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共3课时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7.24KB
约9页
文档ID:27305299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共3课时_第1页
1/9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备课人:德阳市第一小学马小琴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3小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情景图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呢?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笋了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来解决跟竹笋相关的问题出示例4】2、学习例4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 1)理解题意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一”,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 、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 、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法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笋总数,写在除号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1、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2、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分一分、填一填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0+()=()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10+()=()( 1) 、明确要求3) 、交流汇报,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4)、小结3、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3小题( 1) 、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 、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 、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例4: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4)个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12+4=3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六、课后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14页,例5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4〜6小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例5例5、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4) 、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5) 、熊猫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6)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0+4=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把20这个数4个4个地分,可以分成()个420里面有几个4?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来表示?因为“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求能放多少盘?”也是平均分,所以这个算式也用除法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0+4=5被除数除数商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猫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呷咪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应用新知,加深理解1、教材第14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分一分、填一填12个・,每份2个,分成了(12 +() = ()12个・,每份3个,分成了(( )+ ( )= ( )12个・,每份6个,分成了(( )+ ( )= ( )(1)、明确要求3)、交流汇报2、教材第14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份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4)、小结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10 - 5 = 215182856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说出哪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几,说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3、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的第4〜6小题。

1)、练习三第4、5小题第4小题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我们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第 5 小题圈一圈,填一填 24 里面有(4 20 里面有()个5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2) 、练习三第 6 小题写出除法算式6 除以 3 等于 2被除数是 12,除数是 3,商是 428 串葡萄,每 4 串一份,分成了 7 份把 20 个饺子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 个先让学生看清叙述平均分的要求, 再让学生写出算式,: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现在五、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六、课后反思最后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表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例 5、 20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 )盘20被除数除数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综合练习课。

教材P16〜17页练习三的第7〜11小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2、学生举例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二、展开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0小题把下面的圆片平均分并说给同桌听,再写出除法算式••••••••••••::::::(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的第8小题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有6把萝卜,每把5个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9小题按照算式圈一圈10-2=510个海螺15+3=515只纸船(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想的?2、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1小题将口诀补充完整或填出未知乘数二12=20=15(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每个算式或每句口诀该怎样填2)、全班交流汇报3)、这道题给你什么启发?3、学生独立完成16页练习三的第7小题用O摆一摆,再填上得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并评价4、数学知识分享你知道吗?”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一”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同时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