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9.21KB
约3页
文档ID:353192977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1/3

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怎么想开去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 阅读《草原》,读到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 可以联想自己与 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丁香结》一文,作者由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等,想想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并由这些植物联想到人生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通过设计习题、“交流平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如图所示:《草原》课后题 《丁香结》课后题 《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既是一种学习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方法以上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 如下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4.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写字训练要素】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22个字,会写37个词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六年级在写字上强调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要求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作训练要素】(3-6年级)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

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这次习作想象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根据以上思考,将习作训练要素细化为:1.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2.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3.学会赏析别人的做法,发现优点和不足,乐于表达,乐于分享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4.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5.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6.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学生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但在学习方法上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既要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更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既要立足课文,又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可通过举例或结合课后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另外,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相比低年级而言,有了一定的束缚,反而不如低年级的想象力丰富为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即作者在描绘景色时均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