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源储量估算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55.76KB
约42页
文档ID:320618229
资源储量估算课件_第1页
1/42

主要内容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3.矿体的圈定4.块段划分5.储量计算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1 勘查阶段:是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在某一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的勘查程度,具有不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331)、控制的(332) 、推断的(333)资源储量类型田家村详查有332、333)1.2 地质可靠程度:是针对勘查块段而言每一块段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程间距综合确定1.3 经济意义: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分析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蕙义,即同一项目不应同时出现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者次边际经济的经济结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末开展可行性研究或技术经济分析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1.4 预测资源量(334)详查以上阶段:勘查境界内应对矿床整体有总体控制,矿产资源赋存情况基本查明或查明,不应有334 普查阶段:对有极少量工程验证的物化探矿致异常区、矿床深部或边部,可视具体情况估算334预查阶段: 334是未查明的潜在矿产资源,主要出现在预查阶段。

334不能再写成3341、3342、334?、3341?)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1.5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1.6 资源量331、332、333界于经济-次边际经济之间,下列情形属于此类: 1 1)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只进行概略研究的;)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只进行概略研究的; 2 2)基础储量)基础储量( (探明的探明的 1llb1llb、12lb12lb、2M212M21及控制的及控制的122b122b、2M222M22)以外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采矿证外);以外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采矿证外);3 3)矿床工业指标估算的低品位矿(如品位)矿床工业指标估算的低品位矿(如品位15-2015-20的钒钛磁铁的钒钛磁铁矿);矿);旧标准规定的各类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旧标准规定的各类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4 4 )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开采成本高,可行性)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开采成本高,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设计未予利用的;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设计未予利用的; 5 5)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6 6)各种因素压覆的不能利用矿产资源,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经)各种因素压覆的不能利用矿产资源,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经济意义不明的;济意义不明的;7 7)后期有可能回收的矿柱。

后期有可能回收的矿柱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1.7 经济的基础储量:是由矿床工业指标圈定的类型,121b、111b基于对应的331部分,122b基于对应的332部分;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122b (与本次勘查关系不大)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 8 特别处理1)可直接采用代码表示资源储量类型:评估报告、评审意见书、相关储量报告可直接采用代码(331、332、333)表示资源储量类型(为了不与数字混淆,可写为(332)、(332333)或332类、332333类等)2. 资源储量类型应与勘查阶段和相应勘查研究程度一致,同时满足地质控制程度和其他勘查研究程度资源储量类型不能简单依据勘查工程间距确定,且不应超越勘查阶段和勘查程度 资源储量类型不仅与地质工程控制程度有关,还与地质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查明程度、可选冶性能研究程度及工艺利用研究程度等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涉及安全生产的开采技术条件有重大关系,某一种勘查研究程度降级 的,资源储量类型也相应降级3) 经勘探及可行性研究表明矿产顼目是经济的,及在建、正常生产矿山,控制的(采矿证内)基础储量应为112b,储量为112,2M22、2S22。

4. 矿产开发项目未经(预)可行性研究,不可确定为次边际经济和边际经济资源储量(只能是331、332、333)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1.9 333工程外推333问题原有关规定333必须为工程实控或332块段合理外推的矿体部分省矿产储量评审中心现明确:333块段,原则上可以自边界工程外推部分333范围(即333工程外推333)但应注意: 1)外推矿面宽度应合理一般平推333工程间距的四分之一; 2) 333工程外推部分333后,不能再外推334; 3)如果333边部工程的厚度及品位明显变差,则不宜外推333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断面法、地质块段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断面法、地质块段法2.1 剖面法(断面法)1)原理:利用勘探剖面把矿体分为不同块段,根据块段两侧勘探剖面内的工程资料(矿体厚度、品位、体重),块段截面积及剖面间的垂直距离即可分别计算出块段的体积和资源储量,进而计算出矿体或矿床的全部资源储量除矿体两端的边缘部分外,每一块段两侧各有一个勘探剖面控制按矿石质量、开采条件、研究程度等,还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块段(如Fe1的块段、Fe2的块段)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储量计算法。

2)优点:计算简单,适用于任何产状与形状的矿体3)勘探剖面法实际上是垂直平行断面法它要求所有工程(槽、井、坑、钻)均应分布于同一勘探剖面上其储量计算工作是建立在地质勘探剖面图的基础之上,是应用较广的计算方法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2.2 地质块段法 原理:将一个矿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块体,即块段,然后用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求出每个块段的资源储量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不同部分的储量,进而计算出矿体或矿床的全部资源储量适用:适用于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由单一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2.3 2.3 等高线法等高线法 这是层状沉积矿床或岩体中常用的一种储量计算方法它以矿层顶板等高线图为基础,把矿层分为若干倾角相近的部分,然后用一定的公式分别计算其体积和储量等高线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反映矿层的产状和埋藏特点,适用于产状和厚度都比较稳定,倾角中等,并有足够勘探工程控制的矿床。

