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清时期的翻译 翻译家林纾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0MB
约21页
文档ID:55183860
明清时期的翻译  翻译家林纾_第1页
1/21

第二节 光宣年间的文学翻译,李婕,文学翻译的繁荣时期:西学东渐 戊戌变法以后 P700,翻译小说的数字两倍于创作小说 四大杂志:《新小说》 梁启超《繍像小说》 xiu四声《日月小说》《小说林》 初次阐述小说的政治价值:严复,夏穗卿 P702 梁启超:“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谴责”小说大量出现:政治压制 社会混沌 P703,日本政治小说,《佳人奇遇》 梁启超译 《经国美谈》 《雪中梅》 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晚清最早对中国作家产生影响的西方小说 : P707 《百年一觉》 《茶花女》《华生包探案》 女翻译家:陈鸿璧 侦探小说 忠实于原著张君默 女诗人 薛绍徽 其夫口述,薛氏笔述 通英文、法文 《八十日环游记》(凡尔纳作品最早的中译本) P709 《月界旅行》:鲁迅译 “译法荒谬” 《蝴蝶生漫游记》: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倡人们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破除迷信 中译西方侦探小说早于日本 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探案 (林纾) 爱伦.坡:侦探小说鼻祖 周作人 译,美国 法国 英国 日本,侦探小说的翻译,一直延续到“五四”前后 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小说要占五百部 二三人(周桂笙、奚若、陈景韩) 庞大的翻译群(林纾) 翻译侦探小说热盛行的原因:1.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P715 2. 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扩大 3.追求惊险好奇的文化心理 4.朦胧的科学意识,光宣时期文学翻译的特点,初期,政治教育意义,情节曲折动人后期,加强文学意识,小说散文,1. 《伊索寓言 》 (林纾 、严复之子) 2. 《天方夜 谭》 (周桂笙、周作人) 3. 印度 4. 日本 (梁启超、鲁迅、林纾) 5. 英国 (跛少年 林纾) 《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6. 法国 (林纾、陈独秀) 《茶花女》 《悲惨世界》 《最后一课》 7. 美国 (林纾、周氏兄弟) 《汤姆叔叔的小屋》 8. 俄国 (周氏兄弟)普希金 格雷洛夫寓言 高尔基 托尔斯泰 9. 其他 (林纾译《堂吉诃德》、周氏兄弟译《皇帝之新衣》),林纾,一、生平 二、作品 三、林译小说特点 四、评价,,一、生平,生辰:1852年 籍贯:福州人 职业:文学家 翻译家 国画家 (晚年常住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并曾任教于北大),林纾故居,林纾绘画,,,,,学 历:举人 (考进士不中 ) 地位:是我国最早翻译西方文 艺作品的人 爱好:能诗善画,喜史记 文章特点:擅叙事抒情,崇尚韩柳,文笔婉约动人翻译特点:1.不懂外文,依靠友人口译,用文言文翻译2.译笔流畅,文字优美,能保持原著的风貌,,擅长:文学 、艺术、哲学 、历史、文字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桐城派 义法 “义”:内容 “法”:条理、形式技巧,幼:嗜书如命, 闲时不忘读书中年:“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 关心世界形势 学 习西方“七上春官,屡试屡败“,二、作品,翻译:40 余种世界名著 《巴黎茶花女遗事》 《鲁滨逊飘流记》 《伊索寓言》 《新天方夜谈》 《黑奴吁天录》十几个国家 几十名作家自著:文集、诗集、小说、笔记、传奇、古文研究著作,三、林译小说特点,1.数量多:二百余种 “译界之王” 2.速度 快 :“耳受手追,声已笔止”3. 古文 4.增补:爱国热诚+文学素养>原作,四、评价,中国新文化 先 驱 “译才并世数严林” 译界之王、译坛泰斗 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 ,开 拓了人们的视野戊戌维新前,进步爱国,针砭时弊思想 后来思想保守,跟他始终主张忠于光绪帝的立场有关,翻译缺陷,坚持使用古文体翻译外国小说,倘若林纾能在翻译创作盛期用白话文翻译小说,将会有更多中文基础薄弱的民众读到外国文学。

——曾朴后期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林纾不懂外文,疵误(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问题,1 文学翻译的繁荣时期是何时?2 谁初次阐释了小说之政治价值?3 “谴责”小说大量出现的原因?4 晚清最早对中国作家产生影响的三部西方小说译作是?5目前所能见到的凡尔纳作品最早的中译本是?6 侦探小说热形成的原因?,答案,1 戊戌变法以后 P700 2 严复,夏穗卿 P7023政治压制 社会混沌 P7034《百年一觉》 《茶花女》《华生包探案》5 《八十日环游记》P7096 P715 (1)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市民阶层文化 需要的扩大(3)追求惊险好奇 的文化 心理(4)朦胧的科学意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