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lan热点测试验收规范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77.82KB
约39页
文档ID:68931317
wlan热点测试验收规范_第1页
1/39

WLAN热点测试验收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日期:2011-0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 2 页,本要求为热点开通的测试要求,在每个热点开通业务时应该按要求进行一次验收测试 内容包括: 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3 页,目录,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安装检查 线缆布放检查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标签检查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4 页,AP设备安装检查,设备安装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果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如果AP安装在弱电井内,则需做好防尘等安全措施,为防止AP被盗,建议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安装在定制机箱之中,离地1.5米和2米,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尘; 如果AP壁挂安装在大楼墙面上,必须做好防盗措施,建议将AP安装在定制机箱之中,离地1.5米和2米,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AP施工区域及其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在安装AP的时候,要考虑以太网交换机与AP之间100米的距离限制; 安装地方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 AP四周如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无绳、变压器之类的干扰源,建议至少远离此类干扰源大约2-3米; 如AP安装在吊顶内,应放在检修口附近,以便于维护;暂未安装吊顶的不允许放在天花板上,以防备以后业主安装吊顶被封死。

第 5 页,AC/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安装检查,AC/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一般安装在机架内: 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各种螺栓完全拧紧,同类螺丝漏出螺帽的长度保持一致; 机架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没有脱落或者碰坏,漆面无脱落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对于设备前后面板均有接口的,机架安装应考虑到前后预留0.8米的维护空间 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在机架或者网络箱内; 设备使用紧固件与机架牢固固定,不能有松动; 设备安装符合相应设备安装要求 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要留有一定距离以便于设备散热第 6 页,天线安装检查,天线安装位置、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检查天线工作频段与AP工作模式要求的频段相符; 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天线安装在室内时: 挂墙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垂直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牢固固定; 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 天线安装在室外时: 天线必须使用天线的专用支架,牢固固定,同时要求支架具有防雷设施; 天线支架与水平保持垂直,安装面牢固、可靠、美观;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连接紧固,并作防水处理;在安装室外全向天线时,应保证天线垂直不歪斜,天线顶端要低于避雷针,且处于45度避雷保护角范围之内; 天线标牌应扎在天线端口下方10~20cm处,标牌朝向应便于识别; 天线安装需注意天线方向性,避免因反装造成天线进水。

第 7 页,无源设备安装检查,无源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设备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射频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第 8 页,有源设备安装检查,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设备如安装在微蜂窝或者宏蜂窝机房,设备均要符合机房安装要求,安装在网络综合架上电源布线符合机房要求,接在指定空开并做好标识; 设备如安装在业主空间,如办公室、竖井、楼道内等区域均应安装在网络箱内,并做好固定网络箱引电应与业主协商,保障24小时供电; 建议系统主设备均采用中心机房供电形式,避免局部网络设备经常断电; 设备必须固定,不允许悬空放置或直接堆叠在其它设备上,保持通风良好,可散热; 使用插座供电,插座均应做好固定,不允许直接放置在其他设备上第 9 页,配套设备安装检查,设备安装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果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POE供电模块安装在机房,需用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放置或直接将POE供电模块直接堆叠在交换机上,保持通风良好,可散热。

第 10 页,目录,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安装检查 线缆布放检查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标签检查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11 页,线缆布放检查,(超)五类线 光纤 馈线 电源线 接地线,第 12 页,(超)五类线布放检查,五类线的绑扎:在管道内和吊顶内隐蔽走线位置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cm,在管道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30cm五类线必须牢固绑扎固定; 五类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消防管道等一起布放,确保其不受强电、强磁等源体的干扰; 对于不能在管道、槽道、走线井内布放的五类线,应套用PVC管,PVC管应尽可能靠墙布放并牢固固定,PVC管不能有交叉现象; 五类线的布放长度不应超过100米如实际长度大于100米应修改设计,改用其它传输方式解决; 五类线设备端应留有一定空余长度并绑扎整齐固定,便于后期检修和做线缆接头; 尽量避免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铺设,如果需平行铺设,应满足隔离要求; RJ45接头压制做工需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第 13 页,光纤布放检查,光纤的布放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且应整齐、 美观,不得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 当光纤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并符合相应曲率要求; 光纤上应无重物或其他重型线缆叠压; 未用尾纤光接头应加保护套。

