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量符号一、物理量符号: 九年级部分九年级部分:m:质量质量; v:体积体积,速度速度; ρρ:密度密度; F:力力; F1:动力动力; F2: 阻力阻力; L1:动力臂动力臂; L2:阻力臂阻力臂;G:重力重力; f:摩擦力摩擦力 ; S(L):路程路程,距离距离,长度长度,受力面积受力面积 ; t:时间时间,温度温度;n:绳子段数绳子段数,个数个数,辆数辆数,人数人数……; h:高度高度; P:功率功率,压强压强; w有用有用:有用功有用功; w额外额外:额外功额外功; w总总:总功总功; ηη: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Q:热量热量; Q吸吸 :吸收热量吸收热量 ;Q放放:放出热量放出热量 ;C C: :比热容比热容 ; ;△t△t: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 ;t t0 0: :初温初温 ; ; t t: :未温未温; ; q q:热值:热值八年级部分八年级部分: :F F: :焦点焦点; ; f:f:焦距焦距 ; ;2f2f: :二倍焦距二倍焦距; ;u u: :物距物距; ; v v: :像距像距 ; ;Q Q: :电荷量电荷量 ; ;I I: :电流电流 ; ;R R: :电阻电阻 ; ;U U: :电压电压 ; ;P P: :电功率电功率; ; W W: :电功电功 ; ;Q Q: :电热电热; ;二、物理公式:二、物理公式:九年级部分:九年级部分: 物物 理理 量量主主 要要 公公 式式主要单位主要单位长度(长度(L))(1) 用刻度尺测用刻度尺测 ((2)路程)路程 vts (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FW(4) 力臂力臂= ((5)液体深度)液体深度 1l122. FlF gph(6)物体厚度物体厚度 h= a=SV3VKm 、、m、、dm、、c m 、、mm 等等 1km=1000m 1m=100cm面积(面积(S))(1) 面积公式面积公式 S==ab ;;S=a2 ;;S=ππR2 = πDπD2 ;;41(2) 体积公式体积公式 (3) 压强公式压强公式 hVs Fps 1m2=102dm2 1dm2=102cm2 1cm2=102mm2体积(体积(V))(1) 数学公式数学公式 V正正=a3;;V长长=Sh=abh ;;V柱柱==Sh;;V 球=球=πRπR3 3 34(2) 密度公式密度公式 mV (3)用量筒或量杯用量筒或量杯 V=V2--V1 (4)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浸没时:V==V排排==F浮浮/ρρ液液g g;; 部分露出时部分露出时: :V排排==V物物--V露露1m3=103dm31dm3=103cm31cm3=103mm3时间(时间(t))((1)速度定义)速度定义((2)功率)功率 ((3)用钟表测量)用钟表测量vst PWt 1h=60min 1min=60s速度(速度())v((1)) ((2)) 则则tsv FvtFs tWPFPv 1m/s=3.6km/h质量(质量(m))(1)重力公式重力公式 gGm ((2)功的公式)功的公式 mghGhWghWm (3)密度公式密度公式 ((4)用天平测量)用天平测量Vm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密度密度 ((ρρ))(1) 有有 VmgGm gVG(2)压强公式压强公式 ghpghp(3)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F浮浮==ρρ液液gV排排 则则 ρρ液液==排浮 gVF1g/cm3=1000 kg/m3合力(合力(F))(1)同方向同方向 F=F1++F2 ((2)反方向)反方向 F= F1--F2((F1>>F2))N压强(压强(p))(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SFp ((2))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ghp(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1Pa=1N/m2浮力(浮力(F浮浮))(1) 称重法称重法 F浮浮==G--F示示 (2) 压力差法压力差法 F浮浮==F向上向上--F向向下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浮==ρρ液液gV排排 (4) 漂浮或悬浮法漂浮或悬浮法 F浮浮==G动力、阻动力、阻 力力则则 2211lFlF122 1llFF 211 2llFF 与与单位相单位相1l2l同即可同即可功(功(W))(1)定义定义 W=Fs 重力做功重力做功 W=Gh=mgh 摩擦力做功摩擦力做功 W=fs (2)总功总功 W总总=F动动s W总总==W有有++W额额 有用功=有用功=Gh W有有==W总总--W额额(3)ηη= W有有=ηηW总总 W总总=((4)) 总有 WW有WtWP W=Pt1J=1N.m =1w.s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ηη))(1)(1) ηη==总有 