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XX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KB
约15页
文档ID:559341112
上海XX学校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1/15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8年——2020年)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历史沿革及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于2014年5月由上海市普雄学校转型而来,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普陀区人民政府联手合作建设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1年的曹杨七中,曾因在艰苦办学条件下创出优质教育而闻名区内外, 1996年曹杨七中与曹路六小、曹路七小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市普雄学校,2004年南海中学拆并入普雄学校其间学校曾合并曹路二小、广复三小,中北八小等学校六所201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正式揭牌成立普陀区教育局和华东师范大学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学校总占地面积为 17700平方米,约27亩,目前有瞿家廊路50号(小学部)、白玉路150号(中学部)和顺义路218号(重建中)三个校区 现全校共设九个年级(一、二、三、四、五、初预、初一、初二、初三), 共有39个班级,一到四年级23个班、五到九年级16个班,学生人数共1248人,教职工人数125人现任校长夏海萍女士,副校长李允翔先生,党支部书记邹玲嫦女士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1.优势 (1)学校连续几年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坚持把办普陀区优质公办学校作为努力的方向几年来学校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日益改善,校园渐趋精致优美;学校管理步入规范化,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师资队伍师德水平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校社会声誉良好,办学规模日趋扩大,近三年以来学生人数递增学校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士气敬业奉献、锐意进取蔚然成风,这必将成为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2)FOCUS特色课程图谱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是学校办学价值追求的直接体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充分浸润和完善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在新优质学校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创设了我校的Focus特色课程体系,分为F:Fundamental“基础”课程, O:Orientation“适应”课程, C:Challenging“挑战”课程,以及U:Universal“全球”课程,即SFL二外课程学校大力践行有梯度、多元化、促发展的特色课程,将FOCUS课程的特色理念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融合,初步形成我校的校本课程图谱,并对已经开展的各类课程,就“FOCUS”五个类别进行归类,并为完善“FOCUS”课程体系,进一步构思“FOCUS课程图谱”,力求课程图谱能一目了然我校体系课程及育人目标,并且具有操作性和实施延展性。

3)高校资源,充分对接学校挂牌成为“华师大外语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华师大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华师大领导和专家每学期为学校的发展、管理、课程领航,共计20余次同时,依靠华师大基教处和国际交流中心丰厚的交流资源,学校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很多学校向我校学习接待国内外访问团17余次,邀请特级专家指导6余次,如黄源深教授、左焕琪教授、郑桂华教授等,提升我校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学校得以借助更高站位的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学校高速发展4)强大的后备师资保障学校揭牌三年多来,陆陆续续有大量毕业于华师大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增加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同时也为学校增添了活力2.劣势 (1)学校地理位置受限近年来,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校门口的垃圾回收站和菜场对构建师生良好的校园环境影响还比较大 (2)教师、学校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学校近几年虽有较快速的发展,但教师和学校在市区的影响力依然较弱影响力提升和品牌彰显是学校新三年发展的重要任务。

