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分子结构中有四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分别是( )A.6:7和2 B.6:7和3 C.7:8和3 D.7:8和4参考答案:D【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先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烃,其分子中C原子最大数目==8…4,由碳原子与H原子关系可知,7个C原子饱和最多需要16个H原子,故该烃7个C原子,分子式为C7H16,结合原子守恒计算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该分子结构中有四个甲基,说明取代基有2个,可能是2个甲基或1个甲基和1个乙基,然后根据位置不同确定同分异构体;【解答】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烃,其分子中C原子最大数目==8…4,由碳原子与H原子关系可知,7个C原子饱和最多需要16个H原子,故该烃7个C原子,分子式为C7H16,由原子守恒可知,1mol该烃完全燃烧生成7molCO2、8molH2O,故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8,该分子结构中有四个甲基,取代基为2个甲基,说明主链有5个碳原子,有4种结构:,取代基为1个甲基和1个乙基,说明主链有4个碳原子,乙基至少在3号位上,无此结构,故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四4种,故选D.2. 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略3.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②③⑥⑦ B.①④⑧ C.只有①④ D.只有⑦⑧参考答案:A略4.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参考答案:A略5. 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最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第IA元素,Z是第ⅦA元素 B.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C.如果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难溶于水,则Y一定是Al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参考答案:C略6. 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A. a>b B. a=10-4 b C.b=10-4 a D. a=b 参考答案:B略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均可以得到芳香烃,说明石油和煤中含有芳香烃B.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D.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参考答案:DA. 石油中确实含有芳香烃,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芳香烃。
煤的干馏产品中含有芳香烃,但那是煤分解产生的,煤本身是不含芳香烃的,A不正确; B. 直馏汽油中不含烯烃,所以直馏汽油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正确;C.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C不正确; D.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D正确本题选D8. 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A.c(OH-)/c(NH3?H2O) B. c(NH3?H2O)/ c(OH-)C.c(H+)和c(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参考答案:AD9. 已知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存在下水解,可得醛或酮.如:,现有化学式为C10H20的烯烃,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种有机物.符合该条件的结构共有( )A.7种 B.6种 C.5种 D.4种参考答案:A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现有化学式为C10H20的烯烃,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种有机物,说明烯烃完全对称,写出C5H12的同分异构体即可.解答:解: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若为CH3﹣CH2﹣CH2﹣CH2﹣CH3,相应烯烃有3种;若为,相应烯烃有3种;若为,相应烯烃有1种;符合该条件的结构共有7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烯烃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提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 已知某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25,则可逆反应HI(g) 1/2H2(g)+1/2I2(g) 的平衡常数K为A. 0.2 B.25 C. 1/25 D.0.02参考答案:A略11. 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B.只有在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都确定时,电子运动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C.原子核外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D.原子轨道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是无关的参考答案:C略12. 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① 豆油 ② 汽油 ③ 煤油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参考答案:C略14. 用惰性电极实现下列电解实验,其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B.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D.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3416S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聚丙烯是由丙烯不饱和的碳原子相互加成得到的,其结构简式为,故 D正确;故选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6分)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物)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制取H2。
实验现象如下表:时间酸1 min2 min5 min15 min20 min3mol/L HCl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mol/L H2SO4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1)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3)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4)请设计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要使以上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的氢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列举三个): 参考答案:(1)2Al+6H+==2Al3++3H2↑(2′)(2)Al在c(H+)相同的盐酸中反应比在硫酸中快得多。
2′)(3)①Cl-对铝与H+反应有促进作用;②SO42-对铝与H+反应有抑制作用3′)(4)①向以上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或其他可溶性氯化物)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假设①成立;②向以上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铵(或其他可溶性硫酸盐)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则假设②成立3′)(5)①加入含有Cl-的可溶性氯化物;②增加H+浓度;③加热;④将铝片改换成铝丝⑤利用不活泼金属或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形成原电池等每个2分)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a极是 极,b极是 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 2)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 。
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略18. (9分)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80 molHI,480℃时反应:2HI(g) H2(g)+I2(g),体系中n(HI)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t/min0246810n(HI)/mol0.1800.1640.1520.1440.1400.140反应进行至10min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I2仍为气态),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上述正向反应是 反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