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城乡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手册(试行)温州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2012年10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市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就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为主题的“四创”活动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2 —关于城乡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定义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温州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的最基层工作机构,是组织、协调和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最基本的组织,是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接受社区党组织和乡镇(街道)团组织的指导,原则上由社区团组织直接管理 宗旨围绕社区党政中心工作和社区居民需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致力于在社区推广志愿服务精神,招募、组织协调社区内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参与社区公益事务,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丰富社区文化,促进社区邻里互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
基本条件 1、悬挂统一的“XX社区团工委(志愿者)”牌匾; 2、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 3、有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4、有较为完备的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基本档案资料和详实的活动记录; 5、有相对固定的服务项目(如围绕社区帮困、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社区便民服务、社区环保、社区治安、社区邻里互助等); 6、有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 7、有年度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8、有规范的社区志愿服务规章制度;9、能坚持长年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管理方式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运作”的管理方式,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副站长由社区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内积极参与志愿工作的学校、企业等单位团组织负责人担任委员,此外也可招募一批热心市民担任长期社工,负责服务站日常工作 工作职责 1、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年初时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时要进行工作总结表彰,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志愿者工作会议、联谊会、座谈会等,增强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认真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做好志愿者时间确认、活动记录、一至三星级志愿者审核等工作。
3、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传播服务理念,广泛宣传志愿者先进典型,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浓厚氛围4、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公开招募有组织管理工作经验和特长、并有足够时间精力和高度服务社区热情的居民,担任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管理”志愿者,从事本社区志愿服务站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5、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理念、知识和有关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社区志愿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自觉性,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技能,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6、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搭建与各类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非盈利社会团体交流合作平台,依托社区内部志愿者团队力量,做好春秋季爱心助学的贫困生走访、登记、确认等基础性工作7、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要整合社区内外各种自发公益组织和力量,每年要在内部培育1家以上公益型、志愿型、服务型青年社团(例如:登山俱乐部、游泳协会等)参与社区服务,每年要引导1家以上具成熟服务项目的社区外青年自组织和青年社团参与社区服务8、各社区均要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到县级志愿者协会、乡镇(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备案登记,领取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号,发动社区居民成立5支及以上志愿服务队(例如:扶贫助困志愿服务队、家政服务志愿服务队、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社区工作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文体宣传志愿服务队、敬老服务志愿服务队、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队等),注册志愿者数要占社区总人员10%以上。
场所和资金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一般情况下与居委会合署办公居委会应为服务站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有可供接待对象、对外联系、接受查询、咨询、志愿者(服务队)领取任务、存放资料以及服务站日常管理的场所服务站应整合社区内的各种阵地用于志愿服务 资金包括启动资金和日常经费支出启动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服务站有关设备、工具等服务站日常经费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服务站正常运转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各建站单位共同出资;企业赞助;其它形式的社会捐助;服务站根据实际情况,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所得收入活动项目 1、社区帮困面向社区老年人(包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残疾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社区文化参与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服务 3、社区教育围绕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开展知识讲座、义务家教等服务 4、社区便民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卫生咨询、医疗保键讲座等服务 5、社区环保围绕社区环境美化,开展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的环保服务 6、社区治安围绕社区治安,协助开展巡逻、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权益维护、人员矫正等工作 7、社区邻里互助。
