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制 ————人人教教版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化学》》 必修第一册修订介绍必修第一册修订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乔国才 一、整体编排说明一、整体编排说明 二、分章内容说明二、分章内容说明 2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 ——钠和氯钠和氯 第三章第三章 铁铁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第四章第四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4 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安排 5 有助于分散难点基本概念(或原理)比较抽象; 元素化合物知识容易理解,但难以记忆将两者穿 插编排,既降低了难度,又利于分散记忆 符合化学学习的规律化学的基本概念(或原理) 只有在一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出来 ,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在一定的理论、 概念指导下才能深入 元素化合物知识编排调整 6 元素化合物(章):元素化合物(章): “律前”:第二章、第三章 “律后”:第五章 优点:优点: 元素知识(钠、氯、铝、铁)——元素周期律 (深入,归纳) 元素周期律——元素知识(氮、硫) (指导,演绎) 7 元素化合物(节):元素化合物(节):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单质单质————氧化物氧化物————酸(碱)酸(碱) — ———盐(氯除外)盐(氯除外) 物质类别物质类别 元素价态元素价态 【学业要求】【学业要求】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3.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 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 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理论知识编排调整 8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变化:与初中衔接 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降低学习难度 9 绪言 10 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对化学的概括性认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化学的概念 化学的发展历史 当代化学的重要价值 我国化学发展的成就 化学的特点和魅力 化学学习的途径 ●化学的发展●化学的发展 历史历史 ●化学的概念:●化学的概念: 组成、结构、组成、结构、 性质、性质、转化转化及及 其应用其应用 ●我国化学发●我国化学发 展的成就展的成就 ●●当代当代化学的化学的 重要价值重要价值 ●化学的学●化学的学 习途径习途径 ●化学的●化学的 特点和魅特点和魅 力力 ●●分类的价值分类的价值 ●●物质类别和物质类别和 元素价态两个元素价态两个 视角设计物质视角设计物质 间的转化途径间的转化途径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5 1.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转化 2.立足初中,作好衔接立足初中,作好衔接。
3.强调概念的建构过程强调概念的建构过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6 1.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转化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主题主题内容要求内容要求 主题 2 : 常见的无机物 及其应用 2.6 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 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 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 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 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物质物质转化转化的 价值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物中物 质变化质变化的价值的价值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的价值的价值 化学化学 的价值的价值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8 2.立足立足初中,作好初中,作好衔接 知识知识衔接衔接:: 同素异形体、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等 19 方法方法衔接衔接:分类、模型等 20 21 观念观念衔接衔接: 粒子直径大小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散系); 物质分类和转化的价值; 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设计物质间的转化 途径; 从离子、电子等微观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 22 3.强调概念的强调概念的建构建构过程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实验证据实验证据 (宏观现象)(宏观现象) 引出概念引出概念 (电解质)(电解质) 案例案例:电离电离 证据推理证据推理 (微观探析)(微观探析) 解决情境的问题解决情境的问题 基于实验证据提基于实验证据提 出新问题出新问题 建立模型建立模型 (电离)(电离) 建立模型建立模型 (电离)(电离) 符号表征符号表征 (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证据推理证据推理 (微观探析)(微观探析) ●●物质类别和物质类别和 元素价态两个元素价态两个 视角认识物质视角认识物质 及其变化及其变化 ●定性和定量●定性和定量 两个视角认识两个视角认识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27 1. 第一节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2. 摩尔摩尔的定义的定义 3. 强调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强调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4.强调物质的用途,突出化学的价值强调物质的用途,突出化学的价值 5. 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中 的的作用作用 28 1. 第一节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单单质质 ((Na)) 氧化氧化物物 ((Na2O、、 Na2O2)) 碱碱 (NaOH) 盐盐 (Na2CO3、、 NaHCO3) 29 摩尔:摩尔: 1 mol 粒子集合体所含有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2. 