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教案]钦差大臣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17页
文档ID:5687992
[语文教案]钦差大臣_第1页
1/17

1钦差大臣文章 来源课件 第 10 课 钦差大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人物个性化的语言2.能力目标:根据剧中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推想故事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俄国官场的腐败 【教学要点】重点:学习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难点:根据剧中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推想故事的发展教学设想】自主、合作、探究,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步骤】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2复习戏剧相关知识导入新课探究】一、作者与作品1.作者简介尼古拉 华西里耶维奇 果戈理(1809~1852) 俄国 19 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生于乌克兰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爱好戏剧、乌克兰歌谣和民间传说1821 年人涅仁中学,接受了民主思想1828 年毕业后在彼得堡谋到小公务员职位,生活贫困,却熟悉了俄国官僚制度和彼得堡生活内幕果戈理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故事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富有幽默感和抒情味 1835 年出版《 密尔格拉得》 ,作家转向现代生活题材,同时创作了《塔拉斯布尔巴》 、 《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揭露了彼得堡生活的矛盾,批判金钱和权势的罪恶,对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

1833 年果戈理开始从事讽刺喜剧的创作1836 年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无情地嘲笑了俄国封建官僚社会的丑态,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的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1842 年果戈理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 ,同时发表中篇小说《外套》和喜剧《婚事》等他以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3的无穷力量他的创作,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自由思想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时,果戈理就被誉为“自然派”的创始者和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2.关于《饮差大臣》《饮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城市,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人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科夫当作“钦差大臣” ,对他百般奉迎,拼命贿赂、拉拢而这位贵族子弟是个纨绔子弟,赌博输光了钱,正躲在旅馆里无计可施于是闹出了种种笑话正当市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钦差大臣” 以为可以到京城去做大官时,传来了真的钦差大臣到达的消息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作品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恶与腐败,反映出俄国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等本质特征。

因此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836 年 4 月,著名讽刺喜剧 《铁差大臣 》首次在彼得堡公演,获得惊人成功, “震撼了整个俄罗斯” (赫尔岑语) ,代表了果戈里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3.写作背景19 世纪的俄国是一个充满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时代,一方面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在拼命地苟延残喘,一方面缓慢但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革命民主主义,使得阴云密布的天空出现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曙光41835 年秋天,果戈理去拜访普希金两人谈了一些文学创作上的问题接着,普希金讲了一个笑话,是他亲身经历的事他说:“两年前,我到喀山一带搜集材料,准备写一部关于普加乔夫的历史著作路过奥伦堡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时,那里的县长听说我是彼得堡去的,把我当作皇上派去的‘钦差大臣’ ,拼命奉承巴结我,还向我行贿想像一下当时他们的丑态吧!我一再声明自己不是什么‘钦差大臣’ ,等他们弄清了真相,对我的态度立刻不同了,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 ” “竟然会有这种事!真可笑 ” “是啊,这样的事也许在我们专制的俄国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说起来,这真是个喜剧素材呢!” “对呀!我马上回去写个剧本,把这种丑恶的事写进去,把官场中的丑态统统揭露出来。

”1835 年底,果戈理根据普希金提供的素材,写成了五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1836 年初开始上演,引起了轰动但却遭到沙皇和官僚们的痛恨,他们写恶毒攻击作者,还威胁要把果戈理流放到西伯利亚果戈理不得不离开俄国,逃亡到意大利二、字词练习1.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钦差 (qīn) 诸位(zhū) 岔子(chà)   憋(biē) 哆嗦(suō) 剥掉 (bāo) 逮捕(dài)   奉告(fèng) 上尉 (wèi) 总督(dū) 肆无忌惮(dàn) 挨穷受苦(ái)官衔(xián) 阉(yān) 时来运转(zhuǎn) 5塌(tā) 爵位(jué) 跺脚(duò) 雄龇(zī) 惩罚(chéng)流氓 (máng) 心窍(qiào) 造谣(yáo) 挑拨(bō) 淑女(shū) 天真无邪(xié) 行辕(xíng yuán)2.词语积累钦差:受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外出处理大事的官吏诸位:敬辞,总称所指的若干人 岔子:岔路,分岔的道路;事故,错误制服:同“制伏” ,指用强力压制使顺从;军警、学生、机关工作人员等穿戴的有统一规定式样的服装 千载难逢:形容机会极为难得。

肆无忌惮:不顾一切,任意妄为 造谣:为了迷惑群众而编造谎言时来运转:时机来到,运气转好形容人的处境由坏变好心窍:指认识、思维的能力(古人以为心脏有窍,能思维)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行辕:即行营鸡犬不宁:形容搅扰得十分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淑女:美好的女子官衔:官员的职位等级的名称 爵位: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三、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1.听录音后,学生分角色朗读2.请画出赫列斯达科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嘲讽6(1)市长蠢得像一匹灰色的用马—……(2)邮政局长长得跟部里看门的朱赫耶夫一模一样,大概也是个坏蛋,好酒贪杯的酒鬼3)慈善医院主任十足像个戴便帽的猪!(4)督学满身是葱臭5)法官略普金一贾普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莫凡东……3.果戈里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刻划了一系列俄国官僚的典型形象,全剧有正面人物吗?讨论并归纳:没有果戈里在喜剧中,不仅揭露了边远小城市的地方官吏,而且揭露了当时俄罗斯整个官僚机构玩忽职守的法官、阴险残忍的慈善医院院长、胆小愚昧的督学、偷拆信件卑鄙低劣的邮局局长,都是栩栩如生的反面人物该剧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质特征。

