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课时数第一节授课时间2017年09月15日课题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授课类型新课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数据2、数据与信息区别及联系3、数据与信息的特特征过程与方法:1、从认识什么是数据及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并通过事例理解信息的特征从而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关系重点难点2、数据与信息区别及联系3、数据与信息的特特征教具多媒体学具计算机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以及由数据构成的如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信息二、讲授新课:1、数据: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bit,又称比特);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存储器中所包含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2、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心率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如正常体温36.3-37.2度或者是空气的温湿度变化汽车的时速表等比如印度洋海啸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3、观看视频《大数据各种应用进入生活》引出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进位方法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的开关,用1来表示“开”,0来表示“关”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进制的转换4、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5、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区别:那么,数据是否就是指可以存储和传输的信息呢?未必!数据和信息是有区别的。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描述信源的数据是信息和数据冗余(冗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多余的不需要的部分,第二层含义是指人为增加地重复部分,其目的是用来对原本的单一部分进行备份,以达到增强其安全性的目的,这在信息通信系统当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之和,即:数据=信息+数据冗余数据是数据采集时提供的,信息是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取的有用信息由此可见,信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数据中包含的有用的内容不严格的说,“不知道的东西,你知道了,就获得了一个信息”联系: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学生可以举例说明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百度印度洋海啸的各种数据及灾中灾后恢复的各种数据观看视频《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练习课堂小节及作业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数据和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的部分事例,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本关系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