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语矛盾修辞法初探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6页
文档ID:58836449
英语矛盾修辞法初探_第1页
1/6

英语矛盾修辞法英语矛盾修辞法初探初探陈毅鑫(rainbow3126@)【 【摘摘 要要】 】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具有很强的表达力这些看似自我矛盾的表达,却有其特殊的语用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矛盾修辞法这一语言现象,包括词源,定义接着介绍其分类,然后用语义分析法和语用上的合作原则对其进行研究 【关关键词键词】 】矛盾修辞法;语义;语用学;合作原则一、引言在英语中可以常看到诸如以下的表达,例如:sweet bitterness(甜蜜的痛苦),a wise fool (一个聪明的傻子)等等,这些表达乍看之下不合逻辑,甚至荒唐可笑,实际上却耐人寻味这种修辞法在英语里叫做矛盾修辞法 oxymoron,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把意思对立,相互矛盾的词放在一起用矛盾修辞法最初并没有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它更受修辞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二、矛盾修辞法的概念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Oxymoron 来源于希腊语 Oxusmous 一词,由“oxys”与“moros”两部分组成,oxys 意为 sharp, keen(尖刻的,敏锐的);moros 意为 foolish(愚 蠢的) ,合起来就是“sharply foolish(突出的荒谬,聪明的愚笨) ” 。

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组合一些字典也给出的定义例如《朗文现代英语词典》 (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a figure or speech in which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epigrammatic effect” 1976:799)《牛津英语大词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给它的定义是:“a rhetorical figure by which contradictory or incongruous terms are conjoined so as to give point to the statement or expression; an expression in its superficial or literal meaning self-contradictory or absurd, but involving a point. ”(1978:353) 有些学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会给矛盾修辞法下定义。

1986 年,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教授 Warren S. Blumenfeld 在他的作品 Jumbo Shrimp and Other Almost Perfect Oxymorons 一书中给矛盾修辞法下的定义为 “Contradictory expressions that make absolute sense”.正是由于此书使得 “Oxymoron”一词的使用普遍起来他在 1989 年出版的另一本名为 Pretty Ugly :More Oxymorons and Other Illogical Expressions That Make Absolute Sense 作品中,如此描述矛盾修辞法:“An oxymoron is two concepts (usually two words) that do not go together but are used together. It is the bringing together of the contradictory expressions.” 在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书里,Leech Geoffrey 如此给 Oxymoron 下定义:“The yoking together of two expressions which are semantically incompatible, so that in combination they can have no conceivable literal reference to reality”(Leech 2003:332) 以上定义虽各不相同,却共同指出矛盾修辞法是一种把意思相互矛盾的词或词组使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三、矛盾修辞法的分类从语义学角度分析矛盾修辞法,这种词语组是不符合语义规则的,两个词的意义是相互对立的,不和谐的这一分类法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Yeshayahu Shen 教授提出他在其作品On the Structure and Understanding of Poetic Oxymoron 中,从内在的语义结构,把矛盾修辞法分为反义关系和准反义关系两大类反义关系是指组合在一起的两个词之间存在一种严格的针锋相对的关系例如:a wise fool(聪明的笨蛋),crowded solitude(拥挤的独处)准反义关系是指组合在一起的两个词是一对相对的间接反义关系,两个词在语义上并不构成严格的反义关系这种组合运用了被修饰词的绝对反义词语义范畴中的一个下义词,从而构成了相对反义关系,即准反义关系例如,cold fire (寒冷的火焰), cold 的反义词是hot, fire 是hot 范畴中位于语义系列的最底层,即下义词(hyponym),因此cold和fire不是反义词其他譬如sweet sorrow (甜蜜的忧伤),由于sweet 的反义词是bitter(苦的),而sorrow 也只是bitter的一个下义词,所以sweet sorrow也是准反义关系。

根据语法结构,可以把矛盾修辞法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形容词+名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偏正结构,表示修饰语和被修饰的中心词之间既有相互排斥、又合为一体的特征如 old news(旧新闻),open secret (公开的秘密),a victorious defeat(虽败犹荣),这种机构中的形容词还可以为分词形容词,如 living death(行尸走肉)再如,There is an audible stillness, in which the common voice sounded strange”. (这是一片听得见的寂静,连普通的声音听起来也显得异样) 这个例子描述的是一家制鞋厂午休的情景,由于工人们早已习惯了平常机器的轰鸣声,现在休息时候他们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原本很普通的人的说话声,这时候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奇怪了stillness 是指一种无声的寂静状态,而作者却用了 audible 来修饰,让耳朵去听无声的东西,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2 形容词+形容词用两种意义互相矛盾或相反的特征来描述一事物如,bitter sweet memory(又苦又甜的记忆),a miserable, merry day(又悲又喜的一天)等。

