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期月考测验在线考试(含答案和解析)

roo****e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7.73KB
约20页
文档ID:224945165
河南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期月考测验在线考试(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1/20

河南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期月考测验免费考试1、选择题预防新冠疫情不仅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消毒措施,同时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牛肉 B.菠菜 C.大米 D.花生油 【答案】 B 【解析】 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菠菜中富含维生素,选项B符合题意; C、大米中富含糖类,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选择题下列生活中的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洁厕灵 B.食盐 C.食醋 D.纯碱 【答案】 D 【解析】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A、洁厕灵的pH<7,含有酸性物质,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食盐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纯碱(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选择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是()A. 屠呦呦 B. 徐光宪 C. 侯德榜 D. 张青莲 【答案】 C 【解析】 联合制碱法的发明者是侯德榜,故选:C。

4、选择题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食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的糕点 B.食用地沟油烹制的菜肴 C.将霉变的食物经过处理后再食用 D.食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海产品 【答案】 A 【解析】 A、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以用作发酵粉,碳酸氢钠能与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A符合题意; B、地沟油泛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使用会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黄曲霉素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不能使用霉变的食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甲醛溶液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5、选择题下列水果酸性最强的是()A.葡葡pH=4.5 B.草莓pH=3.2 C.西瓜pH=5.6 D.柠檬pH=2.3 【答案】 D 【解析】 pH值<7,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柠檬的pH值最小,因此酸性最强,故选:D6、选择题下列是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 C 【解析】 A、取用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7、选择题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碱: 火碱、氨水、纯碱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橡胶 D.复合肥: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答案】 B 【解析】 碱是一类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另外氨水也属于碱;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等; 合成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材料; 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肥料 A、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氨水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选项A分类不正确; B、甲烷、乙醇和葡萄糖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B分类正确; C、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选项C分类不正确; D、尿素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同时含有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D分类不正确故选:B8、选择题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 B.蚊虫叮咬处涂抹肥皂水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 A 【解析】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稀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中和反应定义,选项A符合题意; B、蚊虫叮咬会注入一种酸,涂抹肥皂水中含有碱,酸和碱发生反应,利用中和反应原理,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利用中和反应原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属于碱,胃酸中的酸是稀盐酸,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利用中和反应原理,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9、选择题下列物质在 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A.H2SO4、NH4Cl、NaNO3 B.KNO3、NaCl、NaOH C.NaCl、NaNO3、AgNO3 D.CuSO4、Na2SO4、 FeCl2 【答案】 B 【解析】 pH=13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2SO4不能在pH=13的溶液共存,H2SO4中的氢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且NH4Cl中的铵根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不稳定,易分解成氨气和水,选项A不符合题意; B、KNO3、NaCl、NaOH在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水和气体,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不含有色离子,选项B符合题意; C、NaCl和AgN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会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能共存,选项C不符合题意; D、CuSO4溶液显蓝色,FeCl2溶液显浅绿色,CuSO4、FeCl2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0、选择题下列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O→CaCl2 B.Na2CO3→NaCl C.Fe→FeSO4 D.CaCO3→ CO2 【答案】 A 【解析】 A、氧化钙转化为氯化钙,只能通过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制得,反应的化学的化学方程式: ,选项A符合题意; B、Na2CO3转化为NaCl,还可以通过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制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选项B不符合题意; C、Fe转化为FeSO4,还可以通过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制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选项C不符合题意; D、CaCO3转化为CO2,可以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选择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aCl(KNO3)降温结晶BCO2 (CO)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CCaCl2溶液(HCl)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DCu(NO3)2溶液(AgNO3)加入适量的Zn粉,过滤A.A B.B C.C D.D【答案】 C 【解析】 A、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选项A操作方法不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另外通入过量的氧气,引入新杂质,选项B操作方法不正确; 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稀盐酸,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多余的碳酸钙可以通过过滤分离,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项C操作方法正确; D、除去硝酸铜中少量的硝酸银,加入锌粉,锌粉不仅和硝酸银反应,而且会和硝酸铜反应,还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锌,不能达到除去杂质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12、选择题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所得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和HCl C.80~100 s,金属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100~15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无气体生成 【答案】 D 【解析】 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首先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铝反应完后,里面的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压强变化图分析,0~50s压强无变化,说明稀盐酸与铝表面的氧化铝反应,50s~100s,压强变大,说明稀盐酸开始与铝反应,有气体产生压强变大 A、根据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上升,反应放出热量,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压强图可知50s之后铝与稀盐酸反应,0~50s是氧化铝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铝和未反应完的氯化氢,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压强图可知50s之后铝开始与稀盐酸反应,100s时反应结束,选项C不符合题意; D、100~15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13、选择题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不符合“1+1 <2”的是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B.1L氧气和IL氢气反应后气体的体积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 C 【解析】 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体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氢气按体积比1:2反应, ,1L氧气和IL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过量,剩余气体是氧气,体积小于2L,选项B不符合题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反应后的溶液质量等于2g,选项C符合题意; 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稀硫酸有剩余,溶液的质量小于2g,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选择题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pH=3的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相同质量的Mg、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 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答案】 D 【解析】 A、向pH=3的酸性溶液中加水,酸性逐渐减弱,pH增大,但是不能变为中性和碱性溶液,只能无限接近7不超过7,选项A图像不合理;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刚开始溶液是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pH逐渐增大,恰好与硫酸反应完,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pH大于7,选项B图像不合理; C、相同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铝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镁产生的氢气比铁多,且镁比铁的活动性强,反应速率比铁快,选项C图像不合理; D、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是第二步反应,否则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会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钙,相当于反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