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学习道路交通管理-第10讲 交通组织管理

章**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1MB
约75页
文档ID:182243524
如何学习道路交通管理-第10讲 交通组织管理_第1页
1/75

第十讲第十讲 交通组织管理 【道路交通管理学习课件】【道路交通管理学习课件】 交通组织管理概念 交通组织管理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的道 路交通状况,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工程 技术手段,对交通运行进行规划、调控和 安排的一种管理活动 交通组织管理的对象是交通流,即参与交 通的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 交通组织管理的目的 交通组织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现有路网 的效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 堵,减少交通冲突,节约能源,降低交通 公害,实现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 交通组织管理的分类 (一)按照作用范围划分 1、微观交通组织管理 微观交通组织管理主要指某条路段或单个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任何城市的道路交通 网络,都是由大量单个路段和交叉口组成的,而且交通问题的出现,往往都是从单个 交叉口和路段开始的因此,微观交通组织管理是交通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 2.中观交通组织管理 中观交通组织又称为区域交通组织,主要指涉及某一个区域的交通组织管理区域交 通组织是交通组织管理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3.宏观交通组织管理 宏观交通组织管理指涉及整个城市范围的交通组织管理。

宏观交通组织管理的出台与城 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策、交通规划、管理模式等密切相关例如,城市“禁摩”、 “公交优先”、“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等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均属此 类宏观交通组织管理由于其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较大,一 般由政府出面组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主要的实施工作 (二)按照管理对象划分 交通组织管理按照其管理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机动车交通组织管理、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管理和行人交通组织管理 (三)按照交通流运行状态划分 交通组织管理按照交通流运行状态来划分,可以分为动态交通组织管理和静态交通组织 管理 (四)按照组织管理背景划分 交通组织管理按照其组织管理背景来划分,可以分为常态交通组织管理和非常态交通组 织管理 微观交通组织管理 微观交通组织管理是交通组织管理的基础, 包括交叉口交通组织和路段交通组织两类 要指出的是,路段的交通组织和平面交叉 口的交通组织之间不是孤立的,在制定实 际交通组织方案时,有时往往要将路段和 交叉口综合起来考虑,统筹规划和安排, 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微观交通组织管 理的基本思想 微观交通组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取各 种交通组织手段,对道路交通时空交通资 源进行充分优化,使不同类型、不同方向、 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按所预设的路线, 遵照设定的通行规则,各行其道、互不干 扰、有序高效地通行。

微观交通组织管理的常用手段包括两大类: 即空间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和时间交通组织 优化措施 微观交通组织管 理遵循的原则 微观交通组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要设立交通组织优化区域的通行规则,即明确所有参 与交通的各方各自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通行权” 2、要尽可能将不同类型、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通流 分开,以减少相互冲突,有利安全 3、要保证交通参与者的视野开阔,各种标志标线清晰醒 目,各种通行路线明确 4、导流带的划设或隔离带的布设,应有利于驾驶员识别 行驶方向,对转弯车流,要保证能使车辆逐步减速,为此, 行驶路线的轨迹最好渠化成为缓和曲线的形式 5、各种交通岛应设在行车轨迹最少通过的位置这样, 既可确保合理的行车轨迹,又可减少冲突区域面积,减少 冲突点 微观交通组织优 化要考虑的因素 微观交通组织优化要考虑的因素有: 1.要考虑人的特性 人有习惯性动作:人希望走“自然的”通行路;人受惊后容易引起思想混乱; 人由于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反应并进行判断、决定等需要一定的时间;人有 选择行动方式的能力 2.要考虑交通特性 主要包括:通行能力、交通流的组成、交通流的方向、车辆的大小尺寸与驾 驶员的驾驶特性、车辆的速度特性;在交叉、集中与分散地点的交通流的流 动特性;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特性;行人交通特性;交通事故特性等。

3.要考虑物理特性 主要包括:交叉口的总面积;具有冲突可能性的出入交叉口的交叉角度;视 距;变速区间;车道的坡度、路面的种类及横断面;道路沿线设施的特性及 利用情况;交通控制设施的必要性;导流岛的数量、大小及形状;照明的必 要性及有效性等 4.要考虑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交通组织优化的费用和收益;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制定后对周边居 民、单位、出行及通过性交通所产生的影响等 交通分离 交通分离是指采用科学交通管理手段,把 不同类型、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辆以 及行人和车辆等不同的交通形态在时间或 空间上进行分离,以解决混行交通,达到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目的 交通分离是微观交通组织中最主要的手段 和方法 交通分离的作用 实施交通分离的作用可概括如下: 1、减少各种交通之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 交通畅通性和安全性 2、合理使用现有道路,均衡交通流量; 3、弥补城市道路布局不合理的交通状况; 4、分离疏导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5、缓和道路设施建设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 求之间的矛盾 交通分离的类型 按交通分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物体分离和法规分离两大类 (1)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 空间分离是指针对各种不同的交通形态,在同一道路平面或不同的道路平面,用道路工程设施或交 通管理设施分隔行驶,以减少不同形式的交通流的相互干扰,消灭交通冲突点,保证道路交通的安 全和畅通。

