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间图形的定义本原与生成本原.doc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23页
文档ID:89764620
时间图形的定义本原与生成本原.doc_第1页
1/23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时间图形的定义本原与生成本原  康德的时间图形概念,经过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柏格森的发展,到海德格尔那里获得完全的综合,先验演绎的三重综合发展成为四维流形,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成为四维时间[1]677不过海德格尔不同时期对于时间图形的论述,给人一种至少表面看来矛盾的印象,《存在与时间》详细论述未来维度占据所有维度的首要地位,所有维度作为未来维度到其时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阐明过去维度构成作为时间的时间,现在与未来维度都是时间的衍生样式笔者认为: ( 1) 必须引入亚里士多德对于本原类型的辨别与区分,才能说明未来维度构成四维时间的生成方面的本原,以及过去维度构成四维时间的定义方面的本原; ( 2) 必须根据海德格尔对于语言本质的最深刻的揭示: 语言( 此在) 是对于时间的存在建构,才能揭示时间图形具有双重本原的最深层次的终极原因  一、时间图形的四维流形  康德认为,概念能够用于现象,必须存在某种中介环节; 这种中介环节与概念一样是先验的规定,与现象一样是感性的直觉,这种中介环节就是时间图形。

时间是内在感觉材料的形式条件,也是一切表象联结的形式条件一方面,时间包含纯粹直觉给出的某种先验质料,概念对这种先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生成基于先验规则的普遍的时间规定,因此时间图形与概念一样都是先验的规定; 另一方面,所有经验的表象包含时间作为形式条件,因此时间图形与现象一样都是感性的直觉概念只有凭借时间图形才能够对现象加以应用,而时间作为概念的图形,对于概念统摄现象发挥着中介作用[2]139除了具有质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外,概念必须包含内在感官的先验形式条件,这些形式条件就是概念借以用于任意对象的普遍条件,因此这些概念先天包含的感性的纯粹的形式条件就是时间图形[2]140时间图形本身不过只是想象的产物,然而想象的综合不以单独的直觉作为目的,而是以对于感性做出规定的整体统一作为目的,因此想象则成为概念获得感性形象的某种普遍的处理方式[2]140时间图形是纯粹先验想象的产物,各种感性形象只有凭借时间图形才能产生,必须通过时间图形才能与相应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些感性形象本身不能完全符合概念的规则,只有时间图形能够完全符合概念的规则,原因在于时间图形只是概念自身的时间图形作为想象的先验产物,时间图形只是按照概念的规则进行的纯粹综合[2]141。

例如,三角形的概念超越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些具体感性形象,三角形的时间图形是想象对于空间结构的某条综合规则[2]140  笔者认为: 作为概念内部本身具有的形式条件,直觉与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作为概念对于形式条件的先验作用,想象与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直觉、想象、概念构成先验演绎的不同侧面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包含三重综合: 直觉的把握综合、想象的再生综合、概念的规定综合康德把产生时间图形的能力归于想象,而把直觉与概念排除在时间图形以外,原因在于直觉只是提供先验质料,整理这些质料构成图形的能力来自知性概念知性概念只是抽象的规则,形成时间图形的先验质料来自直觉,康德据此给出时间图形的一维流形海德格尔则认为: 先验演绎的三重综合不是三个综合,而是同一个综合的不同方面; 感性、想象与知性也不是三种不同的能力,而是同一种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它们不是各自独立平行分布,而是其中一种能力产生其他两种能力; 想象是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源,感性与知性都是想象的衍生样式,感性与知性都会产生特定形态的时间图形由此可见,时间图形具有三重维度: 直觉的把握综合具有时间图形的现在维度,想象的再生综合具有时间图形的过去维度,概念的规定综合具有时间图形的过去维度。

