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第九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 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的背景1、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迈进了一个新阶段2、2009年9月1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课程设置方案》,同时开发了双语幼儿园两年制教师用书和幼儿用2017年5月,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新教双〔2017〕15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教双〔2017〕16号)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课程设置方案》(新教双〔2009〕1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新教双〔2009〕10号)同时废止关于率先在南疆四地州实现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的意见”(新党办发[2016]49号)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教育惠民”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双语教育,并重点体现优先扶持南疆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指示精神,率先在南疆四地州实现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为全区逐步实施15年免费教育奠定基础。
《纲要》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理念2017年编写并下发了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小、中、大班上下册)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幼儿用书》时间:第十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 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的依据1、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幼儿园工作规程》5、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责任 加快推进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的通知》6、《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框 架总 则 教育目标与建议 组织与实施 教育评价第1部分 总则第一条: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的性质(学制)第二条:农村双语幼儿园的任务第三条:农村双语幼儿园的特殊目标(国语)第四条: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的原则第五条: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的国语要求第六条: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第七条:农村双语幼儿园教材使用规定陶行知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做中学”---即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在做 的过程中学习。
☆“玩中学”---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中学”---即幼儿的学习主要不是在成人主宰的课堂里进行,而是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展开的幼儿学习的特点做中学:直接经验 直接感知玩中学:游戏 实际操作生活中学:生活 亲身体验目标的确定1、明确该领域的教育重点、主要的价值取向;2、目标的表述较多使用了—— 体验、感受、喜欢、乐意、 感兴趣、有好奇心…… 突出对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的关注;3、 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1、教师应当做什么,如何做;2、不以固定的知识点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3、强调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实现幼儿主动学习4、将语言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其它领域,发挥语言的工具功能,强化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时间:第十一周第二部分 教育目标与建议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五大领域 健 康教育目标1.体态健康,身高和体重适宜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2.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有较强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并努力缓解;不乱发脾气,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3.手脚的动作灵敏、协调。
4.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擦脸、收拾和整理自己的物品;能早睡早起、坚持午睡、按时进餐,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有一定适应生活和环境变化的能力,每天能坚持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5.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识,了解生活中不安全的事物;学会辨识陌生人;具备简单的自救和求救方法,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知道拨打求救健 康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2.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户外活动3.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幼儿有规律的生活,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4.创设安保条件和安全的、生活、学习与游戏的环境,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为幼儿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时间:第十二周语 言教育目标1.能听懂国家通用语言 2.愿意用国家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个人需求3.具有一定的文明用语的习惯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5.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的愿望和技能6.确保幼儿到大班时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过关,促进幼小衔接,奠定各学段全面实行双语教育的基础。
7、与他人交谈时注视对方,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回应他人的讲话,能根据谈话的场合调整自己的声音;懂得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8、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喜欢与他人谈论图书的故事和有关内容;会看图书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书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9、喜欢用涂涂画画和符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表现事物和故事语 言教育建议1.创设一个乐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积极、主动地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引导其体验说国家通用语言的乐趣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做到语言规范、亲切、文明,发挥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3.尊重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幼儿语言学习方式和速度的不同,关注每位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指导4.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积极地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5.支持幼儿写写画画,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及其书写的兴趣。
6.避免用单纯的说教进行语言教育,应注重采用表演游戏、听说游戏、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幼儿能够正确发音、丰富词汇、掌握日常句式,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听说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时间:第十三周 社 会 教育目标 1.愿意与人交往2.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 人3.对群体生活有兴趣,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4.具有初步的归属感5.增强“五个认同”意识社 会教育建议1.为幼儿创造与同伴、成人交往的机会,体验与同伴、成人等互动的乐趣,养成对他人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感2.关注幼儿感受,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醒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行为规范4.通过游戏与活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特别是要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学唱国歌、辨识新疆特产和景物等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教师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过度说教,应采取榜样示范法、情境体验法、移情训练法、游戏法等多种教育方式进行6.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幼儿社会态度及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们走向大社会,在跟社会的接触中,在人与物、人与事、人与人的关系中获得知识与经验的同时学会做人时间:第十四周科 学教育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2.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3.初步感知生活中数的有用和有趣4.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5.感知和理解形状与空间关系科 学教育建议1.引导幼儿接触大自然,引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极动手动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真诚接纳幼儿的探究行为;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分类,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2.结合幼儿的生活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动植物、自然、科技产品的关系,如动植物、季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常见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和弊端等。
3.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做标识的事物;支持和鼓励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结合日常生活与游戏情境,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4.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引导幼儿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时间:第十五周艺 术教育目标1.喜欢自然界、生活中美的事物及艺术作品中的美2.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3.具有初步的创造能力艺 术教育建议1.引导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自然界和人文景观中美丽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创造条件让幼儿经常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尊重幼儿对自己所喜爱的艺术作品的看法2.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进行歌唱、表演、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不过多干预或者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幼儿,尊重幼儿自主表达的过程;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不对幼儿的表现做“肯定”与“否定”的评价3.欣赏和接纳幼儿自发地去模仿、表演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积累艺术活动所需的经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如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鼓励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
4.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时间:第十六周组织与实施 一、教育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二、教师 三、教育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 四、教育资源:家长工作、周边教育环境、幼小衔接一、教育活动(一)一日生活活动(二)学习活动(三)游戏活动(四)体育活动三、教育环境(一)心理环境 (二)物质环境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