空间分离包括交叉口立体交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各种分割带、步行带、汽车 专用道及封闭次要道路及开辟自行车专用通道等方式空间分离是交通分离最理想的方法,但它的 实施往往要借助于工程手段,因此,尽管它是一种理想的分离措施,但很难在全部道路和交叉口上 实现 时间分离是指在同一道路空间内,让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速度、不同方向的交通形态使用不同的时 间段,以减少道路或交叉口上集中的交通负荷时间分离包括有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客运交通和 货运交通高峰的人为错开、各种带有时间限制的单行、禁行道路和其他交通管理措施等时间分离 对于合理地使用现有道路空间,减少交通阻塞,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的社会效益有着明显 的作用与空间分离相比,时间分离比较易于实施,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某些形式的交通流在一 定时间内的延误和不便这也是为什么采用立体交叉(空间分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大于采用信 号灯控制(时间分离)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原因 另外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分离和空间分离的不同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2)物体分离和法规分离 物体分离是指在道路上通过某种工程设施对交通流进行分离其中又可分为可逾越和不可逾越两种。

前者一般是指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路面交通标志,或者交通指挥信号灯等后者是指一种人为设 置的障碍物,使得车辆和行人不能逾越或很难通过物体分离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较宽的道路和可 以严格分离的路段,在上行和下行车道之间、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进 行隔离中央绿化分隔带、隔离墩、护栏、铁路道口栏都属于这种形式 法规分离是指在道路上没有采用任何物体将交通进行分离如“一块板”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机动 车、非机动车与行人都在同一道路平面内通行这种交通分离主要是通过交通法规中“机动车在中 间行驶,非机动车在右边行驶,行人须靠边行走”等有关内容来实行这种分离虽然在道路上没有 设任何隔离物体,但车辆和行人都必须依法行进,交通管理部门也必须依法管理 交通分离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不同车种的交通分离 (2)不同方向车辆的交通分离 (3)不同车速车辆的交通分离 (4)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的交通分离 不同车种的交通分离 不同车种的交通分离,包括自行车与机动 车的交通分离、公共汽车与小汽车等其他 车辆的交通分离、行人与车辆的交通分离 等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分离,最理想 的方法是各自建立道路交通专用系统或道 路专用线。

公共汽车与小汽车等其他车辆 的交通分离,最好的方法是开辟公共汽车 专用道路,形成单独的公交专用道路或定 时公交道路交通系统 不同方向车辆的交通分离 实践证明,不同方向车辆碰撞时最危险从交通物理学的 角度来看,同方向运行的两车相撞时的危险程度与两车速 度之差成正比,而不同方向运行的两车相撞的危险程度与 两车运行速度绝对值之和成正比如以毁坏程度来讲,后 者与它们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道路等级较高,车速 较快的道路上,必须采用交通分离不同方向车辆的交通 分离可采取以下形式: 设中央隔离带; 设中央隔离护栏; 设中心分离线; 变双向交通为单向交通等 不同车速车辆的交通分离 即在同一方向行驶的车辆,根据其速度的 不同而分别在道路的不同区域行驶的交通 分离方式一般说来,在同一条车道上行 驶的车辆原则上应具有相同的车速,而不 同车速的车辆如果在同一条车道上行驶, 就容易发生阻滞或相互碰撞因此应对不 同车速的车辆进行交通分离一般做法为: 设快速车道和慢速车道,或增设变速车道 动态交通与静态 交通的交通分离 动态交通一般是指行进中的车辆和行人;静态交通则是指 对道路不作相对位移和改变的其他各种物体 对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的分离,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 进行分离。

从空间分离来看,严格限制在道路交通繁忙、道路狭窄的 地段停放各种车辆,堆放各种物品,否则就会影响道路的 安全、畅通和通行能力 从时间分离来看,根据道路的不同使用情况,对动态交通 和静态交通进行合理分离如需要对交通繁忙的路段进行 道路施工时,可利用夜间施工并清理,以保证白天道路的 畅通又如对于缺少停车场的城市,也可利用夜间车流量 少、道路利用率低的特点,安排利用部分道路作为停车场, 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 交通渠化 空间交通组织优化即“交通渠化”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在 道路上采用各种分离措施,使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速度、 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能像渠道内的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 方向和路径有序流动交通渠化是一项费用少,收益大且 效果好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 车速度,缓和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等都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是交通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交通渠化目前已广泛 应用于我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之中 空间交通组织可用交通岛、交通标线、标志、导流带或隔 离带的方法来实现分流,对合理使用道路,提高道路利用 率以及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等方面 起到重要的作用路段与交叉口交通渠化的手段和方法基 本一致。

路段空间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有道路横断面交通组织、车 道宽度设置、行人过街组织和路侧停车组织等 道路横断面交通组织道路横断面交通组织 一般的道路横断面的空间交通组织形式有一块板、两块板、 三块板、四块板等几种形式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结构的变化,非机动车所占的比例迅速 下降为节约用地,提高非机动车的安全性,现在部分道 路采用了改进后的两块板,其最大的特点是非机动车和行 人在同一平面通行如图6-1所示 图6-1 改进后的两块板 路段行人过街组织路段行人过街组织 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发生事故后,是受侵 害的主要对象之一在交通事故中,行人的死亡 率很高据统计,在我国交通事故中,步行交通 方式死亡人数为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5% 左右,行 人在横穿行车道时造成的死亡事故占行人死亡事 故的90% 以上,而且行人在路段上发生事故的比 例大大高于在路口处发生的事故比例这是因为 机动车在路段上的行车速度比在路口处快得多, 行人横路时容易使驾驶人措手不及所以,搞好 路段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尤为重要 路段行人过街交通组织措施 1.设置行人过街指示标志规范 行人横穿行车道的行为,应当以引导为主要注意多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指示 标志,引导行人从过街设施或人行横道处通过。

在道路护栏缺口处必须设立 过街设施指示标志,明确提醒和告知行人不能从护栏缺口处横穿道路如果 行人过街设施指示不明显,行人可以认为没有过街设施,在观察来往车辆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