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5.3讲--效率工资理论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9MB
约13页
文档ID:58613642
第15.3讲--效率工资理论_第1页
1/13

第15讲 工资、寻找工作与劳动市场中的匹配,工商管理学院主讲人:xyz,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概述效率工资理论所需要探究的是工资率水平跟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这是主流宏观理论为了解释工资刚性而提出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是一种有关失业的劳动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员工的生产力与其所获得的报酬(主要是指薪资报酬但亦能轻易地推广到非金钱报酬)呈正向关系,是为了解释非自愿性失业现象所发展出来的相关模型的通称定性的讲,效率工资指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留工资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定量的讲,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确定雇佣工人的工资,当工资对效率的弹性为1时,称它为效率工资此时工资增加1%,劳动效率也提高1%,在这个水平上,产品的劳动成本最低,即效率工资是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最小处的工资水平,它保证了总劳动成本最低 事实证明,效率工资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利器,它可以相对提高员工努力工作、对企业忠诚的个人效用,提高员工偷懒的成本,具有激励和约束双重功效,采用效率工资制度有助于解决企业的监控困难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一、效率工资的潜在理由1986年凯茨(L.Katz)对效率工资理论进行假定:企业对工人较高的工资,尽管有成本,但也会带来利润。

高工资至少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好处:(1) 工资影响营养高的工资会提高职工的食品消费,从而有更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而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解释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2) 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而且,雇员必定自我决定是否努力工作雇员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并有被抓解雇的风险这里引起了工人的道德风险企业可以通过高工资减少工人的道德风险,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进而提高工人效率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理论) (3) 企业支付较高的工资可以带来劳动力质量的良性提高这也是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因为,能力较高的工人往往会“待价而沽”,会持较高的“保留工资”,当企业提高高薪时,这些有能力的人就去应聘,这样,申请工人的人财库的平均水平就会上升,录用的人的平均素质当然也会跟着上升,最后提高企业的效率4) 高工资减少了劳动的流动性高薪会培养起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从而激发出工人的积极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减少了离职的频率,从而减少了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费用反之,低工资与差待遇是产生工人抱怨、怠工甚至罢工的根源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二、基本模型1.假定假定有N家企业,企业之间是相同的,企业都是竞争性企业。

每一家企业购追求利润极大化利润公式为企业的产出Y由下列生产函数决定Y=F(e L) F′(·) ﹥0 (15.7) F″(·) ﹤0,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公式(15.7)省略掉了决定产出Y的其他生产要素,并假定努力程度e与劳动人数的乘积决定产量再假定,工资是决定工人努力程度e的惟一变量即 e=e(w) , e′(·) ﹥0 (15.8)最后,假定社会上可供的劳动力人数是固定的,为 , 劳动供应完全无弹性2.模型的分析代表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max { F (e (w) L)-w L } (15.9) 如果劳动市场上存在失业,则企业完全可以用公式(15.9)来决定工资,解(15.9)式所概括的极大化问题就无约束条件;反之,若劳动市场上无失业或出现劳动力短缺,则企业在解(15.9)式会面临约束条件,即其工资不得低于别的企业所支付的工资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当企业不面临约束条件是,由 ,关于L与w的一阶条件分别为F′(e (w) L) e(w) - w=0 (15.10) F′(e (w) L) L e′(w) - L=0 (15.11) 从(15.10)式中得到F′(e (w) L)= (15.12) 把(15.12)式代入(15.11)式,并除以L,可得(15.13) (15.13)式说明,当企业在最优时,工人努力程度对工资的弹性等于1 。

15.13)式的经济含义值得分析什么叫企业最优?最优意味着为了获得一单位工人的努力水平,企业支付的工资最低,即 会最高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弹性为1,说明每单位工资在边际上所获得的平均努力程度正好等于工资带来的边际程度e′(w) ,因此,增加工资所造成的边际效果不会影响工资产生的平均努力程度,这意味着工资产生的平均努力程度即不会上升,又不会下降反过来说,这就是指努力所要求的工资成本最低所以,企业达到最优用图表表达公式(15.13),如下图: 图15.9 效率工资的决定在图15.9中,当工资带来边际努力水平e′(w) 等于工资产出的平均时,记为 ,就定了下来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通过效率工资的简单模型得出几点结论:(1) 该模型说明了失业是可以出现的为什么?因为 是完全由企业自身决定的(在存在失业的条件下),而且企业并无动力去进一步减低工资增加就业事实上,如我们假定( )为满足(15.13)式的工资与单位企业就业量,那么整个社会就业量 ,如 ,社会存在( )的失业。

2) 该模型既然说明企业在面临失业时其最优工资水平 是不反映压力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对劳动需求下降时,工资水平并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视野率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效率工资”给出了“工资刚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三、更一般的模型 1. 模型形式更一般的模型是对 e=e(w) , e′(·)﹥0 (15.8) 式的推广,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15.14)这里, 是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u 指失业率模型的假设是(15.15)这里, 表示对第 i 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因为简单模型式(15.8―15.9)中的其他假定不变,所以,一般模型的一阶条件可以写成(15.16) (15.17),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2.举例萨莫斯(L.Summers,1988)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关于效率工资的一般模型的一个具体例子假定努力程度是由下式给出:(15.18)这里 ,00x表示对劳动市场条件的测度, β 表示努力对于增加工资的弹性。

其含义是:(1) 如果b=1,x就等于别的企业付的工资乘以就业率,即x代表你辞职现有企业的工作之后可以获得的工资待遇2) 如果b1,说明工人害怕失业,x指会对别的企业付的工资 打较大的折扣所以,x值实质是工人在现有企业中就业的机会成本x高,说明劳动市场条件好;x低,说明劳动市场条件差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从式(15.18),可以求出努力程度e对于工资w的弹性 ,当弹性 时就有(15.20)从(15.20)式可以解出(15.21)由于当β值很小时,即 ,说明企业有动 力给予在职职工某一个高于现存劳动市场上工作待遇的工资升水但市场完全均衡时,应该有 ,从而,由式(15.21)可知 (15.22) 即 (15.23)称上式为均衡失业率公式,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对(15.23)式作经济分析,如下:(1) 如果 ,则 ,说明企业在失业率小于均衡失业率是会对在职工人提高一点待遇,使 。

2) 如果 ,则 ,说明企业在失业率大于均衡失业率是会对在职工人压低工资,使 那么,当 时,均衡的努力程度为多高呢?把 代入(15.18) ,则均衡努力水平 为(15.24),第三节 效率工资理论,从以上分析,至少得到以下两个结论:(1) (15.23)式告诉我们,均衡失业率只取决于努力程度函数的两个参数β、b,生产函数与均衡失业率的决定过程无关2) (15.23)式告诉我们, β上升可以引起均衡失业率的上升当β=0.01,b=1时,价格失业率为6%谢谢大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