  直觉是把时间本身作为众多现在区分开来,直觉把众多现在构造成时间图形想象是把那些流逝的现在作为过去再生出来,想象把众多过去构造成为时间图形概念确认再生的过去就是直觉把握的现在,并对过去和现在的统一进行先行的规定与筹划,因此概念构成时间图形的未来维度时间图形的三重维度作为过去维度统一起来,从而构成时间图形的第四维度这样,时间图形就形成了四维流形的拓扑结构,其中,过去维度成为时间图形的本原,其他维度都是从过去维度产生出来的[3]396然而,海德格尔的这个说法却与自己的论述产生矛盾他的《存在与时间》主张,只有凭借未来维度才能完成时间图形的三维统一,未来维度占据时间图形的四维流形的首要地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论述? 这就需要引入亚里士多德关于本原概念的分析,对不同意义的本原概念进行区分与辨别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两种本原: 定义方面的本原与生成方面的本原事物可以按照它们的定义加以分析,直到追溯到达定义方面不可分析的本原( 逻辑原子) ; 同样,也可以按照构成它们的质料加以分析,直到追溯到达质料方面不可分析的本原( 物理原子) 例如,从定义方面来看,直角是锐角的本原; 直角的定义不能分解成为锐角的定义,锐角的定义却能分解成为直角的定义; 原因在于锐角根据直角进行定义,锐角就是小于直角的角。

同样,半圆的定义分解成为圆的定义,半圆必须根据圆进行定义生成方面的本原则正好相反,锐角是直角的生成方面的本原,锐角不能分解成为直角,直角却能分解成为锐角,原因在于直角是由锐角建构起来时间图形作为四维流形同样具有双重本原,从定义方面来看,过去构成时间图形的本原; 从生成方面来看,未来构成时间图形的本原  二、时间图形的定义本原  为了澄清时间图形的定义方面的本原,我们需要逐一考察时间图形的各个维度的定义,以此发现究竟哪个维度不能根据其他维度进行定义,并且其他维度必须根据这个维度进行定义现在维度的本质可以定义成为作为空间的时间,现在维度是把时间作为众多现在综合起来,按照空间的位置关系把握时间的某个瞬间对于这种时间,柏格森做出生动形象的说明: 当我们听见街上的脚步声时,模糊地觉得有一个人在走着,当我们把先后听见的某个声音都放在走路人可能经过的空间一点上,把产生感觉的那些可以捉摸的原因并排放置在空间,并且在这一空间中计算这些感觉也许有人会按照同样的方式去计算从远处陆续传来的钟声,他们把先后听到的声音排列在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认为他们是在纯粹绵延之中计算这些声音[4]57 -58一方面,如果时间是一种媒介,我们的意识状态在其中构成非连续性的序列使之可以计算。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关于数的概念把一切可以计算的东西散布在空间,那么就可以毫无问题地得到这样的结论: 如果我们把时间解释成为一种媒介,并且在其中区分与计算事物,那么时间就不是别的而只是空间而已可以证实这个意见的有这样的事实: 我们不得不借用种种有关空间的形象,以使我们能够描述意识对于时间、对于陆续出现,有着怎样的感觉[4]61我们已经知道现在维度就是空间,接下来我们可以证明空间就是现在维度此在( 语言) 取得空间的活动是由定向与去远组建起来,占有空间作为对于场所的定向期待,也就是把事物带近前来( 去远)   接近、估计、衡量现成事物的种种距离,这些都全部基于时间的现在维度,因此定向与去远同样也是基于时间的现在维度此在( 语言) 能够携带它所占有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在定向与去远之中敞开此在进行去远之际,沉沦这种本质结构呈现出来,时间性本质上沉沦着,于是失落在当前化之中,只有上手事物在场,当前化才会与之相遇,于是当前化总会遇到空间关系[5]417 -419无论空间按照何种方式属于此在( 语言) ,都只有根据“在之中”才是可能的,因此“在之中”的空间性呈现出定向与去远的性质[5]122  未来维度可以定义成作为关系的时间,未来维度是对过去与现在的整体统一的先行规定,先行确认再生的过去与曾经的现在的统一,因此未来维度属于概念的规定综合。

