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校自招真题解析-物理卷 纵观去年的四校自招题,大部分题目集中在力学大部分题目集中在力学(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运动 学(多物体)、电学(电压串并联、电流表)部分 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运动 学(多物体)、电学(电压串并联、电流表)部分,而对于光学、声学及热学的考察较少,一般是各 一道题,华二和上中各有一题对于杠杆平衡的考查不难看出,就物理而言,自招考试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选拔更好的适合高中物理体系的有高中物理逻辑的中学生,考题还在侧重在初高衔接知识 自招考试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选拔更好的适合高中物理体系的有高中物理逻辑的中学生,考题还在侧重在初高衔接知识,或者 说是在高一物理体系中占更大比例的,同样是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板块,如运动学和力学及两者之间 的相互关系——牛顿运动定律 如运动学和力学及两者之间 的相互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着重考查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以及运动学的参考系选择能力受力分析能力以及运动学的参考系选择能力 因此,让高中老师带你一起分析分析,自招考试,需要你作为一个准高中生具有哪些的物理素养吧 考点一:受力分析 考点一:受力分析 【复旦附中】 一斜面长【复旦附中】 一斜面长10米,高米,高1米,一重米,一重100牛的物块恰好能沿此斜面匀速向下滑动,若以平行于 斜面的力 牛的物块恰好能沿此斜面匀速向下滑动,若以平行于 斜面的力F将此物块匀速推上斜面,则将此物块匀速推上斜面,则=F________________N。
【答案】20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sinGf,当物体在力 F 作 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有 1 sin2sin2 10020 10 FfGGN 【交大附中】 压在墙上的小木块匀速下滑求这个小木块受到几个力 【交大附中】 压在墙上的小木块匀速下滑求这个小木块受到几个力 【答案】 小物块受四个力作用 【解析】 同上题,考查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受力假设物体重 6N,用 F=10N 的力将物体压在小木块,小木块匀速下滑,其受力图像如下图所示 【点评总结】对于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是高中对学生的基本物理涵养要求,而对于受力分析,高中阶 段我们总结了受力分析四步法,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实现,就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①选取受力研究对象 ②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结合物理情景,依次受力分析其中弹力包括初中 阶段讲过的支持力、压力、绳杆拉力推力、液体对物体浮力等,是按照力的产生条件分 类的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是高一阶段我们唯一会接触的三大性质力 ③建立坐标系(一般是沿运动方向建立 X 轴,垂直运动方向建立 Y 轴) ④分别对于两个方向列受力平衡式。
2 考点二.漂浮物体受力分析题 考点二.漂浮物体受力分析题 【复旦附中】 【复旦附中】 如图所示,试管如图所示,试管A漂浮在水面上,试管漂浮在水面上,试管B悬浮在水中,试管悬浮在水中,试管A与试管与试管B都封闭有一定 量的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都封闭有一定 量的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试管将试管A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A不会回到原来位置不会回到原来位置 B. 将试管将试管A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A会回到原来位置会回到原来位置 C. 将试管将试管B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B会回到原来位置会回到原来位置 D. 将试管将试管B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B会回到原来位置会回到原来位置 【答案】B 【解析】根据初中知识,此题课这么解析:A 试管:设试管中空气的压强为P,大气压强为 0 P,试管 中水面到容器中水面的距离为h,试管重为G,顶部的面积为S,则试管受到内部空气对它 向上的压力, 其大小为FPS, 大气对它向下的压力为 00 FPS, 试管静止时, 0 FGF, 即 0 PSGPS,解得: 0 /PPG S,所以P不变,由于Pgh,可知h不变,则V排 不变,试管所示浮力不变,不管上提、下压,放手后,试管还会回到原来位置,A 错 B 对; B 试管:上提时,试管内空气柱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气体体积增大,即V排增大,所 示浮力增大,所以放手后会上浮;下压时,相反会下沉,C、D 错。
从高中物理的角度而言,实际上若讲 A 试管提升或下压一小段距离,其会将做一个在原 来平衡位置附近的上下振动的运动讲 A 和其中的空气看做一个整体,可发现其受大气向下 的压力和重力,以及水向上的力,并且受力平衡,有 0 gGhSPS 水 ,若将其向上提一小 段距离h,则其受到水向上的力变小了g h 水 ,则其合力为向下的g h 水 ,即其所受力 大小与其偏离原来平衡位置距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由高中知识我们可判断在满足这 种关系的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做一个在平衡位置附近的上下振动的简谐振动然后由于各种 能量损耗原因,最后会停在平衡位置 【 华师二 附】 某食盐 溶液的 密度随 深度【 华师二 附】 某食盐 溶液的 密度随 深度h变 化而 变化, 其变 化规律 为变 化而 变化, 其变 化规律 为 0 kh,式中,式中 33 0 1.0 10/kg m为了求出式中的为了求出式中的k值,现向溶液中投入两只用一根细线系在一 起的小球 值,现向溶液中投入两只用一根细线系在一 起的小球A和和B,每个球的体积为,每个球的体积为 3 1Vcm,其质量分别为,其质量分别为1.2 A mg和和1.4 B mg。