(3)外教师资引入难、不稳定外教的外专证难以办出,且对外教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外教的来源与稳定性有待改善3.机遇 由于白玉地区居民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我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愈来愈多的学生希望进入我校就读近几年来学校招生形势火爆,届时我校的规模可能由现在的39个班扩大近50个班,学生数可达2000余名 4.挑战 (1)生源变化带来的是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更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2)支撑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新核心优势有待培育学校文化和科研的建设在最近几年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发展力在今后三年里我们将不断深化对学校文化和科研的打造,使之释放更大的核心能量学校发展单靠已有优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核心优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明确的定位,这是我们在新三年里要思考的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一、指导思想: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立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实施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既定任务,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更加突出外国语特色优势,为建设特色鲜明新优质学校奠定坚实基础,为普陀“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业宜创生态区”建设和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办学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遵循“规范发展、内涵提升、开拓创新”的办学思路、以“正直、独立、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有修养、会思考、善沟通、能创新的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整合上海乃至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发展至今,华外实验不仅与国内学校积极沟通,同时也注重国际合作,我校教师已先后与美国、英国、瑞士、俄罗斯、韩国等多所学校进行交流第三部分:学校发展实施项目一、学校课程实施:以校为本,以生为本(1)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认真执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建构符合本校中小学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FOCUS特色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学校要在现行课程方案的基础上遵照上海市新制订的课程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对区域和校本课程进行价值评估,甄选优质课程入选学校新三年的FOCUS特色课程体系学校要以“培养有修养、会思考、善沟通、能创新的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作为育人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四大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作为学校设置FOCUS课程体系的原则,编制学校新的课程方案学生可在校园网通过自主选课系统选择所要学习的拓展型课程,学校同时也将大力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2)围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深入学习贯彻《上海市学业质量检测标准》、《上海市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陀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保障手册》;深入研究《普陀区学校教学质量改进计划专辑》以及深入总结学校近几年来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的有效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将修改完善《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稳定为普陀区,甚至上海市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公立学校一)基础型课程实施通过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追求减负增效的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奠定多元发展的基础1.常规管理以教导处为核心,保障教学秩序常规管理遵循以下思路:以数据为基础的质量分析,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精心设计校本练习,及时批改订正,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要抓两头,提优补差,确保合格率;探索评价方式,准确命题,合理评价;落实教学五环节,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备课除了备文本,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上课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教学管理部门将对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形式的不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完善,要求教师按要求完成各级各类研讨课,完成听课任务,分学科开展随堂课的诊断,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以学习设计研究为总主题,落实绿色指标,提高教学效能在各门学科中开展“学习设计研究”,切实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效能建构“学习——备课——讨论——上课——听课——检测——专业指导——评课——反思——改进”教研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考试科目逐步建立以双向细目表为核心的学科内容建设非考试科目逐步探索开发试行学生学习项目评价与检测标准3.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体现学校办学个性的办学行为分学段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并形成操作标准一二年级:《入学准备期》、《零起点教学》、《学习习惯培养》、《拼音与识字课程统整》、《数学口算与书写》、《英语绘本》三四年级:《学习习惯巩固》《诵读课程》、《音体美项目评估》、《音标1》五六年级:《中小学衔接》、《小学文言文启蒙》、《音标2》七八年级:《初中文言文拓展》、《数学优化》、《英语阅读》、《音体美项目评估》二)拓展型课程建设1.形成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及“四大能力”为主题轴的拓展型课程体系我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以我校“培养有修养、会思考、善沟通、能创新的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这一育人目标为核。

拓展课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更将其外延拓展为一切适应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教学资源和行为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及四大能力为理念,将我校拓展课程划分为:科学素养课程(SCRACH与动画制作、生活中的科学、探索自然秘密、金钥匙等),人文素养课程(探索汉字的奥秘、古诗诵读、周游列国等),艺术素养课程(艺海拾贝、Merry Star儿童剧团、心理剧剧场等),身心素养课程(篮球乐园、排球、摔跤、柔道等),语言类课程(Talk from now, 英语阅读快线,国际音标课程,二外初体验课程等等)拓宽并统整课程资源,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有选择地编写校本教材,完善拓展型课程加强对校本课程研发的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估,不断提高校本课程质量2.重点建设一批学校特色课程,初步形成特色课程建设序列在上一规划中初步形成“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语言能力”等四个拓展课程科目群基础上,形成分年级段自主拓展课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国际理解、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引领下,充分利用教师的特长优势,开发学校特色自主拓展活动,开设学科、艺术、文学、体育为内容的拓展型课程,并通过阶段实施和完善,逐步形成分年级(低年级1-4年级、中年级5-6年级、高年级7-8年级)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分年级拓展课课程体系低年级:以兴趣激发、习惯培养型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并由此激起他们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向往,同时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年级:以动手实践型为主,培养学生努力发展自身兴趣的意识,深入探究实践,提升总体素养高年级:以竞赛和兴趣拓展为主,培养学生善于挖掘自身发展潜能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多元发展作奠基3.构建学校、年级、教研(学科)组的拓展活动课程管理机制新三年中,形成学校指导、开发、评价拓展课程;年级组组织、管理拓展课程;教研(学科)组组织教师开发课程内容的学校拓展课程管理机制二、FOCUS课程体系目标与实施:完善FOCUS课程图谱绘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