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山东理)含答案

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4MB
约8页
文档ID:169533955
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山东理)含答案_第1页
1/8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第I卷(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定义集合运算:,设集合,则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 (B)6 (C)12 (D)18yyyy2.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xo21xo21xo21xo21(D)(C)(B)(A)3.设,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D)4.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A)1 (B)2 (C) (D)5.设向量a=(1,-3),b=(-2,4),c=(-1,-2),若表示向量4a、4b-2c、2(a-c)、d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四边形,则向量d为(A)(2,6) (B)(-2,6) (C)(2,-6) (D)(-2,-6)6.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则的值为(A)-1 (B)0 (C)1 (D)27.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则该椭圆的离心离为(A) (B) (C) (D)8.设,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已知集合,从这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则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A) 33 (B) 34 (C) 35 (D) 3610.已知的展开式中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其中,则展开式中常数项是(A) (B) (C) (D)11.某公司招收男职员名,女职员名,和须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80 (B)85 (C)90 (D)951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DC=2,∠DAB=60,E为AB的中点,将△ADE与△BEC分别沿ED、EC向上折起,使A、B重合于点P,则三棱锥P-DCE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EBCD(A) (B) (C) (D)第Ⅱ卷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则常数 2 14.已知抛物线,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则的最小值是 32 ABCDC1A1B115.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是的中点,则直线AD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______ 1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 ③④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ABCDA1B1C1D1①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v=(-1,0)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②圆与直线相交,所得的弦长为2;③若,则;④如图,已知正方体,P为底面ABCD内一动点,P到平面 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且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I)求(II)计算.解:(I)的最大值为2,.又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过点,又.(II)解法一:,.又的周期为4,,解法二:又的周期为4,,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求的单调区间.解: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且(1)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2)当时,由解得、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0+极小值从上表可知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函数在上单调递增.19.(本小题满分12分)ABCA1VB1C1如图,已知平面平行于三棱锥的底面ABC,等边△所在的平面与底面ABC垂直,且∠ACB=90,设(1)求证直线是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2)求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3)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法1:(Ⅰ)证明:∵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为与的公垂线.(Ⅱ)解法1:过A作于D, ∵△为正三角形,∴D为的中点.∵BC⊥平面∴,又,∴AD⊥平面,∴线段AD的长即为点A到平面的距离.在正△中,.∴点A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2:取AC中点O连结,则⊥平面,且=.由(Ⅰ)知,设A到平面的距离为x,,即,解得.即A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所以,到平面的距离为.(III)过点作于,连,由三重线定理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arctan.解法二:取中点连,易知底面,过作直线交取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I),,, 又由已知又显然相交,是的公垂线II)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又 由取 得 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设所求距离为 则 = 所以,A到平面VBC的距离为.(III)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 取 二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20.(本小题满分12分)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

用ξ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1)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2)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3)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概率解:(I)解法一:“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则解法二:“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事件记为,则事件和事件是互斥事件,因为所以.(II)由题意有可能的取值为:2,3,4,5.2345所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因此的数学期望为(Ⅲ)“一次取球所得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事件记为,则21.(本小题满分12分)双曲线C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直线为C的一条渐近线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且时,求点的坐标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椭圆 求得两焦点为,对于双曲线,又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 解得 ,双曲线的方程为(Ⅱ)解法一: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设的方程:,则在双曲线上,同理有:若则直线过顶点,不合题意.是二次方程的两根.,此时.所求的坐标为.解法二: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设的方程,,则.,分的比为.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下同解法一解法三: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设的方程:,则., ., ,,又,即将代入得,否则与渐近线平行。

解法四:由题意知直线l得斜率k存在且不等于零,设的方程:,则 , 同理 .即 (*)又 消去y得.当时,则直线l与双曲线得渐近线平行,不合题意,由韦达定理有: 代入(*)式得 所求Q点的坐标为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设,求及数列的通项;(3)记,求数列的前项,并证明解:(Ⅰ)由已知, ,两边取对数得,即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Ⅱ)由(Ⅰ)知 (*) = 由(*)式得(Ⅲ) 又 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