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国移民历史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27KB
约6页
文档ID:35849665
法国移民历史_第1页
1/6

第一次移民浪潮: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 ,主要来自与法国接壤的中欧、南欧和英国 尽管有法国史学家曾经说过 , “19 世纪中叶以前 ,工业化进程缓慢 ,富裕的农业人口可以 调剂劳力就是说 ,贫困的农村阶级有能力向工业提供所需的人力 ,既然如此 ,就根本不需 要外国劳工了 ”[1](P89)实际上 ,尽管法国的工业化进程缓慢 ,依然需要工业发展所必需的 劳动力 ,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的发达 ,特别是法国独特的财产分割继承制度 ,使得大量的农 村劳动力固守在小块的土地上 ,无法实际转化成为法国工业化发展的工人从法国农村人 口向城市的转移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1806 - 1851 年法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平均每年 有 9 万人 ,1851 - 1872 年年均有 13 万人 ,1872 - 1876 年年均 9. 02 万人 ,1876 - 1881 年年均 16. 4 万人 ,1881 - 1886 年年均 10. 3 万人 ,1886 - 1891 年年均 12 万人 ,1891 - 1896 年年均 11. 6 万人 ,1896 - 1901 年年均 13. 46 万人 ,1901 -1906 年年均 11. 2 万人 ,1906 - 1911 年年均 15. 45 万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虽然有人口流 动 ,但并没有大规模的乡村向城市的移民浪潮[2] (P204)正因为如此 ,有的学者与法国在 19 世纪上半叶不需要移民的观点截然不同 ,认为 , “移民不是始自今日的现象 ,从 19 世 纪上半 叶起 ,法国就开始接受移民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不同” [3] (P139)的确 ,如果我们从 法国 19 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考察 ,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据统计 ,19 世纪初期 ,法国的人口总数是 3 000 万人 ,是西欧的人口大国但由于工业化的发展 ,仍然 需要其他国家劳动力的输入 ,尽管由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够充分、交通不发达等其他社会 因素 ,尚不允许较大规模的移民迁移 ,因此 ,直到 19 世纪 50 年代 ,在法国的外国人只有 30. 93 万人 ,占法国人口总数的 1 % ,其来源地是距离法国最近的国家 ,如英国、德国和意 大利人据统计 ,1830 - 1831 年 ,在法的英国人为 10 -15 万人 ,其次是意大利人、德国人 和比利时人[4]从 19 世纪中叶 ,即法兰西第二帝国以后 ,法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 速 ,以铁路、钢铁、煤炭和纺织为核心的工业化如火如荼。

“城市化 ,特别是巴黎的改建更 是蔚为壮观 ,令人刮目相看 ⋯⋯各路工业大军纷纷挺进 ,法兰西终于跨入了现代国家的行 列 ”[4]与此相适应 ,工业化和城市化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当时的法国 ,从农村进入 城市的人口仅为年均 10 万人左右 ,相对于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日益膨胀的巨大需求 ,几乎是 杯水车薪与此同时 ,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却大幅下滑1851 - 1855 年 ,法国的人 口出生率为 2. 6 % ,而 1896 - 1900 年跌到 2. 1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除 1861 - 1865 年、 1872 - 1875 年为 0. 38 %外 ,有时是 0 %到 - 0. 76 %由于色当战役法国的失败而导致阿尔 萨斯和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 ,法国的人口急剧下降 ,从 1870 年的 3 844 万人 ,锐减到 1872 年的 3 610 万人此后 ,人口总数略有回升 ,到 1876 年达到了 3 690 万人 ,1881 年达到了 3 767 万人 ,一直到 19 世纪末 ,才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3]另外 ,由于法国 “人口增长率放慢 ,不少小 资产阶级子弟不愿干不为人看重的活 ,而希望社会地位有所上升;大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 非熟练工作岗位。

因而 ,外国移民潮特别符合了工业化的发展 ,而法国人自身却应付不了这 种局面 ”[1](P87)面对劳动力短缺的严峻形势 ,法国一方面大力挖掘本国的人力资源 ,不仅 男性实现充分就业 ,而且女性人口的就业率也达到了 40 % ,相当于同期英、德妇女就业率 的 4 倍[5] ;另一方面则面向其他国家在采矿、钢铁、纺织、建筑等法国人不愿意从事的艰 苦行业 ,招收外籍劳工[6]1851 年 ,13 万比利时人来到法国 ,意大利人以 6. 3 万、德国 人以 5. 7 万人紧随其后1876 年比利时人有增无减 ,其数量占全法国外国劳动的 46. 7 %到 1886 年 ,外国人总数达到了 112. 63 万人 ,1891 年为 126 万 ,几乎占其人口总数 的 3 %1901 年意大利人独领风骚 ,在法国的总人数占法国外国人总数的 36.1 % ,超过了 比利时人(28. 7 万) 、西班牙人(10. 5 万) 和德国人(10 万) [4] ,在法国的外国人总数达到了 116 万人二 第二次移民潮:20 世纪初到二战结束 ,以中东欧国家为主要来源地、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20 世纪前 15 年 ,法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量的外籍劳工的加入 ,促进 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男性从 工厂、办公室以及城市、农村的社会经济领域 ,走向了浓火硝烟、英勇搏杀的战场在 1914 - 1918 年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里 ,法国军人阵亡人数超过了 132. 45 万人 ,这些正处于 生殖年龄的青壮年劳动力的死亡 ,不仅对法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工厂关闭、商 业凋零、农业荒芜 ,而且导致法国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大大减少了法国此后人口的出 生数量如果再加上 120 万平民的死亡 ,法国失去人口的总数高达 250 万人 “这是后果 严重的事态 ,这些在出生率异常低的年份里(1914 - 1918)出生的人 ,对以后数代人都要产生 影响 ”[6] (P10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法国的社会经济重建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显 然不可能在法国国内解决 ,于是 ,引进外国劳工又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正如法国史学家所 说: “一方面是战争的巨大损失 ,另一方面重建遭破坏地区和重振经济需要 300 万劳动力 光从内部挖潜力解决不了问题 ,如提高退休年龄 ,增加妇女就业机会都弥补不了这个劳力缺 口 ,外国劳工的涌入于是备受欢迎。

