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知识要点和问题一、礼貌显魅力1.礼貌是尊重(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谢谢”的魅力(1)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礼貌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一声得体的“谢谢”,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2)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就会增进人们的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愉快3)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二、礼仪展风采3.因礼仪而优雅(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2)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权各不相同的3)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4)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4.社交礼仪ABC(1)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2)社交礼仪的掌握需要在社会中不断学习和和积累3)对待传统礼仪习俗: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4)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1.(课本第77页)年轻人无礼导致多走五里路的事例的启示(第77页第二段):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2.礼貌的含义及包含的良好品质(第79页第一段)3.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第79页第二段) 4.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礼貌待人的体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5.语言文明魅力(第80页第二段 );态度亲和魅力(第81页);举止端庄魅力(第82页第二段)6.礼貌用语的要求(第80页第二段)7.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第82页“相关链接”)8.礼仪的重要性:(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第83页第一段)(2)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第84页第二段)9.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第84页第三段);讲礼仪的危害(84页第一段)10.礼仪的含义(个人礼仪的表现)(84页第一段)11.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及这样做的意义(第84页第三段、第85)12.掌握文明社交礼仪的正确途径(方法)(第87页) 如何对待传统礼仪?(第87页) 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