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轨的材质和机械性能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17KB
约1页
文档ID:93960613
钢轨的材质和机械性能_第1页
1/1

钢轨的材质和机械性能  钢轨的材质和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钢轨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金属组织及热处理工艺  钢轨钢的化学成分除含铁(Fe)外,还含有碳(C)、锰(Mn)、硅(Si)及磷(P)、硫(S)等元素碳对钢的性质影响最大提高钢的含碳量,其抗拉强度、耐磨性及硬度均迅速增加例如,当含碳量从0.35%增加为0.65%,可使平炉钢轨的耐磨性能提高60%但含碳量过高,也会使钢轨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性显著下降因此,一般含碳量不超过0.82%  锰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去除有害的氧化铁和硫夹杂物,其含量一般为0.6%~1.0%锰含量超过1.2%者称中锰钢,其抗磨性能很高  硅易与氧化合,故能去除钢中气泡,增加密度,使钢质密实细致在碳素钢中,硅含量一般为0.15%~0.30%.提高钢的含硅量也能提高钢轨的耐磨性能  磷与硫在钢中均属有害成分磷过多(超过0.1%),使钢轨具有冷脆性,在冬季严寒地区,易突然断裂硫不溶于铁,不论含量多少均生成硫化铁,在985℃时,呈晶态结晶析出这种晶体性脆易溶,使金属在800~1200℃时发脆,在钢轨轧制或热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废品所以磷、硫的含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表中除U71、U74为碳素钢外,其他均为提高锰、硅含量或增加铜含量的中锰、高硅或含铜合金钢  钢轨钢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强度极限σb、屈服极限σs、疲劳极限σr、伸长率δ5、断面收缩率ψ、冲击韧性(落锤试验)αh及硬度等这些指标对钢轨的承载能力、磨损、压溃、断裂和其他伤损有很大的影响  钢轨接头处轮轨冲击力很大,为加强接头处钢轨的抗磨能力,在钢轨两端30~70mm范围内进行轨顶淬火,淬火深度达8-12 mm  为提高钢轨耐磨和抗压性能,还应对钢轨进行全长淬火处理它是采用电感应加热的方法,以局部改变轨头钢的组织,从而提高钢轨的强度和韧性  综前所述,为适应高速、重载的需要,钢轨要重型化,但钢轨重型化后,若不采用强化技术,又会带来其它的问题由于重型 钢轨的刚度大,相应弯曲变形较小,列车车轮对钢轨的动力作用大部分作用在轮轨接触区,同时由于重型钢轨扭转中心接近轨底,轨尖产生的纵向正应力远远大于轨底的纵向正应力,从而加速了重型钢轨轨头病害的发展一般来讲,钢轨愈重,钢轨的伤损数量减少,但接触疲劳伤损总数的比例提高如前苏联实现钢轨重型化后,钢轨伤损总数量大量减少,但50kh/m、65kg/m、75kg/m钢轨的轨头伤损却分别占伤损总数的75%、80%、94%。

重型钢轨的强化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钢轨合金化,它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能源消耗少,钢轨整体强化,表层硬度均匀,可焊性好;二是碳素钢热处理,这种方法也可获得同样的高强度和表面硬度,同时韧性好,节省合金,适于大批量生产冶金学原理及冶金工业生产实践认为:如不改变钢种,单凭碳素钢热处理,很难再大幅度地提高强度,唯有微合金与热处理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可得到既有更高强度,并有相应韧性、硬度和可焊性的优质钢轨  目前我国使用的钢轨,抗拉强度约为900Mpa还有部分PD2全长淬火轨、PD3高碳微钒轨,抗拉萨市强度在1000 Mpa以上PD3高碳微钒轨,抗拉强度在1300 Mpa,可延长钢轨使用寿命50%以上  淬火轨对材质纯净度的要求比普通钢轨更高,如果不提高钢轨的纯净度,钢轨重型化及强韧化的优势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材质纯净化是重型化和强韧化的基础例如钢轨中非金属夹杂、钢轨金属薄弱区的存在等,都是钢轨产生疲劳伤损的根源,以这些疲劳源为中心形成核伤,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钢轨重型化、强韧化和纯净化应当有机地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综合技术经济效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