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一曲永恒的歌谣 ——《去年的树》文本解读山西省垣曲县七一小学 宁静摘要: 《去年的树》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精美的童话故事 本文用笔简约,以极其素朴的手法表现了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这个故事是由相处、相别、相寻、相会连缀而成的,情深意浓,却带着些许伤感色彩,寄托了鸟儿对大树的无限深情和留恋,赞美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揭示了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展现了新美南吉的写作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意义空白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关键词:童话 好朋友 友情 道理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优美动人带有淡淡忧伤的童话故事本文用笔简约,以极其素朴的表现手法叙述了发生在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鸟儿的歌唱寒冬来临,树和鸟儿不得不分离,临行相约:来年再聚,一个还想倾听,一个许愿唱歌但第二年春天到来时,树却不知去向鸟儿苦苦寻找她的好朋友树,只看到大树的化身——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这个故事是由相处、相别、相寻、相会连缀而成的。
树与鸟相处的愉悦、欢快本应加深离别的痛苦,而相别时,它们没有痛苦,只有约定,因为它们深信分别是短暂的,明年还会再相见相寻本应是顺利容易的,重归故地,而树却下落不明,鸟儿费尽了周折,四处碰壁,处处落空,这个过程一波三折,最后才问清树的下落相会本应是美好喜悦的,而鸟儿只有哀伤,因为鸟面对的已不是去年的完好的真实的熟悉的树,面对的只是用树的生命点燃的火,此时鸟儿唱的虽是去年的歌,但唱歌的心情,不再是往年的心情了,那真是一首特别的歌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仅有五百余字,却承载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意义空白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它呼唤着世间最美好的情愫,它让我们相信,世间有些东西将超越时空,走向永恒,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比如信赖,比如至死不渝的忠贞……“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这是全文的主旨,直接点名树和鸟儿的关系朴素的语言却为全文的情路奏响了主调,接下去所有的故事都因为好朋友这层关系铺展开来既然是好朋友,他们好到什么程度呢?“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是怎样的画面呢?一个天天唱,一个日日听天天”意味着什么呢?杨柳依依的春天?百花齐放的夏天或是秋风乍起的秋天?是艳阳高照时、阴雨绵绵时抑或是满天乌云时?……一个倾情歌吟,一个百听不厌。
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相依相惜、不离不弃,一起度过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啊!这难道不是一种坚持吗?这对友谊难道不是一种考验吗?如果我们是小鸟,我们会如此坚持吗?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好朋友之间会天天问候、天天交流、天天倾听吗?而这只小鸟做到了,这棵大树做到了他们的可贵就在于保持了这种他们对友情表达的习惯和真诚,彼此友情的增进就源自这份坚持和默契又有谁不为这份温情而感动呢?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继续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寒冷的冬天来临了鸟儿为了生存“必须”离开,回到南方过冬去,一对好朋友不得不分开了生活中有很多不想做却必须做的事情,树和鸟儿这对好朋友也面临了这样的抉择这中间的悲与愁,彼此间的依恋与不舍,恐怕只有真正体验了、付出了真情的树和鸟儿才能够理解对于鸟儿来说,等待她的将是万里征程,孤独、疲惫,也许还会面临各种危险,这注定不是一次轻松的旅程;对于守在原地的树来说,他将在北风呼啸中学会忍耐和坚强,在大雪纷飞中学会忘却思念的痛苦,这注定不是一段欢乐的时光临别时,他们千般嘱咐,万般叮咛,多少鼓励,多少宽慰,胸中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埋藏心底的这份深情。
于是,他们就有了这样的约定——树对鸟儿说: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心灵契约,也是一个温馨的心灵守望在彼此的心里,都以为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分别,冬天就要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树是这样想的,鸟儿也是这样想的他们都在期盼明年春天的再次相聚!于是,树和鸟儿怀着这份期待分别了这两段是临别的对话描写,作者在树和鸟儿的话中各用了一个感叹号,真是把这对好友彼此的呼唤和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指导学生读好鸟儿与树分别时的对话是对两者情深的最好诠释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然而树和鸟儿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他们都坚持忍耐,彼此牵挂,这都源于曾经那个温暖的约定让他们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 终于——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这段话承上启下我们可以想象,鸟儿一路是怎样的欢欣啊!飞啊,飞啊,飞回他的身边去,把最动听的歌声送给他,把沿途最美的风景带给他,把最深的思念带给他然而这一路又是怎样的艰难哪!飞啊,飞啊,飞越千山万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一切都只为再唱歌给他听。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一个“只”字的背后是惊讶、愕然,是急切、担忧,鸟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鸟儿一路追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鸟儿向村子飞去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这些文字留下的背影就是小鸟在寻觅大树的踪影,她问树根、问大门、问女孩,她飞向山谷、飞向村子,飞向一切可能找到大树的地方,这是怎样的寻觅啊!寻觅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如果不是信守约定,怎会有这样的执著寻觅?树在哪里,她也要去哪里尽管经历了长途跋涉,她已经精疲力尽,但她还是奋力展开翅膀,追寻着他的踪迹飞去因为:她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树临别时的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她也依然记得自己的承诺:“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曾经高大挺拔的身影不复存在,鸟儿是多么伤心。
