长14.4%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经济总量迅猛扩张完成工业总产值27.34亿元,其中,规模内工业产值25.01亿元,分别增长63.4%和74.2%,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内工业产值增量双双突破10亿元大关,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完成农业生产总值9.02亿元,增长26%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10.85万吨,较上年略有增长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全县果品面积发展到42万亩,水果总产26.72万吨,果品优质率70%,实现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816元。

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8.2亿元,同比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去年上涨3.3%,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去年上涨9.2%四、交通条件现状彬县境内共有国省道3条,境内里程66.5公里国道312(G312,起自上海,至新疆伊宁),在彬县过境段原称西兰公路,境内长30公里,技术等级二级老国道312,国道改道前的原线路,境内长22.5公里,技术等级三级省道306(S306,彬旬公路,起自旬邑转角,至麟游两亭),境内长14公里, 1.7公里技术等级为二级,12.3公里为三级彬县境内有县道8条,道路总长201.53公里,技术等级均为三级有乡道8条,总长102.35公里,其中三级67.3公里,四级27.05公里,等外8公里另有专用公路5条,为煤矿和电站的专用线,总长58.35公里,技术等级为三级和四级银川至武汉的高速公路和西安至平凉的铁路的选线已经完成,规划沿泾河河谷从泾河北岸通过县境,目前已经在施工当中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的回顾一、城市总体规划的回顾彬县的城市总体规划,自1983年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1997年经咸阳市规划设计院修编,1999年经咸阳市人民政府(咸政字[1999]5号文件)批准实施至今。

二、对上版总体规划的评价(一)、《彬县县城总体规划1997-2020》修编于1997年,主要内容有:1、空间结构:一城二区二卫星城一城指彬州市区,包括县城和鸭河湾区二个区;长武和旬邑县城规划为彬州市的二个卫星城2、范围:县城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0.76平方公里2、规划年限:近期1997-2005年;远期至2020年3、规划人口:远期彬州市区人口规模17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规模12万人,鸭河湾区5万人4、城市性质:陕西省能源基地,咸阳地区北部中心城市,是以发展煤炭及配套工业为主的商贸发达、旅游前景广阔的现代化城市 (二)、上版总体规划的积极作用:1、上版规划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体现了当时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对县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高效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规划所确定的经济发展轴带初具规模,沿312国道的发展主轴带布局了全县主要的煤炭采掘,煤电联产企业规划所确定的产业布局基本得到贯彻3、城镇体系基本按照规划的安排,各级城镇均按照规划确定的性质进行发展,规划对全县城镇体系向高级演化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4、规划对近10年来彬县的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为城市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同时为本次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上版规划从97年至今的10年期间,市区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均依据总体规划进行建设,使城市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城区道路均依据规划进行了新建和拓宽改造,如西环路及公刘路等;城区公共建筑、各类商业服务设施进行了扩建改造和新建总之,上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城市各项建设依据总体规划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银武高速公路的建设等出现的情况,使得原总体规划已显现出与城市发展诸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规划修编工作迫在眉睫第三章 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一、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彬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现代化城镇规模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上版规划编制时,武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还未建设,最终位置尚未确定,而这两条交通干线对彬县在区域中的位置条件影响极大,其建成通车减小了彬县与关中城镇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