3 3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3.1 3.1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 矿体的圈定是储量计算的关键环节,矿体圈定的原则必须遵循地质规律必须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及其变化特点,有益有害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蚀变矿物的分布和组合,以及后期构造的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不能“见矿连矿”储量计算应严格按工业指标圈定矿体,所圈定的矿体形态应与矿体的自然形态基本一致3 3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3.2 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 单工程矿体厚度的圈定主要是依据工业指标,以充分体现连续性圈定单工程矿体厚度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边界品位的指标初步确定矿体的边界及矿体中的无矿夹石地段; (2)按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剔除夹石,或并入矿体中; (3)按边界品位圈矿,块段品位必须达到工业品位 (本次铁矿勘查暂时采用的15及 20圈Fe2 及 Fe1,实际上是单指标圈矿)3 3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3.3 矿体连续性的圈定矿体连续性的圈定 两个相邻见矿工程其矿体经厚度圈定后均合乎工业要求,赋存部位互相对应,符合地质规律,则应在截面上将这两个工程所见的矿体连接成同一矿体在圈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储量计算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的矿体连接,除极个别情况外,一般应以直线相连; 2) 若用曲线圈定矿体时,工程之间的矿体推绘厚度,不应大于相邻被工程控制的实际厚度; 3)两工程所见为同一矿体,若矿石类型或品级不同或储量类别不一致,则只能互为对角线尖灭连接; 4)如两见矿工程之间矿体被断层或岩脉所切割,则矿体只能据已掌握的地质规律分别推绘至断层或岩脉的边界上; 5)对于形态复杂、具有不同产状的分枝矿体或交叉矿体,应划分出分枝,而且在截面形态圈定时,也应在图上注明分枝矿体的储量计算分界线;6)两相邻工程所圈矿体中无矿夹石的层位相同,部位对应,地质特征一致,则应相连成同一夹层。

3 3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3.4 3.4 矿体边界点矿体边界点( (线线) )的圈定的圈定 1)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用有限外推法确定边界点: a. 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不见矿时,按工程间距的二分之一作尖灭;b.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若另一个只见矿化(即品位大于边界品位二分之一以上)则可推工程间距的三分之二尖灭;c .两相邻工程,一个工程见矿,另一个工程只达到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则该工程可以作为矿体尖灭点处理;d. 经工程证实,矿体为断层切割错开,在允许的间距范围内,矿体边界可平行推绘至断层线上;e. 当只有单工程见矿,且矿体厚度小于夹石厚度时,不能列为“分枝”矿体3 3 矿体的圈定矿体的圈定2) 见矿工程向外作无限推断时的边界点确定 见矿工程以外无工程控制,或未见矿工程到见矿工程之间距离远大于勘探时所要求的相应控制间距时,由见矿工程向外推断矿体之边界,称作无限推断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作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灭对于只达到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的见矿工程,除绝大部分工程都按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圈定的薄脉状富矿体外或在矿体内部包含的一个工程外,均不外推)4 块段划分 块段是矿体储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块段的划分应尽可能考虑地质因素,勘探手段和储量级别等因素,既不能划分过大,也不应划分过小。

4.1 4.1 块段划分的原则及块段划分的原则及编号 (1)考虑地质因素:同一块段内产状基本稳定,矿体基本连续,不受断层错动,形态较为规则,矿石类型、工业品级相同,品位比较稳定 (2)考虑相邻块段勘探手段应基本相同,如槽探、钻探、坑探或两种、三种手段的组合块段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应过小块段分界线应尽可能以勘探工程间的连线为分界线(剖面法则以剖面为分界线) (3)同一块段储量级别应当相同 (4)块段编号顺序一般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北到南、从西以东,按不同级别,顺序编号,以便在计算过程中便于检查块段代号应力求简单明了 (如332-1、332-2 332-25 ,333-1、333-2 333-29) ,切忌繁琐和生搬硬套4 块段划分4.2 4.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再平均计算; (3)表内矿工程(工业品位)和表外矿工程(边界品位)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每个表内矿块段(1品级)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工业品位,则应降为表外矿块(2品级)或者处理该表外矿工程(适当去掉低品位样段或去掉整个工程)。

5 5 储量计算储量计算5.15.1储量计算参数储量计算参数5.1.1 平均品位的计算 计算平均品位常用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及算术平均法对于那些品位稳定的矿体,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对于品位波动幅度较大的矿体,则应采用样长或矿体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当采样数量很大时,加权平均法与算术平均法所求得的结果往往是很接近的(在作了必要的对比以后,亦可用算术平均法来代替加权平均法) 1 1) 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单工程加权平均品位的计算一般是以长度加权,即用各样品的长度与品位的乘积除以各样品的长度和;单项工程算术平均品位的计算,就是用该工程各样品品位的代数和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