3 名词+名词也是用两种无法调和的特征来描述一件事物,从而对人或事物的两面性做出鲜明的对比如,a love-hate relationship(爱恨交织的关系)等4 动词+副词、副词+动词这种组合能够表现描述对象的动作与行为方式之间强烈而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如,hasten slowly(慢慢加快),shine darkly(油黑发亮),die merrily(快乐地死去)等5 副词+形容词这种形式常用来表达事物发展的性质、状态或程度,衬托人物矛盾的思想感情如,desperately longing for(在绝望中渴望),awfully interesting(非常有趣)6 名词+动词这种形式里动词与名词作主语矛盾的动作、行为或特征如,The winner loses(胜者败)7 形容词或名词+介词短语这种结构中介词短语与其所修饰的中心词形成表层生的矛盾对立如,a lamb with a wolf’s nature(羊皮狼性,人面兽心) 虽然表层意思对立,实则在深沉意义上达到统一 四、矛盾修辞法的语言学研究人们看到矛盾修辞的时候可以感知道其意义上的矛盾,但是感知并不是准确科学的由于矛盾修辞首先是在意义上矛盾,通过语义分析可以揭示其特点,同时对矛盾修辞的理解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通过语用分析更进一步揭示其本质特征。

由于矛盾修辞法是由两个相互冲突的成分组成的,因为用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来研究它比较合适胡壮麟曾指出一个词的意义是个可分的单位,它可以被看成是由不同的语义要素构成的一个复合体比如,girl(女生)这个词,可以被继续分成三个成分,HUMAN(人类),YOUNG(年轻),FEMALE(女性)这就是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法一般采用的是二分法,用正号和负号来区分例如上文的[FEMALE],是用[-MALE(男性)]来表示以 man(男人),child(小孩),cow(奶牛)lamb(羔羊)为例Man: [+HUMAN +ADULT(成年人) +MALE]Child: [+HUMAN -ADULT]Cow: [+BOVINE(牛的)+ADULT –MALE ]Lamb: [+BOVINE -ADULT] 要区别 man 与 child 的语义,就可以分析各自的要素,例如两者共有的是[+HUMAN],不同的是[+ADULT] 与[-ADULT],一次后者就成为区别这两个词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接下来将列举如何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矛盾修辞法。

A coward hero(一个胆小的英雄)hero [+HUMAN +BRAVE(勇敢的) +ADMIRABLE(令人佩服的)]brave [+HUMAN –BRAVE -ADMIRABLE] 通过对 coward 和 hero 两个词进行成分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二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素尽管 coward 和 hero 有个共同的要素[+HUMAN,但是[+BARVE]和[-BRAVE]、[+ADMIRABLE]和[-ADIMIRABLE]放在一起使用,造成了两个词意义上的冲突A male womanwoman [+HUMAN +ADULT -MALE]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词组内部自相矛盾,因为[+MALE]和[-MALE]这对相反的要素同时存在通过成分分析法,人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矛盾修辞法虽然成分分析法难免有不足之处,但是目前仍然是分析矛盾修辞法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在讨论矛盾修辞法的语用分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区别总的来说,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表达的意义,而语用学更倾向于研究语言使用的语境和环境,包括社会,文化,以及说话人等因素而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是非常著名的语用学理论,在本文将会用着理论对矛盾修辞法进行研究。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理论指出,人们进行交际时需要互相合作,从而使信息能够顺利传递该理论中由四条原则组成,指出人们交际时要遵守质量、树立相关和方式原则而礼貌准则具体要求说话人要做到避免含糊、晦涩,力求简明有条理很明显,矛盾修辞法违背了方式原则因为矛盾修辞法是把两个意思相对或想法的词组合起来,自然该组合会显得含糊晦涩,导致读者或听话者无法轻易理解该复杂结构格莱斯后来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中指出,当说话者违反了四原则中任一条时,话语中则蕴含了其他深沉的含义,而读者或听话者则必须应用自身的知识,联系周围情形,来获得说话者的暗含意义例如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曾在一首诗中写道:“Speaking silence, dumb confession; passion’s birth, and infant’s play”这句话显然违反了方式原则,因为在诗中 speaking(说话)与 silen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