摩尔的定义摩尔的定义 2018年11月16日,根据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决议, 千克(kg)、安培(A)、开尔文(K)和摩尔(mol)这4个基 本单位将分别以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玻尔兹曼常 数(k)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固定数值来实现新的定义 ““摩尔摩尔””的新定义为:包含的新定义为:包含 6.022 140 76××1023 个基本物质的个基本物质的 物质的物质的量量 30 3. 强调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强调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1 32 4.强调强调物质的用途,突出化学的物质的用途,突出化学的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3 34 35 5. 充分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发挥实验(探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 作用 全章10个实验,1 个探究,1 个实验活动 探究的设计:突出思路、强调证据推理 预测(有根据)预测(有根据) 实验实验(证据与推理)(证据与推理) 结论(反思)结论(反思) ●●物质类别和物质类别和 元素价态两个元素价态两个 视角认识物质视角认识物质 及其变化及其变化 ●性能决定用●性能决定用 途的观念途的观念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38 1.强调强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视角及其功能视角及其功能 2.以金属材料(合金)为载体,强化以金属材料(合金)为载体,强化化学化学观念 3.突出情境创设,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突出情境创设,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4. 铝的处理铝的处理 5. 素材的选择体现中国元素素材的选择体现中国元素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39 1. 强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视角及其功能。
强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视角及其功能 40 2. 以以金属材料(合金)为载体,强化化学金属材料(合金)为载体,强化化学观念 观念观念1::结构结构 与性能的关系与性能的关系 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不同 (钢和生铁)(钢和生铁) 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不同 (碳素钢的性(碳素钢的性 能不同)能不同) 组成不同组成不同 组成不同组成不同 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 观念观念2::如何如何 改变合金的性改变合金的性 能?从哪些角能?从哪些角 度考虑?度考虑?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 3. 突出突出情境情境创设创设,体,体 会知识的应用价值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45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 实验实验 讨论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46 4. 铝的处理铝的处理 铝、氧化铝与铝、氧化铝与 酸、碱的反应,酸、碱的反应, 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47 氢氧化铝与酸、氢氧化铝与酸、 碱的反应碱的反应,两性,两性 氢氧化物氢氧化物 48 5. 素材素材的选择的选择体现体现中国中国元素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49 50 ●分类的应用●分类的应用 ●从粒子间相●从粒子间相 互作用的视角互作用的视角 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化学反应 的本质的本质 ●结构决定性●结构决定性 质的观念质的观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2 1.突出突出结结构构决定决定性性质质的的观念。
观念 2. 分子及其空间结构分子及其空间结构 3. 重视科学方法重视科学方法(模型、预测)(模型、预测)的渗透 4. 体现体现化学化学的认识思路和认识视角的认识思路和认识视角 5.采用较多的图示、表格等采用较多的图示、表格等 6.重视重视化学史情景的化学史情景的创设创设 1. 编排顺序调整,编排顺序调整,原子结构的位置提前原子结构的位置提前,从原子结构,从原子结构的的视视 角研究元素周期表(律)角研究元素周期表(律),,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53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同周期元素的性质 第一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二节(新新)) 第一第一节、第二节节、第二节(旧)(旧)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同周期元素的性质 结构结构 位置位置 性质性质 54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离子键离子键 化学化学键键 共价键共价键 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三节第三节 编排顺序(突出编排顺序(突出结构结构的视角)的视角) 55 第二章、第三第二章、第三 章:钠、氯章:钠、氯原原 子结构子结构的特点的特点 与性质关系。
与性质关系 56 2. 分子及其空间结构分子及其空间结构 57 主题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化学反应规律反应规律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3.2化学键化学键 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 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知道 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模块模块2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主题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2.3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并可运用 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 通过波谱、通过波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58 3. 重视重视科学科学方法方法(模型、预测)(模型、预测)的的渗透 了解人类对原了解人类对原 子结构认识逐子结构认识逐 步深入的演变步深入的演变 过程过程;认识模;认识模 型在科学发型在科学发展展 中的作用中的作用 59 结构结构 预测预测性质性质 位置位置 问题和问题和预测预测 (原子结构视角)(原子结构视角) 实验和观察实验和观察 (验证)(验证)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 推测推测 (原子结构特点)(原子结构特点) 反应事实反应事实 分析、结论分析、结论 推测推测(核外电(核外电 子排布规律)子排布规律) 实验、信息实验、信息 结论(反思)结论(反思) 4. 体现体现化学化学的认识思路和认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