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流地形1侵蚀基准面示意图河流地形示意图均夷剖面示意图河流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1MB
约5页
文档ID:99556693
河流地形1侵蚀基准面示意图河流地形示意图均夷剖面示意图河流_第1页
1/5

河流地形 29河流地形7配合課本第6章侵蝕基準面示意圖 河流地形示意圖河流侵蝕的最低極限處,即為「侵蝕基準面」在河流流動的過程中,河水注入的湖泊、水庫、瀑布下方的瀑潭、主支流交會處的河面等處,這些地方都稱為「臨時侵蝕基準面」而大部分河流最終會流入海洋,海平面即為「終極基準面」判讀當河流的侵蝕力量與堆積力量達到平衡狀態時,河床的高低落差逐漸減少,瀑布、急流、險灘消失,從源頭到河口形成圓滑狀凹形曲線的河流縱剖面,稱為「均夷剖面(紅線處)」,此階段的河流稱為「均夷河」均夷剖面示意圖河流侵蝕輪迴階段示意圖階段名稱幼年期壯年期老年期河谷特徵山高谷深、河谷狹窄、V型谷河谷變寬、河床坡度降低河道曲折、河谷平淺寬廣、山脈低平河流作用下蝕(加深作用)側蝕(加寬作用)侵蝕微弱代表地形瀑布、峽谷、急流均夷河一般來說,河流地形出現的位置多半如下:瀑布、急流、峽谷等侵蝕力強的地形多出現在坡度陡的上游山區;河階是由堆積力量(氾濫平原)與侵蝕力量(下蝕)共同形成的地形;山麓沖積扇是出現在山腳下,泥砂與礫石堆積成扇的地形而後有曲流地形、氾濫平原,最後在下游出海口地區則有三角洲地形準平原、殘丘圖  示壯年期老年期幼年期回春作用侵蝕基準面侵蝕基準面侵蝕基準面 立霧溪不斷下切形成太魯閣峽谷河流上游下蝕,不斷進行加深作用,形成谷壁陡峭的狹長深谷。

河蝕地形山 麓沖積扇河流上游急流的渦流帶動石礫挖鑽河床,形成圓形凹穴環境因素:上游、硬岩、多雨、下蝕、幼年期)壺穴急流與瀑布河流通過岩層,易形成急流;若產生落差就形成瀑布河流流經軟硬岩相間的地區,其中經過硬岩區會產生急流軟岩處被侵蝕較快而形成凹穴,上層岩石去支撐力而塌陷軟岩持續侵蝕,造成水位落差愈大硬岩也被侵蝕不斷崩落,落差愈來愈大,終於形成瀑布瀑布下方因水流衝擊而形成深潭B扇端A扇頂出現湧泉帶,例如:臺灣東部的花東縱谷以及中國新疆沿天山山麓地區顆粒較細,形成農田所在扇央缺乏水源,旱作為主堆積顆粒粗、透水性佳→地面水容易下滲,扇頂缺乏水源沖積扇示意圖 河積地形地形圖示及說明峽谷921大地震後造成大甲溪河床錯動,形成小瀑布與急流位於非洲尚比西河中游的維多利亞瀑布 出現地點山腳下、河流流出山谷的地方形成原因由山區進入平地→坡度變緩、河幅變寬→流速降低,水流挾帶的砂石以谷口為頂點,向低處呈扇狀散開、堆積,成為山麓沖積扇三大地區扇 頂扇 央扇 端地點、範圍山腳下、谷口的地方,整個沖積扇的頂點,地勢較高(下圖A處)沖積扇中間的整個範圍,地勢漸緩沖積扇的最前端,地勢最低,地下水面較接近地面,會有湧泉(下圖B處) 甲 曲流剖面圖 乙 曲流和牛軛湖形成的三個階段凸岸緩 凹岸陡凹岸陡 凸岸緩水流沖擊力大時,會直接向前切穿陸地,形成新的河道。

舊河道則因水量變少,逐漸淤積,最後形成半月形的牛軛湖河岸被水流沖擊侵蝕,逐漸凹陷後退;對岸則因水流較平緩,沙礫逐漸堆積侵蝕和堆積不斷進行,凹岸愈凹,凸岸愈凸,河道愈彎,隨時有可能被河水切穿A-A'處,A是凹岸,A'是凸岸C-C'處,C是凹岸,C'是凸岸至於B-B'處河道並未彎曲,故兩岸剖面深度一致曲流形成示意圖由於動能減低,所攜帶的細小沙會緩慢沉積成地勢平緩的三角洲顆粒較粗者堆積在河道兩岸,形成高於河床的自然堤較細砂石隨水漫流堆積成氾濫平原氾濫平原,自然堤示意圖三角洲示意圖氾濫平原出現地點河流中、下游兩岸形成原因洪水來臨時,泥沙溢出河道兩側堆積土地利用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於農業和聚落發展,但易生水患範例中國長江中下游平原、美國密士失必河大平原三角洲出現地點河流注入湖泊或出海口處土地利用三角洲水源豐沛、土壤肥沃,常成人口密集區(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和孟加拉的恆河、布拉馬普得拉河聯合三角洲)三角洲上泥沙若持續堆積,遍布的沙洲將河道分叉成網流狀,將造成交通不便,易有沼澤遍布,多作為溼地生態、人工魚塭之用 侵蝕與堆積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形地形圖示及說明地形成因河流遇到硬岩層或河床上砂礫等障礙物時,水流因而迂迴彎曲,形成曲流分類自由曲流在氾濫平原,水流動能下降,河流遇泥沙或河道阻力會左右擺動,產生河道迂迴現象谷曲流河流上游因無法切穿強大岩體而迂迴,出現山地曲流地形流速營力河岸演化河岸坡度河水深度名詞平面型態凹岸快侵蝕後退較高而陡深基蝕波河岸凹岸凸岸慢堆積前進較緩而平淺滑走坡河岸凸出 河川襲奪範例示意圖(續)搶水地形(河川襲奪)甲:搶水河乙:改向河丙:斷頭河古石門溪原由桃園出海,下游形成古石門溪沖積扇三萬年前,臺北盆地陷落,林口、桃園台地相對隆起,淡水河源流(古大漢溪)向源侵蝕,襲奪古石門溪,河道因無法入海而北移。

