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命若琴弦-ppt课件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7MB
约24页
文档ID:589384504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命若琴弦-ppt课件_第1页
1/24

命若琴弦史铁生 学习要点 1.解题关键字.解题关键字§命若琴弦,脆弱还是坚强;§生存——由目的走向过程的救赎之路;§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 学习要点 2.内容提示.内容提示§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朴素,结构清晰故事的中心人物试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 §“目的虽然试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作者生平 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作者生平§ 1996年11月,《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作者生平   作者作品 1.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有关庙的回忆》《秋天的怀念》《姻缘》等§   文论:《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答自己问(上)、(下)》《写作四谈》等 作者作品2、创作阶段、创作阶段(1)第一阶段:1979-1982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午餐半小时》《没  有太阳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和《白色的纸帆》。

作者作品((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83--1986年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 作者作品((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87--1990年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和《小说三篇》 作者作品((4)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                           《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我的丁一之旅》    创作背景 《命若琴弦》创作于1985年,当时正处于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迭起的时候史铁生亦在创作道路上作出选择,那是一条“寻根”与“先锋”结合的独特的路  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课文分析(1)人物形象§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老瞎子§小瞎子 课文讲解 (2)艺术特色§叙述朴素、结构清晰、感情真挚§对“人”的命运和困境的反思§对生存的目的和过程的解读§对生命意义和生命轮回的探求 课文讲解 2.课文难点讨论.课文难点讨论§琴弦在课文中有很强的象征意味,三代之间,从800到1000,再从1000到1200,琴弦数量在增加,那么这种增加代表着生存的希望更大了,还是更渺茫了? 课文讲解  3.相关评论.相关评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了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课文讲解 3.相关评论.相关评论   我喜欢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纯正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陈村  课文讲解  3.相关评论.相关评论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莫言 研习与思考 1.你觉得小说的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是否会影响这篇作品的价值?2.  小说结尾处,老者为什么要告诉徒弟说他记错了师父的遗言?3.   结合全文,探讨作品结尾一段的象征意义。

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电影.电影《《边走边唱边走边唱》》§导演:陈凯歌 §主演:黄磊 许晴 §类型:剧情§片长:110 分钟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1991年 延伸阅读 1.胡河清:《史铁生论》,《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3期2.史铁生:《宿命与反抗》,《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2期3.史铁生:《记忆与印象》,北京出版社,20064.《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史铁生:《在家者说——鲁迅文学奖散文获奖者丛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延伸阅读 6.史铁生语录§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延伸阅读 §“使一个人愿意活着比使一个人活着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人生最根本的两种面对,无非生与死对于生,我从基督精神中受益;对于死,我也相信佛说通常所谓的死,不过是指某一生理现象的中断,但其实,宇宙间无限的消息并不因此而有丝毫减损,所以,死,必牵系着对整个宇宙之奥秘的思悟。

对此,佛说常让我惊佩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延伸阅读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