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422《二糖和多糖》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资料文字可编辑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8MB
约44页
文档ID:313579031
化学422《二糖和多糖》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资料文字可编辑_第1页
1/44

一)、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 1、物理性质: _色晶体,_溶于水,_溶于乙醇,甜味_果糖 2、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蔗糖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 二. 蔗糖 麦芽糖 白 易 较难 仅次于 存在: 甘蔗、甜菜含量较多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都是蔗糖 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形成的 演示对比实验: 热水浴 20% 蔗 糖溶液 银氨溶液 热水浴 无现象 蔗糖 + 稀硫酸 热水浴 NaOH 中和酸 银氨溶液 热水浴 产生 银镜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稀硫酸 C12H22O11 + H2O (蔗糖) 水解反应: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蔗糖 C6H12O6 + C6H12O6 C12H22O11 + H2O 稀硫酸 2、化学性质: 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葡萄糖 果糖 (二)、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体) 1、物理性质: _色晶体,_溶于水,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_ _饴糖就是麦芽糖的粗制品 它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

白 易 1/3 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 2、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麦芽糖显还原性,是一种还原性糖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 演示对比实验: 银氨溶液 银氨溶液 热水浴 热水浴 无现象 产生 银镜 热水浴 热水浴 20% 蔗 糖溶液 20% 麦芽糖溶液 无还原性 有还原性 蔗糖: 麦芽糖: 化学性质: 同分异构体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还原性糖 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 葡萄糖) 酸或酶 【注意注意】 1、蔗糖、麦芽糖水解反应: 2、水解产物中醛基的验证: 加入NaOH目的: 中和硫酸,使溶液显碱性,以防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失效 而浓硫酸使糖类脱水,得到黑色的炭 稀硫酸做催化剂; 水解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后, 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 小结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是否含醛基 水解 方程式 二者关系 C12H22O11 C12H22O11 不含醛基 含醛基 互为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H2O 催化剂 C6H12O6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C12H22O11H2O 催化剂 2C6H12O6 葡萄糖 麦芽糖 三、淀粉、纤维素三、淀粉、纤维素(多糖多糖)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比较: (1)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为: (2)但是葡萄糖分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 其中每个葡萄糖单元仍有三个羟基,所以其分子式可写为C6H7O2 ( OH)3n。

(C6H10O5)n 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形成的 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因为它们的n值不同 都是混合物 【小结】高分子化合物都为混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一)淀粉 1淀粉的存在: 淀粉是绿色植物 的产物, 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_和_里 其中_中含淀粉较多 种子 根、块茎 谷类 光合作用 2淀粉的结构 淀粉分子中含有_到_个_单元 即:几百到几千个(C6H10O5) 每个结构单元式量:_ 相对分子质量从_到_ 属于_化合物 几百 几千 单糖 162 几万 几十万 天然有机高分子 3淀粉的物理性质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是淀粉是_色、_味的味的_状物质; _溶于冷水;溶于冷水; 在热水中产生在热水中产生_作用(即食物由生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变熟的过程) 白白 无无 粉末粉末 不不 糊化 4淀粉的化学性质 通常淀粉_还原性 遇_变蓝色 淀粉在催化剂(如 _)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不显 碘 酸 (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酸或酶 (C6H10O5)n 淀粉 淀粉酶 C12H22O11 麦芽糖 麦芽糖酶 C6H12O6 葡萄糖 【思考思考】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 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

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 (淀粉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经过肠壁的吸收,进入血液,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思考思考: :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 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 如何证明水解没有发生? 淀粉液 硫酸 加热 水解液 碘水 现象A NaOH 溶液 中和液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B 现象 结论 现象A 现象B 溶液变蓝 无银镜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 溶液变蓝 有银镜生成 淀粉部分水解 溶液无现象 有银镜生成 淀粉完全水解 5淀粉的用途淀粉的用途 (1)在体内被酶水解呈葡萄糖供给体利用; (2)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 C6H12O6 2C2H5OH +2 CO2 酒化酶 (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酸或酶 淀粉酿酒过程: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 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 乙醇: (二)纤维素 ? 1纤维素的存在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 生成的,在植 物中构成_网络,是植物体的支撑物质。