”[1] (P94)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比利时人和德国人纷 纷来到法国 ,加入到法国重建家园的建设中来到 1921 年 ,在法国的外国人超过了 150 万人 ,1926 年为 240 万 ,1931 年达到了 270 万 ,其中意大利人高达 80 万人 ,占当时外 国总人数的 1/ 3 ,西班牙人 35 万 ,比利时人 25 万 ,德国人 7. 2 万 ,外国人占法国当时总 人口的 6. 58 %[7]正当法国的社会经济在外国移民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的 时候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由于法国的迅速战 败 ,法国的军人和平民的伤亡人数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所减少据有关专家统计 ,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法国约有 32 万军事人员阵亡 ,27 万平民(包括 8 万犹太人)被屠杀 ,13 万人死 于战争中的轰炸等军事行动 ,另有 60 万人虽属于“正常死亡”,但与战争造成的饥馑、恐 惧、缺医少药等均有关系[8]在战争年代 ,处于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目的的外国劳工的引进 尽管已经停止了 ,但是 ,法国为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政治难民移居法国提供庇护所的行为 ,却 使大量难民涌入法兰西。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10 多万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白俄罗 斯人被法国所“收容” 30 年代法西斯在德国上台后 ,法国接纳了来自德国及东欧国家的 10 多万犹太人1936 年西班牙爆发内战 ,大批战争难民涌入法国南方 ,3 年后佛朗哥夺取 政权实施法西斯独裁 ,约 50 万西班牙难民进入法国 ,其中大约半数留居法国[6]三 第三次浪潮:从 1945 年到 1973 年 ,先是中南欧移民 ,后被马格里布等非洲移民所取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死亡的军人和平民大约是 150 万人 ,面对日益衰减的人口 ,法国 政府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号召法国妇女在 10 年内为国家生 1 200 万漂亮的娃娃但 问题是 ,即使法国妇女努力生育 ,并保质保量地完成政府预定的目标 ,要使这些娃娃成为国 家建设的劳动力也至少需要 20 年的时间[4]而战后 ,法国亟待重建被战争破坏的社会经 济 ,这就需要大量的现实的劳动力显然 ,这一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通过法国自身的劳动力来 解决于是 ,与德国、英国等其他西欧国家一样 ,法国走向了面对外国招募工人的时代 1945 年法国政府制定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移民法案。

依据这一法案 ,法国政府成立了“国 家移民局”(ONI)专门负责外国劳工的招聘和协调事宜 ,同时成立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士庇 护局”(OFPRA) ,专门负责各类难民的申请和批准事宜为了国家的建设 ,同时考虑到法国 的人口政策及移民的社会一体化任务 , “法国政府拟定了三个层次的移民集团:按照 50∶30∶20 的关系来推动:第一集团 ,包括 Die Benelux - Staaten(荷、比、卢) 、瑞士、斯堪地那维亚、爱尔兰、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第二集团的国家是地中海北部的国家;第三集团 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不期望的移民国家是(Nicht erwunschte) 希腊、亚美 尼亚以及来自于东部的移民和东欧的犹太人 ,后者被看作是非常难以同化的(assimiliertbar) ”[9] (P341 - 342)基于这样的设想和计划 ,法国首先与中南欧及其他有关国家签署了招聘劳 工的协议 ,开始大量引进外国劳工由于“劳动力市场求大于供、再加上多渠道的有效运 作 ,法国的外国移民数不断上升法国移民局的资料显示 ,1946 至 1955 年间 ,法国年均 输入移民 3. 3 万人 ,1956 至 1960 年间 ,上升至年均近 16 万人 ,1961 至 1965 年间 ,再 猛增至年均近 30 万人。

1970 年的年度统计资料显示 ,是年共有 200 万外籍工人及 69 万家属居住在法国” [8]同时 ,法国还通过使外国劳工加入法国国籍的方法 ,减少了统计中 的外国人的数量正如德国 Osnabrueck 大学移民与跨文化研究所(IMIS)著名的移民研究专 家 Bade 教授所说 : “在法国 1955 - 1965 年 ,在官方登记的外国人(Algerier 人不在统计 范围内) ,从 160 万上升到了 230 万 ,在这段时间里有 305 000 人 ,通过加入国籍而从外国 人的统计中消失 ”[9] (P343)实际上 ,在法的外国人的数量正在大幅增长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 ,中南欧国家提 供的劳工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工的需求同时 ,原法国殖民地的马 格里布国家(阿尔及里亚、摩洛哥、突尼斯)相继获得独立于是 ,法国政府于 1963 年与摩 洛哥、突尼斯 ,1965 年与土耳其、南斯拉夫相继签署了引进劳工的合同 “它的后果是摩 洛哥人在法国从 1970 年的 171 000 人 ,上升到 1992 年的 493 000 人 ,为此 ,而成为第 三个大的移民集团 ,位在意大利人之前。

”[9] (P344)另外 ,法国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 ,在引 进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工作多年以后 ,面对外来工作移民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葡萄牙移民男 女比例是 5∶1、阿尔及利亚人是 12∶1、突尼斯和摩洛哥人是 30∶1、波兰人是 20∶1、南斯拉夫人是 40∶1[9] (P344)) 和要求家庭团聚的民权主义运动的高涨 ,法国政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