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治疗妇人病金匮教研室 刘清平妇人病篇•为后世中医妇科学奠定基础1、我国最早的妇科治疗学记载(45条原文,40首方);2、涉及经带胎产、杂病;3、论述系统、立法严谨、用药精当、剂型多样(膏汤丸散、酒剂、针灸、熏蒸、坐药等)[原文5] 妇人怀妊,腹中朽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提要]肝脾不和而致的妊娠腹痛的治法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川芎——活血通经当归——补血活血苓、术、泻——健脾益气 淡渗利湿治法: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病机:肝脾不调,肝郁脾虚临床应用1、建立调和肝脾法2、辨证要点: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小便不利,足肿等3、川芎量少用•李某,36岁妊娠八个月,头晕耳鸣,小腹胀痛,腰膝酸痛,纳呆,下肢微肿,二便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虚细妇科检查为臀位•此属脾虚肝郁,治宜健脾补肾,柔肝养血药用:归身、白术、茯苓、川断各10克,黄芪12克,白芍15克,泽泻、川芎、枳壳各6克,川朴3克,连服四剂,胎位转正•邵某某,眭某某两女同志,均患少腹作痛邵腹痛,白带多,头晕,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予当归芍药散作汤用:当归9克,白芍18克,川芎6克,白术9克,茯苓9克,泽泻12克。
数剂后腹痛与头晕基本消失,白带少见眭某某长期少腹作痛,小腹重坠,白带多,头目眩晕,投当归芍药散作汤用,三诊,腹痛白带均减改用少腹逐瘀汤治其白带《岳美中医案选》妊娠下血[原文2]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提要]论述癥病与妊娠的鉴别,及癥病下血的治法癥 妊娠素有病史素有病史 无病史,停经前月经正常无病史,停经前月经正常胎动及部位与胎动及部位与 四月以后方有胎动,五六四月以后方有胎动,五六月份不符月份不符 月至脐,六月后至脐上月至脐,六月后至脐上 停经后漏下不止停经后漏下不止[病机]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治疗]活血化瘀消癥[方药]桂枝茯苓丸桂枝:辛温,温通血脉茯苓:健脾和中安正气芍药:调营益阴丹皮、桃仁:活血化瘀临床应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恶露不尽、肠息肉等。
•1977年深秋,嘉兴市郊一农妇,年届三十,婚后五年不孕,经各地诊治,未见疗效,故前来我处就诊患者经行后期,少腹疼痛,经水色紫有块,量少切其脉涩,望其舌苔薄白边有瘀点,此属瘀阻胞宫,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不能摄精成胎,故投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活血化瘀方用:桂枝4.5克,茯苓12克,赤芍9克,丹皮9克,桃仁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红花4.5克,失笑散12克(包煎)嘱患者于每月月经来潮之前先服此方5剂以活血化瘀,连服三个星期至1978年冬,来信告知已生育一子,欣喜非常梅核气•[原文5]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提要:论述妇女痰凝气滞于咽中的证治•病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痰凝•治法:解郁化痰,顺气降逆•方剂:半夏厚朴汤•方义: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 茯苓——利饮化痰 苏叶——宣气解郁临床应用•伴见: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部痞闷,喜太息,舌淡苔白滑,脉弦滑等•若咽喉红肿,咳痰不利——去生姜,加瓜蒌仁、杏仁、海浮石、桔梗、连翘脏躁•[原文6]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提要:本条论述脏躁的证治•病机:肝郁化火,伤阴耗液,心脾两虚•治法: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剂:甘麦大枣汤•方义:小麦——养心安神 甘草、大枣——缓急补中临床应用•伴见:口干、心烦、失眠、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合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等•[原文14]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提要:论述经水不利属于瘀结成实治法•病机:瘀血久结胞宫,经闭不行•主症:经闭不行,少腹硬满,结痛拒按, 或刺痛,舌紫暗,边有瘀斑,脉沉涩•治法:攻瘀破血通经•方剂:抵当汤•方义:用抵当汤破血逐瘀,瘀血去则新血生,月经亦能自调抵当汤《伤寒论》用治蓄血,为攻下瘀血的峻剂,须瘀血结实,形气俱实者,方可用之一、宗《内经》思想•《内经》: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以血,以其数脱血也•《金匮要略》妇人病篇养血方药19首•后世影响: 李东垣——“妇人分娩及半产漏下,昏冒不省,瞑目无所知觉,盖因血暴亡,有形血去,则心神无所养” 刘河间——四物汤•祛邪安胎,扬“有故无殒”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治疗妊娠病不避附子、干姜、半夏、冬葵子•妊娠误治处理——则绝之 断绝病根(病去胎自安);禁绝医药;终止妊娠二、妇人病多虚多瘀•新产妇人有三病:痉、郁冒、大便难 病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杂病:妇人之为病,因虚、积冷、结气 (胶艾汤、肾气丸、甘麦大枣汤、白头翁汤)•瘀血互结,热入血室,冲任虚寒是妇人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桂枝茯苓丸、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温经汤、抵当汤、大黄甘遂汤、红兰花酒三、调气血,重肝脾,固胎元• 祛瘀消癥法——桂枝茯苓丸; 温补气血法——胶艾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温经化瘀法——温经汤 破血逐瘀法——下瘀血汤、抵当汤 行气活血法——枳实芍药散 活血除湿法——当归芍药散 补中生血法——小建中汤•贯穿仲景脾胃学说 妊娠篇中,凡十方丸散居其七,汤居其三“妊娠以安胎为主,则攻补皆不宜骤,故缓以图之耳徐忠可) 妊娠反应——桂枝汤(调理脾胃,协调阴阳) 有癥当去——丸药缓图,用量极少 •白术散,呕不解,以小麦汁服之;病愈而渴者,服用大麦粥•枳实芍药散:枳实烧黑,以麦粥下之•竹皮大丸:枣肉和丸,安中益气•首创调和肝脾法:当归芍药散、小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半夏厚朴汤等•泻肝散结法(热入血室刺期门);温肝调经法(温经汤方);舒肝理气法(半夏厚朴汤);补肝养胎法(当归芍药散);暖肝缓急法(当归生姜羊肉汤)、调肝和血法(枳实芍药散) •安胎养胎是妊娠病总的治疗原则(胶艾汤、当归芍药散、附子汤、白术散、当归散、黄芩等。
•调和阴阳,化气安胎——桂枝汤•活血化瘀,消癥安胎——桂枝茯苓丸•温里散寒,暖宫安胎——附子汤•养血止血,固冲安胎——胶艾汤•疏肝健脾,利湿安胎——当归芍药散•温中和胃,降逆安胎——干姜半夏人参丸•开郁利湿,养血安胎——当归贝母苦参丸•通窍利水,行气安胎——葵子茯苓散•养血行气,清热安胎——当归散•散寒除湿,健脾安胎——白术散丰富的养生思想•指导原则: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养生方法•避免正气虚损•避免产生积冷•避免出现结气:百合病、梅核气、脏躁、奔豚•避免内生瘀血•安胎养胎,优生优育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