WW有额额有有WWWWW11(2)(2) ηη==总有 WW总有总有 PPtPtP(3) 对于滑轮组对于滑轮组 ηη=((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nFG(4) ηη==总有 WW动动GGG hGGhGh 由于有用功总由于有用功总 小于总功,所小于总功,所 以以 ηη 总小于总小于 1拉力(拉力(F))(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Gn1((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不计绳重及摩擦时)(1动物GGnF((3)一般用)一般用((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nGF((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物体匀速运动,一般 F==f (f 一般为摩擦力一般为摩擦力)功率功率(P)(1)P= (2) P== tW tWFvtFs(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1w=1J/s =1N.m/s比热(比热(c))(1) Q吸吸==cm(t--t0) Q放放==cm(t0--t) 可统一为可统一为 Q=cm△△t 则则tmQc(2) Q放放==qm((q 为为 J/kg m 用用 kg)) (3) Q放放==qV (q 为为 J/ m3 V 用用 m3) (4) 不计热量的损失时不计热量的损失时 Q吸吸==Q放放(热平衡方程)(热平衡方程)C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J/(Kg.℃℃),水水 的比热为的比热为4.2××103J/((K g. ℃℃)物理意)物理意 义为义为 1kg 水温水温 度升高度升高 1℃℃吸吸 收的热量为收的热量为4.2××103J八年级部分:八年级部分:电荷量电荷量 ((Q))(1)定义定义 则则 Q==It (2) W=UIt=UQ 则则tQI Q==((Q 为电荷量)为电荷量) UWQ 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C电流(电流(I))(1) 定义定义 ((Q 为电荷量)为电荷量)tQI ((2))RUI 1A=1000mA((3))W=UIt 则则UtWI (4)P==UI 则则((P 为电功率)为电功率)UPI (5) 焦耳定律焦耳定律 Q==I2Rt 则则RtQI (6) 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 W=UIt==I2Rt 则则RtWI (7)P==UI==I2R 则则RPI (8)串联:串联:I==I1==I2 并联:并联:I==I1++I2 ((9)从电流表上读)从电流表上读 出出电压(电压(U))(1) ((Q 为电荷量)为电荷量) ((2))U==IR QWU ((3)) ((4))ItWU IPU (5)焦耳定律焦耳定律((Q 为产生的热量)为产生的热量)tQRUtRUQ则2则则RUP2 PRU (6 )串联:串联:U==U1++U2 并联:并联:U==U1==U2 ((7)从电压表上读出)从电压表上读出1KV=1000V, 1V=1000mV 。
家庭电路家庭电路 为为 220V,对,对 人体的安全人体的安全 电压不超过电压不超过 36V电阻(电阻(R))(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IUR ((2))W==UIt==I2Rt== tRU2WtURtIWR22或((3)) 22 IPRRIP则PURRUP22 则(4)焦耳定律焦耳定律 Q==I2Rt 则则((Q 为产生为产生QtURtIQR22或的热量)的热量) (5)串联:串联:R==R1++R2 则则 R1==R--R2 R2==R--R1(6)并联:并联: 21111 RRR2121 RRRRR1ΩΩ==1V/A1MΩ=10Ω=106 6ΩΩ 1KΩ=101KΩ=103 3ΩΩ((7)从欧姆表上读出或从铭牌上读出如滑动变阻器上的)从欧姆表上读出或从铭牌上读出如滑动变阻器上的““10ΩΩ 1A””等字样电功(电功(W))(1)W==UIt==UQ((Q 为电荷量)为电荷量) ((2))W==Q==tRURtI2 2((3))P==则则 W== tWPt((4)当无热量损失时)当无热量损失时 W==Q==RtI2((5)从电能表上读出(其单位为)从电能表上读出(其单位为 KWh))国际单位为国际单位为 J,电能表上,电能表上 常用单位为常用单位为 KW.h 1KW.h=3.6××106J电功率电功率 ((P))(1) (2) P== (3)从用电器上读出从用电器上读出RURIUIP2 2tW1Kw=1000w 1 马力马力 ==735w电热(电热(Q))(1) 当不计热量损失时,当不计热量损失时,Q==W== tRURtIQ2 2RtI2(2)热平衡方程热平衡方程 Q吸吸==Q放放其单位为其单位为 J通电时间通电时间 ((t))(1) (Q 为电荷量为电荷量) (2)W==UIt 则则IQt UIWt (3) P== 则则 (4)Q== 则则tW PWt RtI2 RIQ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