作者认为剧中正面人物就是“笑” ,就是作者对待现实的那种否定的、讽刺的态度4.试分析一下赫列斯达科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学生讨论并归纳:喜剧中心人物赫列斯达科夫是一个“最无聊的家伙” ,一身沾染彼得堡官僚习气的外省青年轻浮浅薄,爱慕虚荣,自吹自擂,厚颜无耻他的撒谎不仅是出于一时经济的需要,而更是出于一种天性7他被误以为钦差大臣主要是惊慌失措的京城官吏一时被他那种具有官僚习气的气质所震慑赫列斯达科夫的典型意义在于他集中体现了许多人都具有的共同的庸俗特征果戈里指出:“任何人都至少做过一分钟(如果不是数分钟的话)的赫列斯选科夫……灵活的禁卫军军官有时会变成赫列斯达科夫,国家要人有时会变成赫列斯达科夫……”5.剧中人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市长是一个老奸巨猾而又愚蠢贪婪的家伙,果戈理曾经说过:“他是个有其独特性的极其聪明的人;他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很有办事能力,善于灵活地处理问题——一贪污盗窃而不留下丝毫痕迹,实行贿赂而又会向对他来说有危险的人讨好卖乖 ”市长这个人物不是概念的化身,不是简单的漫画,而是活生生的性格和典型,他盲目的自信和可笑的任性,源于他的经历和职业,是其社会地位造成的一种心理疾病。

其出于对上司的恐惧而奉迎、面欺骗,进而以至于愚弄,这都是统治机制的残暴和腐败使然作者把他那欺上媚下,上奉下压的伎俩和贪婪成性,官迷心窍的性格揭露得淋漓尽致,让人开怀大笑之后引发深层次的思考6.上台表演,互相评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8分析结构与写法【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内容,这一节课继续分析课文结构与写法新课探究】一、结构分析课文节选的是这部喜剧的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第八场主要通过念假钦差大臣的一封信,把以市长为首的一群贪官污吏因平时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而急于巴结上司的种种丑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深刻地揭示了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的本质根据情节的发展,第八场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前场人物,邮政局长手持一封拆开的信,匆忙上”至“特略皮奇金先生收” 这一层主要写以市长为首的贪官污吏念信的经过戏剧一开始,第—个出场的人物就是邮政局长,他手持—封已经被拆开的钦差大臣的亲笔信,向大家公布一则消息:“我们当他是钦差大臣的那个官员,原来并不是钦差大臣” ,戏剧一开端就把矛盾摆在读者面前,邮政局长为何私自拆开钦差大臣的亲笔信?钦差大臣为何变成了假钦差?究其原因,原来是邮政局长害怕邮政局出了什么岔子,担心钦差大臣写信报告上司,所以私自拆开信件,发现了原来大家认为的钦差大臣是个假钦差,至此,一场让人啼笑皆非9的闹剧拉开了帷幕。

通过开场的这一细小情节,我们可以分析出邮政局长平时滥用职权,经常私自拆开别人的信件从他“担心钦差大臣报告上司”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平时的工作经常出岔子,工作态度很不认真而市长在不知道信件内容的情况下,仍然处处对钦差大臣表示尊敬所以面对邮政局长说的“鬼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市长翻了脸,不但要逮捕邮政局长,还要把他发配到西伯利亚去可见市长对钦差大臣的尊敬程度然而接下来的一句台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市长的虚伪和做作,他要娶我的女儿,我也快升一品官了” ,可见市长把女儿嫁给钦差大臣的目的是使自己升官发财那种贪婪、虚伪的嘴脸立刻浮现在读者的脑海念信的过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具有极大的讽刺性,作者让那些上当受骗的官员们自己去念骗子大骂这些人的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讽刺效果这一场假钦差虽然没有上场,但他的影子就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一个个达观显贵的身上,在用鞭子抽打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丑态毕露第二层从“真是没想到的祸事”至“不对,是你先那个的” ,这部分主要写了以市长为首的政府官员念信后的反应讽刺和幽默是这部喜剧的最大特色,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作者没有直接揭穿市长和官员们是如何被骗的,而是巧妙地设计了让市长和其他官员们自己来念假钦差骗他们的经过和骂他们的话,使他们当众处于尴尬之中。

赫列斯达可夫对接待他的每个官员都加上了谩骂性的评价,使所有的官僚们气愤至极,羞愧得无容身之地尤其是市长更是当众出丑,当念完信后,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市长,最10开始市长根本不相信这是事实,甚至气愤地说要逮捕邮政局长,可当邮政局长把赫列斯达可夫写给朋友特略皮奇金的信宣读后,他才真正相信自己受骗上当了 “完了,完了,什么都完了!”一连用了三个“完了”形象地反映出市长气急败坏的心情,市长一改先前对钦差大臣卑躬屈膝、极力巴结的态度,开始大骂他是“猪脸,猪脸” 而接下来的台词可以让读者了解到戏剧前面的情节,假钦差诈骗县城的官吏和商人们,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官吏们分别去拜见赫列斯达可夫,用了各种不同的借口送钱给他,法官、慈善医院主任、邮政局长分别借给他三百卢布,地主借给他六十五卢布,这些官员们极力巴结,希望以此来获得这位大官的青睐,确保现有的官职,同时更希望日后在仕途上能多多得到这位大官的提携邮政局长不但借钱给他,还在赫列斯达可夫骗到钱后打算逃之夭夭的时候,特地吩咐每站都必须给他预备三套马车这些官员们趋炎附势、讨好献媚的丑陋形象被果戈理刻画的栩栩如生,其中着墨较多的是受骗上当最大的市长,他捶着自己的前额,气急败坏地叫道:“我怎么晕了头?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