第 14 页,馈线布放检查,馈线电缆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 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部分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对于1/2规格的馈线来说,一次性弯曲的曲率半径不能小于70mm,二次弯曲的曲率半径不能小于210mm;对于7/8规格的馈线来说,一次性弯曲的曲率半径不能小于120mm,二次弯曲的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60mm; 馈线严禁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馈线尽量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 馈线的连接头都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馈线夹等进行牢固固定; 走线应根据实地情况,合路布线,无任意弯曲,固定间隔合理,一般每隔1.5米用扎带或卡子固定,确保安装牢固; 不在隐蔽部位的馈线电缆必须用PVC管套好,接头处可用软管,软管不得长于1米第 15 页,电源线布放检查,电源线的规格、型号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分开布放; 电源线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没有弯头和急弯处; 电缆线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与设备连线余留长度适量; 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端子没有受到外界机械拉力。

第 16 页,接地线布放检查,一般设备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 地线应与其他信号线有一定距离,单独布放; 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 接地线接地后测试指标应符合接地要求; 固定的金属网络箱均要采取接地措施; 安装在微蜂窝与宏蜂窝机房内的设备可采用与基站设备共地的形式,接到机房地网上第 17 页,目录,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安装检查 线缆布放检查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标签检查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18 页,电缆槽道安装检查,自建槽道时,电缆槽道安装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对于租用或业主提供的槽道,需确认槽道条件满足线缆布放要求 电缆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电缆槽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 电缆槽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 安装电缆槽道的吊挂或立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 电缆槽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 沿墙水平电缆槽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槽道应与地面垂直;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左右); 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第 19 页,目录,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安装检查 线缆布放检查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标签检查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20 页,标签检查,WLAN系统中的设备及线缆应贴有明显标签,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 设备标签应符合数据网工程相应标签规范要求; 标签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设备及电缆的两端都要贴上标签,根据设计文件的标识注明设备名称、编号和电缆的走向; 标签粘贴应牢固,标签质地结实,不易损坏; 馈线的标签尽量用扎带牢固固定在馈线上,不宜直接贴在馈线上; 要求热点AP、交换机设备增加资产码粘贴一项,便于工程转资和内控检查第 21 页,目录,施工工艺验收 设备测试验收 业务和功能测试,第 22 页,无线覆盖信号强度测试,指标要求: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 有特殊要求的重要热点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0dBm; 测试方法: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测试; 每20平方米测试地点不应少于1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第 23 页,信噪比测试,指标要求: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5dB。

测试方法: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SNR测试; 每20平方米测试地点不应少于1个,测试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第 24 页,AP配置检测,指标要求: AP频率配置必须符合设计文档为每个AP指定的信道; AP的广播SSID配置为CMCC; 注:特殊专网的SSID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配置 测试方法: 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测试所有AP信道及SSID第 25 页,用户认证测试,基于WEB认证测试 : 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在热点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20次WEB认证,记录是否认证成功 其它认证测试(可选) 基于WAPI+WEB认证测试 基于SIM认证测试 基于MAC认证测试,第 26 页,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指标要求: 平均登陆时延不大于5秒 测试方法: 用户笔记本电脑终端通过与AP进行关联,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 弹出Protal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认证; 记录从登录到登录成功的延时; 选取设计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点、不同AP重复进行20次接入测试,分别记录响应延时。

第 27 页,Ping包测试,指标要求: 时延不大于50ms; Ping包的丢包率不大于3% 测试方法: 笔记本通过认证接入网络; 笔记本通过无线网卡分别ping AC或AC上连端口的IP地址,ping包大小为1500bytes,ping包次数为100次; 记录响应时间、丢包率等参数第 28 页,用户下线测试,指标要求: 下线失败次数≤1次 测试方法: 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20次Web认证,接入超过1分钟后,进行下线,记录是否下线成功第 29 页,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指标要求: 两个终端Ping不通 测试方法: 使用两个终端分别通过认证接入网络; 查看终端被分配的IP地址; 两个终端分别Ping对方的IP地址第 30 页,AP间切换,指标要求: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