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咖啡公司定价策略(参考)

陈****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5.79KB
约52页
文档ID:274257453
咖啡公司定价策略(参考)_第1页
1/52

咖啡公司定价策略目录第一章 定价策略 3一、 成本导向定价法 3二、 竞争导向定价法 5三、 地区定价策略 7四、 差别定价策略 10五、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11六、 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意义 13七、 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 18八、 市场营销的含义 19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26一、 项目承办单位 26二、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7三、 项目建设选址 28四、 建筑物建设规模 29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9六、 资金筹措方案 29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30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30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 32一、 公司简介 32二、 核心人员介绍 32第四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 34一、 项目风险分析 34二、 项目风险对策 36第五章 SWOT分析 39一、 优势分析(S) 39二、 劣势分析(W) 41三、 机会分析(O) 41四、 威胁分析(T) 43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 51一、 人力资源配置 51二、 员工技能培训 51第一章 定价策略一、 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两种具体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用一)成本加成定价法所谓成本加成定价,是指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制定销售价格。

加成的含义就是一定比率的利润与成本加成定价的方法类似,零售企业往往以售价为基础进行加成定价其加成率的衡量方法有两种:(1)用零售价格来衡量,即加成(毛利)率=毛利(加成)/售价2)用进货成本来衡量,即加成率=毛利(加成)/进货成本将一个固定的、惯例化的加成加在成本上,这样定价从逻辑上是否行得通?回答是否定的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任何忽略现行价格弹性的定价方法都难以确保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无论是长期利润还是短期利润需求弹性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因而,最适加成也应随之调整最适加成与价格弹性成反比如果某品牌的价格弹性高,最适加成就应相对低些;价格弹性低,最适加成应相对高些;价格弹性保持不变时,加成也应保持相对稳定成本加成定价法之所以受到企业界欢迎,主要是由于:(1)成本的不确定性一般比需求小将价格盯住单位成本,可以大大简化企业定价程序,而不必根据需求情况的瞬息万变而作调整2)只要行业中所有企业都采取这种定价方法,则价格在成本与加成相似的情况下也大致相似,价格竞争也会因此减至最低限度3)许多人感到成本加成法对买方和卖方都比较公平当买方需求强烈时,卖方不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谋取额外利益而仍能获得公平的投资报酬。

二)增量分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是否有增量利润增量利润等于接受新任务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此定价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共同点是都以成本为基础,不同之点是前者以全部成本为基础,后者则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的基础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或价格高于变动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在企业经营中,增量分析定价法大致适用于三种情况1)企业是否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为了进一步挖掘富余的生产能力,需要决定要不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接受新任务不用追加固定成本,只要增加变动成本即可,所以新任务的定价就以变动成本为基础条件是接受新任务不会影响原来任务的正常销售2)为减少亏损,企业可以降价争取更多任务市场不景气,企业任务很少,这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求生存,即力求少亏一点它可以通过削价争取多揽一些任务,这样可以少亏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定价决策就要使用增量分析定价法3)企业生产互相替代或互补的几种产品其中一种变动价格,会影响到其他有关产,品的需求量,因而价格的决策不能孤立地只考虑一种产品的效益,而应考虑对几种产品的综合效益,这时也宜采用增量分析定价法三)目标定价法目标定价法是指根据估计的总销售收入(销售额)和估计的产量(销售量)来制定价格。

这种定价法有一个主要缺陷,即企业以估计的销售量求出价格,而价格恰恰是影响销售量的重要因素二、 竞争导向定价法通常有两种方法,即随行就市定价法和投标定价法一)随行就市定价法指企业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定价在以下情况下,往往采取这种定价方法:(1)难以估算成本2)企业打算与同行和平共处3)如果另行定价,很难了解购买者和竞争者对本企业的价格的反应不论是在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寡头竞争市场,随行就市定价都是同质产品市场惯用的定价方法在完全竞争市场,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定价时,实际上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只能按照行业现行价格定价某企业如果价格定得高于时价,产品就卖不出去;如果价格定得低于时价,也会遭到降价竞销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也倾向于和竞争对手要价相同因为这种条件下,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彼此十分了解;购买者对市场行情也熟悉,如果价格稍有差异,就会转向价格低的企业所以按照现行价格水平,在寡头竞争的需求曲线上有一个转折点某公司价格定得高于这个转折点,需求就会相应减少,因为其他公司不会随之提价(需求缺乏弹性);如果某公司将价格定得低于转折点,需求也不会相应增加,因为其他公司也可能降价(需求有弹性)。

