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5y 一、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XX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 58.6 586 × 6 × 6 351.6 3516 ② 58.6×10=586 586 × 6 3516 3516÷10=351.6新课标第一网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 (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58.6 ×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4.67 5.8 ╳ 6 ╳ 4 8802 232 58 8.12 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头利用中的情景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也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联系力求形式多样,并通过调查了解点费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2课时 一、 复习导入 、 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10 0.37×100 0.37×1000 2.5×4 25×4 0.25×4 (2)看谁又快又准 4.8×9 0.12×3 5×5.8 0.28×3 0.165×4 7.96×7 2、笔算练习 0.32×47 .6×52 64×0.25 .37×21 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笔算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走进生活 、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1)指生描述图意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2,跑道长多少米?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问: 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 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 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糖酒超市 批发市场 利群商场 白菜 0.35 0.23 0.36 面包 5.83 3.50 5.80 拖鞋 5.20 8.00 3.58 、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附: 购买方案表 购买地点 单价 数量 总价 白菜 20 面包 3 拖鞋 4 合计金额 2、 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 四、 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青岛北山二路小学 姚英俊) 一、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 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0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长江三峡景点的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小数乘整数获取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掌握小数乘整数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估算和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而学习总结算法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如果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美丽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美丽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看信息图,并能根据信息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生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生:53.5×0.5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