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锦晨****资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26KB
约10页
文档ID:20219686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_第1页
1/10

语文园地六一、课前解析本次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意在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进而掌握学习古诗词的一些方法: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字词、通过想象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词句段运用”先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把握所表达的主要观点,这部分也是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选择最佳乘车路线,意在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日积月累”则要求学生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的大致内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教学目标1.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2. 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3. 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4. 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各指什么三、教学重点1.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2. 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2. 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各指什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土地与人民之间的故事,了解了中国人民对土地的热爱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园地,一起来采撷新的知识一、交流平台1. 回顾经验,交流学习方法1)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诗词中真挚动人的情感、丰富别致的想象、寻味精炼的语言无不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本学期我们又积累了一些优美的古诗词,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预设 1: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预设 2: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 组织交流:从同学们优美的朗读中,老师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词的热爱理解诗意是读好古诗的前提,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又学到了哪些理解古诗的好方法?(板书: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预设 1:理解诗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追问:比如呢?预设:《江南春》这首诗,通过诗题我们知道这首古诗描绘的是江南地区春天的美景预设 2: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预设 3:想象画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2. 梳理方法,组织交流(1) 教师引导:本单元“交流平台”中的学习伙伴也在交流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教材中给出的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己已阅读过的古诗词举例说明。

2) 小组交流讨论3)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引导、总结①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教师点拨: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字词预设 1 : 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时, 通过注释, 我知道了“苔”“畦”“排闼”等字的意思教师点拨:确实,“苔”“畦”“排闼”这几个字,单从字面很难知道他们的意思,进而影响对整句诗句的理解那么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或者是课外接触到的古诗词,想想哪些也是用这种方法来理解的?预设 2: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通过注释,我知道了“别枝”“茅店”“见”等字的意思对我理解“明月别枝惊鹊”“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几句诗帮助很大预设 3:在自学《暮江吟》这首诗时,我发现如果将“瑟瑟”“可怜”“真珠”这些词的现在意思直接放入古诗中,意思是不通顺的通过注释,我知道了这些字词的古代意思,进而帮我疏通了这首诗的意思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用借助注释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词呀!没错, 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字词是学习古诗词最常用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古诗词的学习中能用到这种方法过渡:借助注释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字词,梳理诗意,除了这种方法,学习伙伴还提出了哪种学习方法呢?②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

如,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让我体会到了诗歌的美教师点拨:通过想象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预设:在读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黄河弯弯曲曲,蜿蜒漫长,黄沙万里,大风掀起万丈巨浪,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奔浩浩荡荡的壮观画面带着这样的想象,我更能体会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体会到诗歌的美教师点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象画面是也是学习古诗词常用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读一首古诗,进一步体会想象画面给我们学习古诗带来的好处结合《惠崇春江晚景》,想想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试着展开想象: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预设:通过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绿绿的竹林中掩藏着三三两两的淡粉色桃花,几只无忧无虑的小鸭子在江中玩耍,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的美好景象教师小结:结合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疏通诗意,但想象画面会让我们在品读古诗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③读李商隐的《嫦娥》时,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体会诗中写到的嫦娥在月宫的孤独寂寞,更容易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看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我们学习古诗词有很大帮助。

教师点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预设 1:我在读《浪淘沙》(其一)这首诗时,联系五年级上册课文《牛郎织女》和张骞寻找黄河源头的故事,更好地理解了“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预设 2:学习《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时, 如果了解南朝崇尚佛教的历史,就不难理解诗中蕴含的历史感和朦胧感了,不难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板书: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 传统文化)3. 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老师也发现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字词、通过想象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三种确实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除了这些,你还有哪些理解古诗的好方法呢?预设 1:了解写作背景预设 2:了解诗人经历预设 3:查阅古汉语词典4. 拓展诵读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拓展诵读古诗词,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二、日积月累教师导入:了解文化常识不仅对我们读懂诗歌中的景物人情很有帮助,对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也非常有帮助,你知道哪些与“五”有关的文化常识呢?预设: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黄、青、赤、白、黑五脏:心、肝、脾、肺、肾1. 课件出示“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同桌之间互读、纠音。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谷:稻、麦、黍、菽、稷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彩:黄、青、赤、白、黑2. 指名读,教师随时正音,重点关注学生“行、黍、菽、稷、角、徵”等字的读音3.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结合课前预习,想想“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分别指的是什么?4. 交流反馈,教师适当点拨指导(1) 五行预设:在一年级识字课《金木水火土》中,我认识了“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教师指导:“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曾试图用这五个字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则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2) 五谷预设:五谷就是稻、麦、黍、菽、稷教师指导:“五谷”就是五种谷物,即稻、麦、黍、菽、稷稻”去壳后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麦”一般指“小麦”;“黍”去壳后因其颜色发黄,称为“黄米”;“菽”是豆类的总称;“稷”指谷子,又称粟,去皮后就是我们常见的“小米”所以“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五谷孕育了人类学生对稻、麦比较熟悉,对黍、菽、稷这三种东西比较陌生,相机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3) 五音预设:五音:宫、商、角、徵、羽。

追问:哪位同学对五音有所了解?若没有学生了解五音,教师直接点拨指导教师指导:“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相当于西乐七音阶中的哆(do)、来(re)、咪(mi)、索(sol)、拉(la)4) 五彩预设: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教师指导:“五彩”是黄、青、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也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现在也表示各种颜色5. 学生采取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反复朗读,熟读成诵6. 教师小结: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小小的数字五竟然有这么多常识,请同学们课下自主查阅资料,找到更多用“五”或其他数字来概括事物类别或种类的词语,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三、板书设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 传统文化第二课时词句段运用【课时目标】1. 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2. 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1.回顾方法提问: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呢?预设: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师:这位同学学习的真认真!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便多次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就是通过抓关键句概括出段落内容,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板书:词句段运用) 2.自主学习文本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一共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3. 交流反馈,教师点拨、补充预设:这段话一共有 4 句第一句:种植花草树木能让生活环境更舒适;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为了”一词,“为了”一般说明的是目的,在此说明了种植花草树木的目的第二句:花草树木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 第三句:把花草树木比作“城市之肺”;第四句:花草树木能调节城市空气,降低灰尘污染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关注“因为”,“因为”是解释原因这句话解释花草树木被称为“绿色卫士”和“城市之肺”的原因追问:第二、三句话在这段话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预设:承上启下的作用4. 再读文本,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预设 1:这段话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第一句话说的是种植花草树木的目的;第四句话讲的是花草树木被称为“城市之肺”的原因;第二句话在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句话之所以把花草树木比作“城市之肺”,是因为有这些“绿色卫士”调节城市空气,降低灰尘污染, 还是围绕第二句来写的。

因此,这段话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预设 2: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5. 教师小结:抓关键句是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好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板书: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二、词句段运用:非连续文本-选择乘车路线1. 问题导入:公交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能让出行变得更顺利、便捷同学们应该都有过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吧,谁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注意把乘车时间、路线等情况说清楚预设:我有过乘公交车的经历我每天上学都要乘坐公交车,一般是早晨 7: 30 乘坐 5 路公交车出发,坐两站就到学校门口了,路上不堵车的话只用 10 分钟就可以教师过渡:刚才这位同学分享了自己乘坐公交车的经历,讲的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