光合作用 细胞壁 棉花 麻 竹子 麻丝 棉棉花花树树 棉花花苞 棉花 亚亚麻麻 麻 麻丝 桉桉树树 桉桉树树木木材材 竹子 2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的结构 (1)纤维素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分子中含有约_个单糖单元; 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属于_化合物; (3)纤维素结构与淀粉_同,所以性质_差异 几千 几十万至百万 天然高分子 不 有 3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 是_色_ 嗅 _味的具有_状结构的物质; ? 一般_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是纤维素 或 白 无 纤维 不 溶胀 溶解 无 4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1)_还原性 ?(2)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水解 _ (C6H10H5)n + nH2O nC6H12O6 催化剂 不显 困难 纤维素 葡萄糖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纤维素水解已经开始? 取少量反应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煮沸,观察现象如果出现红色沉淀,表明已经开始水解 (3)酯化反应)酯化反应 纤维素分子由_个单糖单元构成,其中,每个单糖单元中含 _个醇羟基,因此,能显示出 _的性质。

发生_反应,生成_ 如:与硝酸反应,生成纤维素硝酸酯(俗名:_ )、纤维素乙酸酯(俗名_) 几千 三 醇 酯化 酯 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 C6H7O2(OH)3n 纤维素的酯化反应纤维素的酯化反应 (C6H7O2) ONO2 ONO2 ONO2 n (C6H7O2) OH OH OH n 3n HNO3 浓硫酸 3nH2O 纤维素硝酸酯或纤维素三硝酸酯(硝酸纤维) 俗称火棉、高氮硝棉、无烟炸药,含N12%以上,易爆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醋酸纤维 不易着火电影胶片的片基、香烟滤嘴不易着火电影胶片的片基、香烟滤嘴 (1).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根据含N量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赛璐珞和喷漆); (2).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 (3).制造黏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5纤维素的用途纤维素的用途(6个方面) 纯棉上衣 麻麻布布 法法国国棉棉麻麻 (4). (4). 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5). (5). 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6). (6). 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利于人的消化 【资料卡片资料卡片】p83 小结小结: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淀粉、纤维素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较 淀粉 纤维素 (C6H10O5)n (C6H10O5)n n值由几百几千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葡萄糖单元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不溶于冷水,热水糊化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一般有机溶剂 十几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百万 1 、不是同分异构体 2、不是同系物 3、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量 相互关系 物理性质 通 式 结 构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 结构特征 化学性质 用途 淀 粉 纤 维 素 无醛基 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 无醛基 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 1.遇碘单质呈蓝色 2.无还原性 3.能水解成葡萄糖 1.无还原性 2.能水解成葡萄糖(比淀粉难) 3.酯化反应 食用 制葡萄糖和酒精 制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 粘胶纤维 造纸 糖类的相互转化: (C6H10O5)n C6H12O6 缩合 C12H22O11 水解 发酵 C2H5OH + CO2 氧化 CO2 + H2O 光合 缩合 水解 糖的概述: ?糖的分类、代表物、特征: 分类 代表物 特征 葡萄糖 不水解,有还原性 蔗 糖 麦芽糖 无还原性,能水解 有还原性,能水解 淀 粉 纤维素 无还原性,能水解 单糖 低聚糖: 二糖 多糖 多糖的定义: 每摩水解能产生多摩单糖的糖类 【科学视野】p84-85 :1.甲壳质 (1)自然界中由乙酰氨基葡萄糖相互结合形成的甲壳质也属于多糖;它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昆虫等外壳的重要成分。

(2)甲壳质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脱去乙酰基生成以氨基葡萄糖作为单体的高聚物壳聚糖壳聚糖可制成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止血海绵等它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代替聚乙烯、聚氯乙烯 乙酰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 HC=O O HCNHCCH3 HCOH HCOH HCOH H2COH HC=O HCNH2 HCOH HCOH HCOH H2COH 玉米核(或称玉米芯)的主要成分是多缩戊糖,与稀硫酸在加热加压下反应,可以制得糠醛;糠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HC CH HC CC=O O 糠醛的结构简式 H 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 ) A.葡萄糖 B.淀粉 C. 纤维素 D.聚氯乙烯 A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 A.同分异构体 B.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 D.多糖类物质 3. 棉花纤 维 素的 平均相 对分子质 量 为 174960,平均每个分子中所含葡萄糖单元的数目为( ) A.1080 B.1800 C.972 D.1000 D A 4、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原因是 A、组成元素不同 B、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同 C、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不相同 D、分子结构不相同 5、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 : 氢氧化钠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氢氧化铜 碘水 氯化钡溶液 A、 B、 C、 D、 6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D都可用(C6H10O5)n 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纤维素不能 AB 7某同学称取9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淀粉溶液 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所加的试剂为:A_B_C_ 2.只加A溶液而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呢? 原因是_ _ 3.当析出2.16g单质沉淀时,淀粉的水解率为: _。

+A溶液 +B溶液 溶液显蓝色 析出单质固体 +D +C 20%H2SO4溶液 NaOH 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