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恒流电路图图所示为高精度恒流电路 及应用实例图(a)所示电路中,在恒流电路与负载之间增设接地回路,这样,负载变化时电流快速恢复稳定A1 和 VT1 构成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可将地电平信号转换为后级恒流电路所需要的+15V电平,A2、VT2、VT3 等构成标准的恒流电路,设定R1R2 而提供相等电流I1=I2VT5 的基极由稳压二极管 VS1 提供5V 的稳定电压,因此,VT5 的发射极电压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为+5.7V另外,由于共基极电路的发射极输人阻抗低,因此A2 与 VT2 构成的 恒流源 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图(b)所示为高精度恒流电路的应用实例,它是将这种恒流电路与开关电路组合成高精度脉冲发生电路VD2 和 V D3 构成电平移动电路,VD1 和 VD4 是采用 肖特基二极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多个这种电路的组合可构成高精度DA 转换器恒流恒压的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原理图这是一种恒流恒压的锂电池 充电 控制板,图中 Q1、R1、W1、TL431 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2 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 为充电指示电路随着被充电 锂电池 电压逐渐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 上的压降不断减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7 页 -最终使 Q3 截至,LED 熄灭,为了保证电池能充足,请在 指示灯 熄灭后继续充电12 小时,使用时需要在Q2、Q3 装适当大小的 散热片。
5W 通用输入恒压/恒流充电器电源的电路图图所示为一个5 W 通用输入恒压/恒流(CV/CC)充电器电源 的电路 图,该设计采用了Power Integrations的 LinkSwitch-II系列产品 LNK-616PG本设计适用于电池 充电器、USB 充电器或任何有恒压/恒流特性要求的应用在本设计中,二极管 D1 到 D4 对 AC 输入进行整流电容 C1 和 C2 对经整流的AC 进行滤波电感 L1 和 L2 以及电容C1 和 C2 组成一个 型滤波器,对差模传导EMI 噪声进行衰减这些与Power Integrations的 变压器 E-sheild?技术相结合,使本设计能以充足的裕量轻松满足EN55022 B级传导 EMI 要求,且无需 Y 电容防火、可熔、绕线式 电阻 RF1提供严重故障保护,并可限制启动期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图显示 U1 通过可选偏置电源实现供电,这样可以降低空载功耗并提高轻载时的效率电容C4 对 U1 提供去耦,其值决定电缆压降补偿的数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7 页 -在恒压阶段,输出电压通过开关控制进行调节,并通过跳过 开关 周期得以维持。
通过调整使能与禁止开关周期的比例,可以维持稳压还可根据输出负载情况减低开关损耗,使转换器的效率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得到优化轻载(涓流充电)条件下,还会降低初级侧电流限流点以减小变压器磁通密度,进而降低音频噪音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电流限流点也将升高,跳过的周期也越来越少当不再跳过任何开关周期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点),LinkSwitch-II内的控制器将切换到恒流模式需要进一步提高负载电流时,输出电压将会随之下降输出电压的下降反映在FB 引脚电压上作为对 FB 引脚电压下降的响应,开关频率将下降,从而实现线性恒流输出D5、R3、R4 和 C3 组成 RCD-R 箝位电路,用于限制漏感引起的漏极电压尖峰电阻 R4 拥有相对较大的值,用于避免漏感引起的漏极电压波形振荡,这样可以改善稳压和减少EMI 的生成二极管 D7 对次级进行整流,C7 对其进行滤波C6 和 R8 可以共同限制D7 上的瞬态电压尖峰,并降低传导及辐射EMI电阻 R9 充当输出假负载,可以确保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处于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7 页 -可接受的限制范围内反馈电阻R5 和 R6 设定恒流阶段的最大工作频率(从而设定输出电流)与恒压阶段的输出电压。
利用 PNP 管完成电平位移电路图如图所示为利用PNP 管完成电平位移的电路图 利用 PNP 管完成电平位移的电路因为PNP 管组成共射放大电路时,为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集电极电平必须低于基极电平所以,在NPN 管多级直流放大电路中,插入一级PNP 管共射放大电路,可完成直流电平的位移,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放大功能电压电流转换和恒流源电路图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7 页 -这几种 电路 都可以在负载 电阻 RL 上获得恒流输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7 页 -第一种由于RL 浮地,一般很少用第二种 RL 是虚地,也不大使用第三种虽然RL 浮地,但是RL 一端接正 电源 端,比较常用第四种是正反馈平衡式,是由于负载RL 接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第五种和第四种原理相同,只是扩大了电流的输出能力,人们在使用中常常把电阻R2取的比负载RL 大的多,而省略了跟随器运放第五种是本人想的电路,也是对地负载后边两种是 恒流源 电路对比几种 V/I电路,凡是没有三极管 只类的单向器件,都可以实现交流恒流,加了三极管之后就只能做单向直流恒流了。
第四和第五是建立在正负反馈平衡的基础上的,如果由于电阻的误差而失去平衡,会影响恒流输出特性,也就是说,输出电流会随负载变化而其他几种电阻的误差只会影响输出电流的值,而不会影响输出特性如果输出电流大,或者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不相等,可以把三极管换成开关电源式高耐压恒流源电路图研制 仪器 需要一个能在0 到 3 兆欧姆 电阻 上产生 1MA 电流的 恒流源,用 UC3845结合 12V 蓄电池 设计了一个,变压器 采用 彩色电视机高压包,其中 L1 用漆包线在原高压包磁心 上绕 24 匝,L3 借助原来高压包的一个线圈,L2 借助高压包的高压部分L3 和 LM393构成限压 电路,限制输出电压过高,调节R10 可以调节开路输出电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7 页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