总之,当需求有弹性时,一个寡头企业不能通过提价而获利;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一个寡头企业也不能通过降价而获利在异质产品市场上,企业有较大的自由度决定其价格产品差异化使购买者对价格差异不甚敏感企业相对于竞争者总要确定自己的适当位置,或充当高价企业角色,或充当中价企业角色,或充当低价企业角色企业要在定价方面有别于竞争者,其产品策略及市场营销方案也应尽量与之相适应,以应对竞争者可能的价格竞争二)投标定价法采购机构刊登广告或发函说明拟购品种、规格、数量等的具体要求,邀请供应商在规定的期限内投标采购机构在规定日期开标,一般选择报价最低、最有利的供应商成交,签订采购合同供货企业如果想做这笔业务,就要在规定期限内填写标单,填明可供商品名称、品种、规格、价格、数量、交货日期等,密封送达招标人投标价格根据对竞争者报价的估计制定,而不是按供货企业自己的成本费用,目的在于赢得合同,所以一般低于对手报价然而,企业不能将报价定得过低确切地讲,不能将报价定得低于边际成本,以免使经营状况恶化但是,报价远远高出边际成本,虽然潜在利润可能增加,又会减少取得合同的机会三、 地区定价策略一般地说,一个企业的产品不仅卖给当地,同时也可能卖到外地。

卖给外地顾客,要把产品从产地运到顾客所在地,需要花费装运所谓地区性定价策略就是决定:卖给不同地区(包括当地和外地)的顾客,是分别制定不同价格还是相同价格,也就是说是否制定地区差价一)FOB原产地定价FOB原产地定价就是顾客(买方)按照厂价购买某种产品,企业(卖方)负责将这种产品运到产地某种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船舶、飞机等)上交货交货后从产地到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概由顾客承担这样定价对企业的不利之处是远地顾客可能不愿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转而购买其附近企业的产品二)统一交货定价这种形式和前者相反所谓统一交货定价,就是企业卖给不同地区顾客,按照相同的厂价加相同的运费(按平均运费计算)定价不同地区的顾客不论远近,实行一个价格这种定价又叫邮资定价三)分区定价这种形式介于前面二者之间企业把整个市场(或某些地区)分为若干价格区,卖给不同价格区顾客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地区价格距离较远的价格区定价较高,较近的价格区定得较低,同一价格区范围实行统一价格采用分区定价存在的问题:(1)即使在同一价格区,也有的顾客距离较近,有的距离企业较远前者就会感觉不合算2)处在两个相邻价格区边界上的顾客,相距不远,但要按不同价格购买同一产品。

四)基点定价所谓基点定价,是企业选定某些城市作为定价基点,然后按一定的厂价加从基点城市到顾客所在地的运费定价,而不管货物实际是从哪个城市起运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灵活性,选定多个基点城市,按照离顾客最近的基点计算运费基点定价的产品价格结构缺乏弹性,竞争者不易进入,利于避免价格竞争顾客可在任何基点购买,企业也可将产品推向较远市场,有利于市场扩展基点定价方式比较适合下列情况1)产品运费成本所占比重较大2)企业产品市场范围大,许多地方有生产点生产3)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小五)运费免收定价企业负担全部或部分运费有些企业认为如果生意扩大,平均成本就会降低,足以抵偿这些开支运费免收定价可使企业加深市场渗透,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站住脚四、 差别定价策略所谓差别定价或需求差异定价,是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一)差别定价的主要形式1、顾客差别定价即企业按不同的价格把同一产品或服务卖给不同顾客例如,某汽车经销商按照价目表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较低价格把同一种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差别价格表明,顾客的需求强度和商品知识有所不同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不同型号或形式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价格,但是不同型号或形式产品的价格差额和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并不成比例。

3、产品地点差别定价企业对处在不同位置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价格,即使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没有任何差异例如剧院,不同座位票价有所不同,因为人们对不同座位偏好不同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分别制定不同价格例如,电信服务、电力供应在一天中某些时段、周末和平常收费不同二)差别定价的适用条件(1)市场必须可以细分,而且各个细分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2)以较低价格购买的顾客,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产品转卖3)竞争者不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的市场上低价竞销4)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超过因实行差别价格得到的额外收入,否则得不偿失5)差别价格不会引起顾客反感,放弃购买6)差别价格的形式不违法五、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传统研究法1、产品研究法产品研究法即对产品(商品),如农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的营销问题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其优点是具体实用,缺点是有许多共同的方面造成重复这一方法的研究结果形成了各大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学,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学2、机构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即对分销系统的各个环节(机构),如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研究的方法。

侧重分析研究流通过程的这些环节或层次的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结果形成了批发学、零售学等3、职能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即研究市场营销的各类职能以及在执行这些职能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将营销功能划分为交换职能、供给职能和便利职能三大类,并将之细分为购、销、运、存、金融、信息等内容,分别和综合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西方学术界颇为流行二)历史研究法这是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分析市场营销的含义及其变化,工商企业100多年来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过程,零售机构的生命周期现象等,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性市场营销学者一般都重视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过程,但不把它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三)管理研究法这是战后西方营销学者和企业界采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从管理决策角度研究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框架是:将企业营销决策分为目标市场和营销组合两大部分,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其“不可控变数”即市场环境因素的要求,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企业可控因素),进行合理的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营销组合决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