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课时练习试题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71KB
约6页
文档ID:496030483
2020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课时练习试题_第1页
1/6

《散步》课时练年级:七年级 册次:上册 单元: 二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分歧 ( ) 拆散 ( ) 熬过 ( ) 粼粼 ( ) 桑树( ) 一霎时 ( )2.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1) 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2) 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3) 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 时日还长 )(4)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 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替代括号中的内容1) 母亲 ________(相信并佩服 ) 地点点头2)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________(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终不愿意3) 后来发生了 ________(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二、课内精彩阅读4.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用得很好,请简要说说好在哪里5. 母亲人老了,“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6. 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7.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三、课外类文阅读和父亲一起赶会①我小时候喜欢赶会。

②所谓“赶会”,就是四乡八邻的人们约定俗成在同一天赶到同一个地方去买卖东西, 小商小贩乃至家有余货的农民天不亮就早早地赶去抢位摆摊, 一条平静的小街立刻就热闹起来这种农村集会,以出售农产品者居多,有贩猪马牛羊的,有卖各种劳动工具的,也有出售锅碗瓢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 ⋯ 对于远离城市、物资匮乏的农民来说,赶会无异于盛大的节日③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学习背诵毛主席的“老三篇”每逢赶会,老师便给我们这些刚学会识文断字的学生娃下达“政治任务”—— 与商贩共同学习毛主席语录,常常弄得商贩左右为难、东躲 x藏我喜欢赶会的原因, 既非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 “政治任务” ,亦非为了图新鲜、看热闹,而是为了能够得到父亲的一点 “犒劳”春日赶会,父亲会买上两根油条递到我的手上,那是对 我被评上“五好学生”的奖赏夏天赶会,父亲便会从怀里摸出几枚硬币为我买一小块被 切成月牙状的西瓜, 那西瓜的甜味能数日不去秋天赶会,父亲破费地给我买上一碗热腾腾的炒凉粉,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父亲总会露出一脸幸福的笑容④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时候一次赶会,父 亲买了一只猪崽后已身无分文父亲信誓旦旦地向我许诺: 啥时候等咱家的猪娃儿长大了,给你买一碗粉条炖 肉⋯⋯那年秋天,我家的猪终于养大了,此时的父亲却骨瘦如柴。

那时,少不更事的我还不知道父亲得了绝症父亲得的是噎食病,每咽下一口饭对父亲而言都是一种痛彻肺腑的磨难没钱治病,父亲就这么苦苦地熬着、撑着那天,父亲艰难地推着那辆十分笨重的、轮子用木头做就的独轮车,我在前面紧紧地拉着牵绳,车上绑着的是一头不住号叫的肥猪— — 我们要推到 20 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掉它,以维持全家的生计赶会的路上,父子俩歇息于一棵大槐树下,父亲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 : “孩子,快点长大吧! 长大了也好为我分担一些忧愁⋯⋯”那次赶会,父亲果然没有食言, 真的到 公社食堂给我 买了一碗粉条炖 肉, 而他却蹲在不远处看着我,依然是一脸幸福的笑⋯⋯⑤一年之后, 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再也没有了依靠, 干 各种农活便成了我当仁不让的责 任和义务⋯⋯⑥当春节再次临近, 我家养了一年的猪也长大了,我像父亲那样推着独轮车, 把猪送到集市上贩卖 临近黄昏,天上飘起了雪花,远处不时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我攥着卖猪的钱来到公社食堂想买一碗粉条炖肉, 以便驱走那刺骨难耐的寒冷跨进食堂大门的那一刻, 我突然忆起当年跟着父亲赶会卖猪的情景,竟忍不住掉下泪来想起父亲的嘱托,我不禁把双脚又抽了回来是的,如今我已长大,是该替母亲分担忧愁了。

⑦那一年,我 15 岁8. 文中作者说赶会是为了得到父亲的一点“犒劳”,阅读文章说说他得到了哪些“犒劳”概括内容】9. 阅读文章第③④段,完成下面的问题重点句子的作用】(1) “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时候” 这句话有何作用 ?(2) 两段后面都有“一脸幸福的笑”,这样写有何用意?10. 阅读全文,说说“赶会”二字在文中有何作用理清思路,把握线索】11. 文章以“那一年,我 15 岁”结尾,你如何理解 ?【理解主旨】四、习作表达训练12. 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 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小短文习题答案一、 1、qí ch āi áo l ín s āng sh à2.(1) 竞 —竟(2) 绝 —决 (3) 曲—屈 (4) 贯 —惯3.(1) 信服 (2) 各得其所 (3) 分歧二、4.“熬”字不仅表现出南方冬季的漫长,而且暗示了母亲身体状况欠佳的事实5. 因为母亲有涵养, 谦让,而且很疼爱孙子, 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要宠着孙子这体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

6. 因 为无论是母亲、儿子还是妻子都依靠“我”,都依从“我”的 选择和决定,所以“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7. “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怕因闪失给孩子和老人带来伤害整个世界”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 ; 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 背着这个 “世界” 的“我” 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从家庭到国家,都是如此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8. 油条、月牙状的西瓜、热腾腾的炒凉粉、粉条炖肉9.(1)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父亲的许诺及兑现承诺2) 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慈爱和看着“我”正在成长的喜悦;又表达了“我 ”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与后文父亲去世后“我”的无所依靠、落寞伤感形成鲜明对比10. “赶会”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从开头“我”喜欢赶会,到“我”和父亲一起赶会,再到最后“我”独自赶会,“赶会”贯穿全文11. 这句话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面上是说自己的生理年龄,实际上强调的是自己心理长大的年龄 即强调在 15 岁那一年“我”知道了为母亲分担忧愁12. 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