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倡导居民互帮互助,传播爱心,树立良好风尚 8、其他项目根据本社区情况和资源禀赋,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关于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程序和要求社区志愿者基本条件1、年满14周岁以上(14周岁至18周岁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参加志愿服务);2、具有奉献精神;3、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4、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5、遵纪守法社区注册志愿者社区注册志愿者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在有权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注册登记后参加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倡导每人每年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注册机构温州市志愿者协会为温州市志愿者注册机构,负责志愿者注册管理工作温州市志愿者协会授权各县(市、区)志愿者协会、乡镇(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直属单位志愿者服务总队、市级志愿者备案队伍以及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开展本单位、本地区志愿者注册工作申请注册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分网络注册和属地注册两种方式其中,网络注册,由社区居民登陆“温州市志愿者网()”,直接通过提交网络实名注册,经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后台信息核实后,确认志愿者注册成功属地注册,由社区居民向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提出注册申请,并填写《温州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表》(详见附件),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核合格后,成为社区注册志愿者。
注册成功的志愿者,由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提供统一的志愿者服务证、注册号,并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认定、一至三级星级志愿者评定等工作详细流程见附件)社区志愿者注册号温州市注册志愿者编号:温+志愿服务组织区域号+所在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注册号+申请人到该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的顺序号+身份证后六位1、志愿服务组织区域号: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所在的县(市、区)或功能区代码,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下:鹿城:A 龙湾:B 瓯海:C 乐 清:D 瑞安:E 永嘉:F 洞头:G 文 成:H平阳:I 泰顺:J 苍南:K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L 瓯江口新区:M 温州生态园:N 在温高校; R、S、T、U 市直企业: P、Q 市直机关:V、W市志愿者协会备案团队(民间团体会员)X2、所在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注册号: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到县(市、区)志愿者协会备案登记的顺序号,例如:春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第5个到鹿城区志愿者协会备案登记的,则是00053、申请人到该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顺序号:从四位阿拉伯数字(即0001)开始,申请人按注册先后顺序编排,上不封顶,例如:张三是第55个到XX社区注册的志愿者,他的注册顺序号为0055。
4、社区志愿者注册号统一格式(以张三为例,其身份证后六位):温A1115、编制要求: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级志愿者协会确定各乡镇(街道)、直属单位、各备案服务队及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组织注册号,不允许自行改动志愿者原则上只注册一次,注册编号终身制因死亡、失踪、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违法、未履行志愿服务义务等情况而取消注册志愿者资格的,应注销其注册号;志愿者个人注册顺序号由各乡镇(街道)、社区、直属单位及专业志愿服务队负责编制,记录在案,避免重复;社区志愿者统一报所属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注册登记,并及时到县级志愿者协会和所在乡镇(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备案登记《志愿者注册服务证》使用方法1、《志愿者注册服务证》由温州市志愿者协会统一设计,各注册机构按需制作发放2、每位注册志愿者只有一本志愿者证,志愿者证在温州市范围内通用,用于证明注册志愿者的身份,凭证可在指定场所享受优惠3、注册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必须携带志愿者证4、每次服务结束,请注册志愿者自行记录服务的名称、日期、内容和服务时数,再由相关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对服务时数予以确认,并在其志愿者证上盖章5、志愿者证由志愿者使用及保管、不得转借、冒用或不当使用;有转借、冒用或不当使用的情况,志愿服务组织将有权没收和注销,服务时间将不予确认。
6、志愿者变换志愿服务组织时,志愿者证可继续使用7、志愿者因学习、工作变动,从外地转入温州市,申请参加温州境内志愿服务活动时,需先到所在单位团组织所属的具有受理权限的志愿服务组织或户口所在的社区团组织注册登记,并领取《温州志愿者注册服务证》8、《社区志愿者注册服务证》若有遗失的,志愿者须书面向所属志愿服务组织申请重新发放志愿者证,并根据志愿服务记录重新登记志愿服务时数9、《社区志愿者注册服务证》、《社区志愿者服装样式》(详见附件)志愿服务时间确认标准1、凡已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都应以小时为单位记录服务时间,包括志愿服务期间的联络、培训、策划、服务、总结、分享、往返目的地交通等时间2、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必须记录在《温州市志愿者服务证》如志愿者参加集体组织的服务,则由组织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对志愿服务时数予以确认,并在其志愿者证上加盖“志愿服务时间确认章”;如志愿者自行前往市县两级志愿者协会命名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服务,服务时数由该基地负责人出具“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证明”,并经志愿者所属的志愿服务队伍负责人确认、盖章后有效;如志愿者个人自行为困难对象等提供帮助活动,由受助对象所居住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出具证明,并经志愿者所属的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确认盖章后有效。
3、服务时数作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的主要考核依据4、志愿者服务时间确认章由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按规定自行刻制,并做好保管使用工作志愿者服务时间确认样章如下:(规格:1.5cm×0.6cm)志愿者标志 XX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注册志愿者的考核、激励和表彰评定依据: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或被服务单位负责人签字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