大漢溪因流量增加,侵蝕力增強,形成大溪河階群從等高線判斷,甲位於谷口,整個地形以甲為頂點往四周展開、地勢逐漸低平,可以判斷此為山麓沖積扇◎小明班上選擇南部某農業為主的村落進行鄉土地理實察,所用的實察地圖是該村所在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如右圖)他們乘車到達該農村,下車後舉目所見盡是水田,溝渠縱橫,步行進入村落,但見民居間湧泉處處村長帶領他們參觀該村的祠堂,見大廳內壁上對聯寫著:「渡江南居鄱陽,由贛入閩汀,族大支繁,蕃衍八閩兩粵;跨海東定瀛島,溯淡抵臺鳳,宗茂派盛,廣布三山五鄉」村中耆老提及當初祖先因受連年災荒的壓迫,不得不渡海來臺請問:圖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連線所圍的範圍屬於哪種河流地形?            【97.指考】:山麓沖積扇甲為谷口河川襲奪示意圖低位河因側蝕或源蝕切穿分水嶺,搶奪高位河的河水相鄰兩條河流因侵蝕基準不同,位置高者稱高位河,位置低者稱低位河發生搶水的地點出現不自然轉彎河階地形成因回春作用(流量增加、搬運物減少、侵蝕基準面下移)土地利用河階面為原堆積作用所形成的氾濫平原,階面平坦、土壤肥沃,地勢較高,無水患之虞,多農田或聚落分布搶水地形(河川襲奪)成因低位河不斷進行側蝕作用(或頭蝕作用),最後與高位河相連,進而搶奪高位河水所造成地形發生地點說明產生地形搶水河因水流增加→侵蝕力量變大(回春)峽谷及河階改向河因侵蝕基準下移→侵蝕力量變大(回春)峽谷及河階斷頭河因上游流量減少→出現堆積作用,最終河流甚至消失沖積扇III若有多次下切作用,則會造成多層河階I河流因兩岸堆積形成氾濫平原愈上層的階面愈舊,形成的時間愈早;反之,愈下層的階面愈新,形成的時間愈晚。

如大漢溪、秀姑巒溪、大甲溪的河階II因回春作用,下蝕力增強,河流會在舊堆積面重新下切,形成新的河床,使原有的舊河床成為高出兩岸的階地,即為河階河階形成示意圖I II III搶水前 搶水後 ◎圖為臺灣某地區河階地形的等高線圖該地區河階階面之間的相對高度,超過40公尺,是研究臺灣地殼隆起速率相當重要的觀察區請問: 【97.學測】(   ) 1. 該地區地勢最高的河階面,介於海拔幾公尺之間?(A) 120-140公尺  (B) 200-220公尺(C) 340-360公尺  (D) 480-500公尺(   ) 2. 造成該地區河階地形的主要河流,其河水的流向為何?(A)北往南流    (B)西往東流(C)東北往西南流  (D)西北往東南流(   ) 3.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何處最可能出現湧泉?(A)甲  (B)乙  (C)丙  (D)丁:1.C;2.B;3.C(   )☉ 右圖是福衛二號衛星所拍攝的德基水庫附近的衛星遙測影像圖請問:圖中何處是由邊坡崩塌及野溪沖積所造成的堆積地形?     【98.學測】(A)甲(B)乙(C)丙(D)丁:A甲地區的形狀呈扇形,判斷為山麓沖積扇地形,由野溪沖積而成。

等高線的間距值為20公尺由圖中等高線來判斷最高的河階是位在丙處的北方,而丙地為等高線220公尺所在地,由此推斷河階的位置應是340~360公尺   )☉ 土石流與洪患是近年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災害防治乃成為目前重要的課題下圖是臺灣山區四個聚落的航空照片,黃色框線內為民居密集區請問:圖中之四處聚落,何者較不容易發生土石流與洪患兩類災害?  【99.指考】(A)甲  (B)乙  (C)丙  (D)丁:C 北方在圖的右側,所以圖的上方為西方,因此該地的主要河川是由西往東流泉為自然湧出,是地面和地下水面交界處,然而河階階崖的產生,主因是下蝕(陸升)作用,故階崖的下方最有可能是湧泉所在,丙所在的位置位於最高河階的低處,所以最可能有湧泉圖中藍色箭頭為河流流向,由箭頭與聚落方向得知甲、乙、丁三個聚落皆位於野溪的出口,易受到土石流威脅丙聚落位於離河道有一定高度的階面上,較不容易受到土石流與洪患的影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