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及其分配和运输 【主要教学目标】 ★ 了解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系统和主要特点; ★ 掌握植物同化物的分配规律; ★ 弄清代谢源和代谢库的概念及二者相互关系; ★ 了解植物同化物运输分配理论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质外体 2.共质体 3.代谢源 4.代谢库 5.转移细胞 6.有机物的装卸 二、填空题 1.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 ,运输的方向有 和 两种 2.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 ,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 3.叶肉细胞中的糖分向韧皮部装入是 浓度梯度进行的 4.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而这种液流流动的动力,则来自于输导系统两端的 5.证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途径可采用 和 两种方法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最巧妙的方法是 6.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产物从 到 的输出,促进细胞内 的合成 7.就源库间关系看,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 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 的影响。
8.从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观点看,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取决于 ,而籽粒的饱满程度主要取决于 三、选择题 1.无数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依靠( ) A.微纤丝 B.胞间连丝 C.微管 2.植物筛管汁液中占干重 90%以上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蔗糖 3.细胞间有机物质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 A.质外体运输 B.共质体运输 C.简单扩散 4.蔗糖转变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 ) A.磷 B.铁 C.锌 5.无论是细胞质泵动学说还是收缩蛋白学说,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消耗能量 6.禾谷类作物拔节期之前,下部叶子的同化物主要供应:( ) A.幼叶 B.幼芽 C.根部 7.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经济系数,增加经济系数的有效途径则是:( ) A.适当地降低株高 B.减少氮肥 C.增施磷肥 8.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率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的,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 ) A.光照的强弱 B.叶内蔗糖浓度 C.温度的高低 9.IAA 对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有:( ) A.抑制作用 B.促进作用 C.很小的作用 10.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率一般是白天:( ) A.快于晚上 B.慢于晚上 C.与晚上相当 四、是非判断与改正 1.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 2.韧皮部中的物质不能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 3.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 4.筛管中液流流动是由于输导系统两端的衬质势差而引起的 ) 5.随着作物生育时期的不同,源与库的地位也将因时而异 ) 6.如将穗剪去,则可观察到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和淀粉在叶片内的迅速累积 ) 五、问答题 1.同化物是如何装入与卸出筛管的? 2.蔗糖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缘由何在? 3.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什么影响? 4.硼为什么能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5.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规律如何? 6.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分配的特点如何? 7.简述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8.何谓压力流动假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