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居民户守夜人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用于购买消费品)生产、交换、消费提供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三:资源配置及资源配置模式•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资源配置:指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狭义的资源配置之注重效率问题,而不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及宏观经济问题等•广义的资源配置: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项内容(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资源配置(狭义)的内容•资源配置的内容(狭义)»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即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组多种可能的产品中究竟生产哪一种产品:或者说,如何将人们不同的需要进行排序,以确定哪种需要能够得到优先满足效率问题资源配置模式•资源配额模式–第一种、市场经济模式: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问题的技能攻击模式–如果不考虑政府,那么在市场经济中参与资源配置的主题是厂商和居民户组成的私人部门其中厂商的行为受利润最大化的趋势,进行采购、生产、销售和投资而居民户根据所提供的要素取得要素收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消费。
市场经济模式•生产什么?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生产多少?按照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数量•如何生产?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为谁生产?谁去得要素收入并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收入就为谁生产(谁有购买需求就为谁生产)资源配置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由政府决定全社会所有与生产和分配相关的计划经济模式•生产什么?政府决定企业生产社会最需要的产品•生产多少?政府根据对需求的预测决定产品的生产数量•如何生产?企业按照计划指令组织生产•为谁生产?政府决定收入如何在各个阶层镜像分配,每个阶层能够取得的产品种类由政府通过计划规定•计划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计划能否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资源配置模式•混合经济模式•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抵消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混合经济中同时存在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以及来自政府的对资源配置的干预混合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是通过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混合经济模式•生产什么?私人部门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公共部门提供私人部门不愿提提供或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生产多少?私人部门按照利润最大的原则决定自身的生产数量。
政府通过干预影响私人部门的决策•如何生产?政府本着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对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和限制,在此基础上私人部门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为谁生产?谁取得要素收入并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收入就为谁生产,但政府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格局•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混合经济模式,但是其资源配置的市场程度不同,或者说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通常认为资源配置的定价主要由市场来完成,而政府主要题哦那个国防等公共产品不直接干预市场中价格形成的机制国家,属于市场经济国家如欧美资源配置(广义)的其他原则•对有限资源的配置无疑是要最求效率的,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佳)表明了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但是,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效率不是评价经济运行的第一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目标有时还不是第一目标!•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讨论资源配置,必须从隐去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个标准---公平:从宏观经济公平原则•公平是指一种价值目标,在不同社会制度来依照不同的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解释,难有客观标准公平自身也有规则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区分。
•在经济学领域讨论公平问题,主要是从收入分配的结果的角度讨论,并以洛仑兹曲线为分析工具,以基尼系统为指标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Page25•吉尼系统如果<0.3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程度比较均匀,比较公平•0.3---0.4之间,表明社会的财富分配差距在拉大,处在可以接受的•0.4是临界点•0.4----0.5差距非常大,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0.5----0.6社会会出现极度的不稳定稳定原则•四大目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次序总会出现周期性波动,20实际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绝大的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国家•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国际稳定原则•稳定物价---在某一时间周期,一般物价水平(社会总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同一定数量的事业同时存在的充分就业不意味着失业率等于零,充分就业的社会也总是存在最低限度的失业现象如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稳定原则Page 26-27•经济增长---指一国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增长均衡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衡量淡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人民生活水平。
靠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不能算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指努力实现一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全部货币收入和支出大体平衡,避免长期的大量顺差或逆差•以上四个好哦哦那个鬼经济稳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之处不可能同时成为宏观经济的目标,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是明智的、可能的选择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是怎么样配置资源的•市场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组成,上次上的卖者与买者独立自主作出生产和消费决策市场上的主题(厂商、据名号、政府)都是理性的“经纪人”,都有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买者形成需求,卖者形成供给需求与供给形成价格体系,价格影响需求与供给市场经济的定价机制•市场是一个价格信号系统–市场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竞争性制度安排价格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主要观点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为代表)–均衡价格论(效用,成本加成法)–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供给与需求曲线•供给、需求、价格、交易数量的表达:价格的形成机制•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价格是一种货币现象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数量以及全部货币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总体来看,价格是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在竞争系统中的博弈3、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行政和愿意的研究》《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Page31-32•在每个参与者最求其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人带来利益,就好象有一只“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整个经济过程一样。
•依据价格机制的分散决策可以合理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自由竞争能够实现效率,任何来自政府的干预都是有害的•私人消费:P=MPB=MPC市场失灵•其核心是“价格信号失真”即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中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真实运动价格失真的原因page33•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指商品的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信号失真的原因Page32•不完全竞争,或竞争失效导致价格信号失真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特殊行业具有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单位平均成本随规模而降低导致价格信号失真的原因•过度竞争•公共物品市场失灵的其他表现Page34•市场的不完全•偏好不合理•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即使在市场经济运行已经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的干预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帕累托最优只是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市场经济中的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是指企业、个人和家庭等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参与者•公共部门:强调社会利益终于个体利益,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其行动不以自身为中心,而是与私人部门一起维护市场的稳定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公共部门制定规则,但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只是凭借其掌握的财政货币等资源,与私人部门一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和资源的配置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 经济职能Page37-39•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以政府为核心的各个部门的经济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公共支出•政府直接提供某些市场不能攻击的产品•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支持–公共收入以政府为核心的各个部门的经济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税收–公共事业的投入,以利于低收入阶层–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以政府为核心的各个部门的经济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研究•古典经济学时代的政府–市场是理想的、高效率的信号系统•萨伊定律: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供给自动的创造自身的需求。
其深层含意是:如果市场可以自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那么政府在市场中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古典经济学时代的政府•政府行为模式:警察+灯塔的“守夜人模式”•政府的核心问题是财政如何实现政府内部的收支平衡问题人民主张“廉价政府”,“量入为出”古典经济学导致大萧条---对政府职能的影响•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29年10月23日,大萧条–1933年,罗斯福新政•社会需求不同,政府投资启动社会需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萧条---对政府职能的影响•政府干预主义的理论依据•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证明萨伊定律的局限性,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