当将小球 当将小球A置于水下,球心距水面的距离为置于水下,球心距水面的距离为0.25m时,时,A、、B两个球在溶液中均处于 静止,且线是拉紧的,两球心的距离为 两个球在溶液中均处于 静止,且线是拉紧的,两球心的距离为10cm试求k值的大小值的大小 【答案】 34 1.0 10/kg m 【解析】对 AB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1 : A A m gTgV 2 : B B m ggVT,其中 3 12 ,分别是 AB 所处深度溶液的密度, 1020 (1)(1) AB khkh,联立几式可以 得到 34 1.0 10/kkg m,或者可以采用高中物理中的整体法,以 AB 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 分析 12 : AB ABm gm ggVgV整体整体法也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将几个物 体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物体之间的内力内力不用分析,这样会减小题目需要处理 的物理量的数量,在有些情景中,整体法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点评总结】浮力作为初中力学部分较难的一块,一直是自招考试的必出题,而在某些情景中,漂浮 物体的受力,容易造成分析力少力或者多力,所以作为高一重点的受力分析四步法,可 以作为初高衔接内容,同学们可以提前学起来,对于复杂物理情景中的受力分析有莫大 帮助。
另外,浮力在高中阶段我们将其根据力的产生原理分为弹力的一种 考点三.运动学(换系法) 考点三.运动学(换系法) 【复旦附中】 下雨了如果忘了带伞又必须在雨中行走,是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美国【复旦附中】 下雨了如果忘了带伞又必须在雨中行走,是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美国 Discovery 探索频道的节目《流言终结者》中,两位实验专家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的结论是跑步 比走路淋雨多但节目中也提及美国北卡罗来州的两名气象学家曾做过这个实验,得 到结果却是跑步比走路淋的雨少 探索频道的节目《流言终结者》中,两位实验专家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的结论是跑步 比走路淋雨多但节目中也提及美国北卡罗来州的两名气象学家曾做过这个实验,得 到结果却是跑步比走路淋的雨少40%同样的问题的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同样的问题的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让我们建立如下物理模型,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建立如下物理模型,讨论这个问题 淋雨量问题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单位体积降雨量淋雨量问题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单位体积降雨量,竖直雨速,竖直雨速v雨,水平风速,水平风速v风,人 的行走速度 ,人 的行走速度v人(当跑步时,当跑步时,v人比较大比较大),行走的直线距离,行走的直线距离 1 L和人的淋浴面积。
人可简化 为一个长方体模型,如图所示,可能被淋到的面为: 和人的淋浴面积人可简化 为一个长方体模型,如图所示,可能被淋到的面为:SS正 顶, (代表人的正面代表人的正面),,S背 若以上条件均已知,则若以上条件均已知,则 (1) 在无风的情况下,即在无风的情况下,即=0v风,人在雨中行走或跑步,,人在雨中行走或跑步,SS正 顶, ,,S背三个面中,哪个 面的淋雨为 三个面中,哪个 面的淋雨为0?? (2) 请写出无风时,淋雨量不为请写出无风时,淋雨量不为0的各面的淋雨量的表达式由此,在无风的情况,是 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 的各面的淋雨量的表达式由此,在无风的情况,是 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 (3) 若有风,且背面有风,求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并写出总淋雨量的表达式, 说明是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 若有风,且背面有风,求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并写出总淋雨量的表达式, 说明是走还是跑才能被雨少淋 【答案】(1)S背 (2) 1 1 S L L Sv v Q Q 正正 上上雨 人 因此跑的才能被雨少淋 4 (3) 22 wind vvv 雨 11 1 11 LL SvS(v -v ) vv vv L Svv =v v LL SvS(v -v ) vv vv Q 上雨正人雨人雨 人人 上雨人雨 人 上雨正雨人人雨 人人 【解析】 此题属于建立模型题目,多物体运动,比较复杂,关键是要搞清楚,雨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和 相对于人的速度的区别。
以人为参考系有: 淋浴量=淋浴面积*淋浴时间* 雨相对于人的速度, 不管有风没风, 人走完 L1的时间就是 1 L v人 , 因此人的淋浴时间是固定的而对于不同表面,雨相对于人的速度应该是垂直于此表面的速 相对速度,对于顶面而言,雨相对于人的速度就是v雨,不管有风没风,所以人顶部淋到的 雨量是 1 L Sv v 上雨 人 保持不变而对于正面和背面,当无风时,雨相对人的速度就是v人且是 垂直于正面,所以正面淋到的雨量就是 1 1 L SvS L v 正人正 人 而当有风时,就得考虑风速 和人速的大小关系,当风从背后吹来,当风速小于人速时,雨相对人的速度是向后的,即打 在正面,相对速度为v -v 人雨,所以正面的淋浴量为 1 L QS(v -v ) v 正正人雨 人 ;当风速大于人 速时,雨相对人的速度向前,即从背后打来,相对速度为v -v 雨人,所以背面的淋浴量为 1 L QS(v -v ) v 背正雨人 人 ;而当风速等于人速时,雨相对人在水平方向是同步运动的,所以 正面和背面均没有淋雨 所以有风从背面吹来时, 当人速越接近于风速, 则总的淋浴量越少 【上海中学】 有一列士兵过隧道,每个士兵间隔【上海中学】 有一列士兵过隧道,每个士兵间隔1m。
士兵甲从隧道口行至出口时,长官命令他快走 回入口其间甲共遇到 士兵甲从隧道口行至出口时,长官命令他快走 回入口其间甲共遇到301名士兵(起始能见士兵计入其中)然后再匀速跑至出口, 其间遇到 名士兵(起始能见士兵计入其中)然后再匀速跑至出口, 其间遇到151名士兵则甲跑步速度是其快走速度的________倍隧道全长________ 米已知甲跑步速度为队伍速度的 名士兵则甲跑步速度是其快走速度的________倍隧道全长________ 米已知甲跑步速度为队伍速度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