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课件

石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37KB
约35页
文档ID:202940586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课件_第1页
1/3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v中南大学v*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电子化工程(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一三网一库”这样一条线来展开的从国家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可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但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一些基础科研领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3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4v1958 103机(30次/秒)v1959 104机 ( 10000次/秒)v1982 人口普查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5 1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1986年夏季,国务院召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国务院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部署了12项大型信息系统建设 1987 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又将所属的计算中心、预测中心和信息管理办公室3 个机构合并,正式组建了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与此同时,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政府信息化的推广工作。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6海内工程v与此同时,中南海实施名为“海内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v目标:在党和政府的首脑机关率先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为党和政府在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方面实现信息网络化v为了保证“海内工程”顺利实施,党中央和国务院成立了 “海内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这项建设同时设立了非常设机构“海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建设指导和管理v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各得到了60人的行政编制和专项建设经费,使这项建设在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和机构等各方面得到了保障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7v“海内工程”是我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开端v随后,部分国务院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建设v信息网络化建设不断深入,逐步发展成为党政机关的一项基本建设,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8vv19851985年前后年前后,在政府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初期,应用主要集中于事务处理层面,处于分散开发,各自应用的状况如使用微机打字,推广使用机、复印机、轻印刷和开发简单的单机应用项目等vv19861986年前后年前后,国务院办公厅率先成功地利用微型计算机,管理国务院最重要的业务工作。

vv19871987年前后年前后,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引进全国政府系统的首批小型计算机,开创了建立大型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局面vv19881988年年底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开发完成了以“国务院公文管理系统”、“国务院档案管理系统”、“国务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务院要事数据库”为标志的基于小型计算机的大型应用系统,并于1989年1月21日正式投入应用vv19891989年年6 6月至月至19901990年年2 2月月,国务院办公厅开始组建全国第一代数据通信网到1990年10月,西藏自治区最后一个实现入网,全国各地方政府与国务院之间、各地方政府之间利用电子邮件实现了全国政务信息报送的计算机网络化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9各地的发展v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全国各地方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的印刷厂联合,实现了政府文件清样、版式的加密传输,实现了国务院文件的同版异地印刷v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则开展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应用实验,首次开发了跨处室的“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综合应用系统v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开发了集信息报送、采编、出版一体化政务信息管理系统v吉林省的档案管理系统获得了省档案局颁发的一等奖。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0v199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建设的通知通知确定了政务信息化的目标、策略和任务v1992年前后,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开始将高科技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DS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信息安全技术等三大高新技术引入政府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应用领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1总结v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领域v建立了一些纵向和横向的内部办公信息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奠定了基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2 2启动阶段(1993年3月至1997年4月) 这一阶段是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1993年底,国务院成立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部署了“金桥”、 “金关” 、 “金卡”工程(简称“三金工程”)等“金”字头系列的重大信息系统工程,并将其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31.1.“ “金桥金桥” ”工程工程是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现已建成了一个连接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400多个城市,与几十个部委互联的专用基础通信网络,具有相当规模的服务能力2. “ “金关金关” ”工程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和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立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等。

到1999年,“金关”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机构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3. “ “金卡金卡” ”工程工程主要是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其中12个试点城市已全部实现了同域跨行的自动提款机联网,非银行智能卡也能在公安、保险、劳动工资、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 其他“金”字工程:金盾、金保、金质、金水、金农、 金税、金宏、金财、金审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4 后来又在税务系统实行了“金税”工程,在公安系统实行了“金盾”工程 实践证明,启动“金”字头工程符合信息系统工程的效益优先原则 1996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的信息化工作1996年以后,中央和地方都确立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各地区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潮流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5中国信息化领导和办事机构的变迁中国信息化领导和办事机构的变迁日期信息化领导机构领导1993-12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邹家华副总理1996-01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邹家华副总理1998-03 无1999-12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吴邦国副总理2001-08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2001-08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曾培炎部长2003-05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2003-05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某某某部长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6国 务 院中共中央国 家 信 息 化 领 导 小 组综合组政策规划组网络与信息安全组推广应用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 务 院 信 息 化 工 作 办 公 室推广应用专业委员会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政策规划专业委员会专家委秘书处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7 3展开阶段(1997年4月至2000年10月) 经过19931997年的建设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指导方针此时,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9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0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 1999年5月,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至2002年12月31日,以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7796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3%;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6148个,8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这个阶段的代表工程为“政府上网工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1 4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并将信息化确立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电子政务进入以拓展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领导,2001年,国务院对原来的信息化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组建了以国务院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重新组建了常设的办事机构,统一领导,协调全国各方面有关信息化工作,政府信息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2 这一阶段的代表工程为“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为了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经科学技术部的提议和国务院领导同意,2000年,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总体组成立2001年11月,国家“十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中国电子政务运用示范工程”在京通过专家论证,工程从此正式启动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3 现在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有些城市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提出力争用两年时间,即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2002年9月此阶段工程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建设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料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或办公。

这是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目标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4 (2) 专业化的政府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 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红盾315网站(),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5“SARS”电子政务发展的“催化剂”v2003年,SARS事件使得政府和普通百姓都认识到,公众的知情权对处理重大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依靠传统的政府信息传递方式和发布机制,是很难保证公众知情权的有效落实v政府必须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应用,改革政府信息传递方式,构建基于网络的决策和信息传播体系,提高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点使全社会对发展电子政务形成了新的共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6v案例:中关村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7电子政务提高效率BB数字北京网上审批系统数字北京网上审批系统劳动劳动保障局保障局公安局公安局工商局工商局外经委外经委计委计委地税局地税局房土局房土局网上查询网上查询下载表格下载表格填表上传填表上传跟踪状态跟踪状态互联网互联网名称预审名称预审验资验资工商登记工商登记意向意向合同合同章程章程立项立项可行性可行性登记登记报税报税房屋房屋土地土地人员登记人员登记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备案备案刻章刻章传统网上比例步骤1945:1次数57315:1天数95 204:1中关村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28我国电子政务问题v电子政务承载了过多的负担:管理/政治双重目标v体制障碍:机构、既得利益v对电子政务的理解有待深化办公自动化的误区技术导致权力格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