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11中国地理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4页
文档ID:55574774
311中国地理_第1页
1/4

第三章第三章 海岸及海域海岸及海域 第一节第一节 海域环境海域环境一、海域环境一、海域环境 我国近海的五大海区 1、渤海:古名沧海,是中国的内海 2、黄海: 3、东海: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槽的边缘海 4、南海 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二、海底地貌二、海底地貌 (一)海底地貌的类型(一)海底地貌的类型 1、大陆架 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 2/3 在大陆架上,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 架面积也占 1/2 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中国沿海大陆架发育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1.丰富的物质来源 2.水下隆脊所围限的盆地地形 2、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 阶梯状 3、海槽与陆缘海盆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 新月,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一南西向,与岛屿平行 (二)海底地貌分布规律(二)海底地貌分布规律 1、由近海向外海倾斜,坡度由小到大,海水由浅到深,地貌由简单到复杂 2、各海区地貌的差异黄、渤海只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主要是大陆架,有部分大陆坡与海槽。

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区类型 复杂多样 三、海洋水文三、海洋水文 (一)海水温度(一)海水温度 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 化比较复杂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 12℃,黄海约 16℃,东海 22℃上下,南海 26℃左右 (二)海水盐度(二)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 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而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 30‰,黄海约 31‰东海 33‰~34‰,南海在 34‰以上 (三)海流(三)海流 (四)潮汐(四)潮汐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 者为主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五)海域环境评价(五)海域环境评价 1、海域环境优势、海域环境优势 (1)区位优势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环太平洋 40 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 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东亚转移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 势。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中国近海海域水体在海流、潮汐、风浪、入海 径流等因素作用下比较活跃,海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对海域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承载力渤海的水质除 沿岸局部区域相对较差外,其他海区仍能保持正常状况 (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中国近海海域陆源物质来源充裕,上升流比较活跃,海域初级生产能 力较高海洋生物生长必需的磷酸盐、硅酸盐、硝酸盐三大营养盐类含量适宜,是海洋生物资源繁盛的 良好基础 (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中国近海海域南北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赤 道带几个气候带,决定了环境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又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海岸、海 岛、海底地貌类型为我国海洋全方位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5)浅海、滩涂广阔宽阔的浅海和滩涂是我国发展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2、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 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海洋资源及其评价一、我国近海区条件优越:一、我国近海区条件优越: (一)海域辽阔,有温带海洋,也有热带海洋,因而有冷水性、温水性鱼类,也有暖水性鱼类。

(二)大陆架宽广,阳光较多,有利水中植物繁殖 (三)沿岸有许多大河流入海洋,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海洋生物繁殖生长 (四)寒暖海流交汇,带来不同的鱼种;海水的对流混合作用,使下层水得到饱和的含氧量,同时把下 层食料翻腾上来所以近海是鱼虾贝类索饵、繁殖的良好场所也是世界海洋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 二、我国的海洋资源二、我国的海洋资源 (一)生物资源(一)生物资源 1、鱼类资源 (1)鱼种的分布规律: 从鱼种上看,从北往南逐渐增多,但在数量上则以东海最多 4、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渔业捕捞过度,海水养殖管理不善潮汐类型海区正规半日潮渤海沿岸、龙口至蓬莱一带、秦皇岛以东和神仙沟附近、黄海沿岸、台湾西岸从基 隆至布袋为正规半日潮不规则半日潮渤海沿岸、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威海至成山头和靖海角、连云港外、东海大 陆沿岸除宁波至舟山之间、南海沿岸正规全日潮雷州半岛南段和广西沿海不正规全日潮黄河口两侧、南海沿岸、南海诸岛、汕头至海门、珠江口至雷州半岛东部、海南东 北部(2)海洋环境污染,珍稀海洋生物濒危 (3)围垦、水利、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 (4)珍稀海洋生物濒危二)海水化学资源(二)海水化学资源 (海盐、镁、碘等)(海盐、镁、碘等) (三)海水资源的利用(三)海水资源的利用 1、潮汐能: 海洋潮汐孕含着巨大的能量。

这种能量包括两种:由潮汐的垂直升降运动所含的势能和由潮流的水 平运动所含的动能,统称为潮汐能 我国近海的海洋能资源储量相当丰富海洋动力资源包括潮汐、波浪和海水热能等中国近海因岸 线曲折多湾、潮差较大, 2、波浪能: 东海和南海水域辽阔,风向稳定,有利于海浪的形成,多大浪大涌,而以涌为多黄海、渤海海浪 的形成受到区域的限制,以风浪为主 3、温差能 海洋热能是海洋表层和深层水温的温差所具有的能量 4、盐差能 (四)海底矿产资源(四)海底矿产资源 从上所述,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在地理分布上又有利于经济建设我国煤炭资源大多在 北方,水力资源大多在西南,缺少陆地能源的东南沿海地区,恰好有近海石油和海洋能,沿海地区工农 业比较发达,能源消耗量大,可以得到海洋能的弥补 (五)海洋空间资源(五)海洋空间资源 1.围海造田 2.石油平台 3.海上城市、海上机场、海上桥梁、跨海索道 4.海底电缆 5.海底隧道 6.海底仓库 7.人工鱼礁第三节第三节 海海 岸岸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计 32000 多 km其中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 至北仑河口,全长 18000 多 km 一、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一、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一)我国海岸变迁与气候有关 (二)海侵海退,岸线变迁南北有异 二、我国海岸类型、重要港口和岛屿二、我国海岸类型、重要港口和岛屿 海岸轮廓;向东南突出,呈弧形,三个半岛伸向弧外。

(一)海岸类型:(一)海岸类型: 1、基岩海岸:、基岩海岸: 特点 ①岸线曲折,水深湾大,多港湾和半岛 ②岸上地形起伏,岸外岛屿群列 ③无大河与内陆腹地沟通局部地方是平原海岸2、平原海岸:、平原海岸: (1)主要类型: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砂砾质海岸 (2)平原海岸形成原因: (3)特点 ①岸线平直,水浅滩多,缺乏天然港湾 ②岸上地势平坦,岸外多滩与沙洲,无基岩岛屿 ③有大河与内陆腹地相通在河口常有重要海港局部地方为山地丘陵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 (1)珊瑚礁海岸: (2)红树林海岸: (二)主要港口(二)主要港口 海港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港口的码头泊位少,深水泊位尤显不足 ②海港布局不够合理, 滩涂:是海陆之间交界地带,其地貌、沉积、土壤都与潮汐、海浪及泥沙密切关系 (三)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三)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1.海岸带资源的日益短缺,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北方沿海水资源短缺,全国沿海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以及近海 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将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陆源性污染源及海上倾废排放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海岸带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 人民群体的健康。

3.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海岸带资源的浪费 4.由于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旦重大自然灾难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5.人口的趋向海岸带移动,以及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第四节第四节 岛岛 屿屿 我国是一个岛屿众多的国家,大小岛屿约有 5000 多个按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海岛按成因可划分为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三类 1、大陆岛(基岩岛)、大陆岛(基岩岛) 2、冲积岛、冲积岛3、海洋岛、海洋岛 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种 (1)火山岛 (2)珊瑚岛 三、海岛资源评价三、海岛资源评价 海岛及其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港湾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浅海滩涂可 发展海水养殖业海岛港湾众多,优良港址百余处,深水岸线适宜建设港口南海诸岛有些岛礁及其周 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岛礁可作为天然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把岛礁建成钻探、 生产和储藏石油的优良基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