概念的本质在于作为判断的谓词,谓词不过只是用来表达关系而已[6]84概念作为关系仅仅包含空虚的位置,这些位置没有容纳任何质料与元素无论先验的时间质料,还是经验的感性质料,语句凭借关系包含的空虚位置来刻画事物的相互关系这样,关系就成为关于事物及其状况的图像,这种图像也是时间图形的衍生样式,这种时间图形的样式可以称为全时性或者随时性知性对象性的无时间性,它的“全在全无”,就表明自己是时间性的一个卓越形态,也就是说,贯穿于时间质料的是某种存在于其中的超时间的统一性,这种超时间性意味着随时性或者全时性[7]305语句凭借约束变项对谓词指派事物,关系则通过包含空位表示事物,因此关系表示就是刻画事物的相互关系,亦即事实的图像; 而作为图像刻画事实的关系就是命题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的全部任务在于说明命题的本质,亦即在于说明以命题为其图像的一切事实的本质[8]103一个语句是其指称的一个逻辑图像,这对一个不受成见束缚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8]53在命题中我们把世界组合起来,由此可以得出真理的本质[8]56,只有这样,命题才可能是真的或者假的; 因为命题是事实的图像,它与事实可能一致或者不一致[8]57。

对于命题理解的模糊不清在于没有理解关系的本质,我们不能据此否定作为关系的图像图像( 关系) 也可以作为命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就需要给图像( 关系) 加入某种东西,使其成为对于事物的表述,即我们需要给关系包含的空位指派其所表示的事物,这样关系才能成为事实的图像总之,我们能够否定图像是真的,可是我们不能否定图像本身[8]95  笔者的看法是: 既然过去维度作为想象的综合构成作为时间的时间,现在维度作为直觉的把握综合构成作为空间的时间,概念的规定综合构成作为关系的时间,过去维度就成为时间图形的四维流形的定义的本原现在维度与未来维度都是根据过去维度获得自己的定义,而过去维度成为只能定义他者、不可被他者定义的本原,三重维度通过定义统一成为过去维度,这个基于过去维度的三维统一本身构成时间图形的第四维度  三、时间图形的生成本原  笔者认为: 过去维度构成时间图形的定义方面的本原,与之相反,未来维度构成时间图形的生成方面的本原,原因在于: 只有首先建构时间图形的未来维度,才能形成时间图形的三维统一的四维流形假设现在维度占据首要地位,那么时间只能展开成为单一维度,过去作为已经流逝的现在加以把握,未来作为尚未到来的现在加以把握,时间的三重维度就会坍塌成为单一维度。

假设过去维度占据首要地位,那么时间只能展开成为双重维度,过去对于现在进行重现与再次生成,未来维度将不在过去维度的视野之中,时间的未来维度从而处于缺失状态,时间的三重维度就会缩减成为双重维度只有未来维度占据首要地位,才能使得时间展开成为三重维度,未来先行规定过去,并与现在保持同构,从而使得过去、现在、未来属于不同维度,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独立绵延,时间才得以完全展开自己的三重维度而时间性则成为时间的第四维度,时间性不是另外添加的某个维度,而不是与三重维度并列的其他维度,时间性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重维度的整体统一第四维度只是语言的隐喻用法,三重维度才是语言的严格用法,海德格尔使用第四维度指称时间性,强调三重维度凭借未来维度得以融会贯通  按照黑格尔的概念理论,概念必须作为完整的概念加以把握,包括作为存在的概念、作为本质的概念、作为概念的概念[9]45而按照胡塞尔的意义理论,意义拥有意义、意向对象、对象三种相位,所有这些相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暂时的区别,它们之间只有态度的区别没有领域的区别[7]26,[8]51 -53概念与意义拥有三种相位,其根源在于时间拥有三重维度,三重维度的整体统一称为时间性。

海德格尔则根据时间性界定意义与概念,彻底揭示它们拥有三种相位的终极根源海 德 格 尔 认 为: 意 义 是 此 在 的 存 在 性质[5]177,意义现象植根此在的存在结构[5]179; 意义学说植根此在的存在理论[5]193; 此在的存在就是时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