当她一次次询问仍找不见时,该是多么焦急啊当她得知树被“砍到”,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灯火亮着”,一想到这其间的悲惨遭遇,鸟儿的内心如刀绞一般,撕心裂肺然而作者在叙述时没有动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鸟内心的感受,没有我们常用的“焦急”“伤心”“愤怒”等字眼来刻画,只是用最平淡的语言在询问,用最简单的字眼在描述,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此时小鸟内心最深刻的寂寞与痛苦看似平静却不平静,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字字尽显张力与魅力当我们怀着淡淡的忧伤再读文本时,“看树已不是树,看鸟已不是鸟”,我们感受到的更像是难觅的知音,相守的恋人全文没有一个“它”字,树成了“他”,鸟儿成了“她”随着两位主人公性别的赋予,其背后所蕴含之“爱”不免产生多元解读:万物皆变,人事全非,唯一不变的究竟是友谊,是诺言,抑或是爱情?答案恐怕见仁见智但女性色彩的点缀,着实为故事平添了些许柔美与伤感:纵使雪落成泥,树尽成灰,但在不断失去中,寻求“天天”厮守的心依然如故亦如电影《一生一世》剧终的一语道破:只要爱过,就是“一生一世”为什么会这样?新美南吉写这个文本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是为了记忆他生命中的爱情吗?那为什么又要选择入小学课本呢?带着这份疑惑,我走进了新美南吉。
新美南吉在短暂的一生里,曾经失去过很多重要的东西:他的亲哥哥在出生18天后就夭折了;南吉4岁那年,年仅29岁的母亲不幸病故了;新美南吉8岁时,他的叔父也因病去世了,年仅30岁哥哥、母亲、叔父的相继早逝使南吉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不安感和宿命意识1943年3月22日上午8时15分,新美南吉与世长辞,年仅29岁,和他母亲去世时的年龄一样才华横溢的新美南吉就这样离开了我们那么他最终要通过他的作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直到看到这段他在日记中写到的话:“在我的作品里,蕴含着我的天性和远大的理想…… 假如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了解了这些经历后,顿时释然,原来新美南吉在14岁时就对生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树,在他的内心,像个家一样,张开着枝叶保护着幼小的他;这样的鸟,就像树的孩子一样,需要他的呵护与安顿新美南吉从小失去了妈妈,这个家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家,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所以,在这样一个孩子的心里,是很渴望温情与幸福的我还阅读了他的其它童话作品,如《糖块》《白蝴蝶》《狐狸阿权》《花木村和盗贼》《蜗牛的悲哀》《小狐狸借手套》等,都是在平淡的语言中传递着一种美、一种力量:当变故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要抗争……但是当一切已经成为现实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它,并继续乐观的生活。
为此,我引入新美南吉的另一篇作品《白蝴蝶》,让学生阅读欣赏、比较,感受新美南吉的童话创作风格《白蝴蝶》一文中的精彩片段:这束气球里有个很小的红气球,白蝴蝶跟它最好啦!……在走的时候,小红气球说:“再见啦,蝴蝶!”可是,白蝴蝶说:“不,我要跟你走!”白蝴蝶扇动着翅膀,跟在红气球的后边…… “我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蝴蝶,你快回家去吧……”红气球说 “不,我跟着你白蝴蝶说 红气球越飞越高,白蝴蝶也越飞越高往下看去,城市变小了,房子跟玩具积木似的 “别再跟着我了,好蝴蝶,我还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去呢!”红气球说 可是,白蝴蝶还是扇动着翅膀,跟着他走不一会儿,红气球和白蝴蝶都看不见了细读《白蝴蝶》这篇童话,也是有一丝伤感的,小红气球要走了,白蝴蝶扇动着翅膀,跟在气球后边,即使飞不动了,也始终跟随着红气球,这种“相依相随、不离不弃”就是朋友,就是知音,和《去年的树》中表达的情感诸多相似,白蝴蝶像鸟儿一样,红气球像树,鸟儿在不停地追着树,白蝴蝶也永远跟着红气球无论是去年的树,鸟儿,还是白蝴蝶和红气球,都是追求在一起,始终要在一起,这就是永恒!这就是天长地久!这就是甜蜜,伤感而又甜蜜的故事。
当我们阅读了新美南吉的诸多作品后,我们会发现:家乡的自然风土,造就了新美南吉非凡的感受力;特殊的家庭背景,又使得他在作品中对生命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正因为如此,他的文字总会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但这并不是其故事的全部,在忧伤的另一面,他也试图向读者传递生活中的快乐正如故事的结尾这样写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几经周折,鸟儿终于找到了树,但树已不是去年枝繁叶茂的模样,成了即将熄灭的灯火尽管时光流逝,物是人非,鸟儿还是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此刻,鸟儿也许会在心中默默地对树说:“好朋友,我回来了!我又来给你唱歌了!你听到了吗?”不管灯火能不能回答,鸟儿已经用她的行动郑重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我们也不禁被这只重承诺、守信用的鸟儿深深打动这里的两个“看”,意味深长,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个“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看”字,是鸟儿在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火柴点燃的灯火----自己的好朋友时,她睁大眼睛在看,是辨认,是判断,是用心灵在触摸朋友,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看”字,是鸟儿实践了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