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是《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5.56斜纹布14.925.56A.协定关税 B.割地赔款 C.五口通商 D.设立外务部2.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3.图片是历史的重要载体。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D.近代中国人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任务4.著名学者姜铎说:“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意在说明洋务运动()A.抵御了西方入侵B.促进了近代化进程C.带动了政治变革D.实现了富国强兵5.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 B.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 D.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6.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7.某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项目时,构建了以下结构图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A.政治制度的演进B.民族意识的觉醒C.救亡图存的探索D.农民革命的发展8.下列历史人物及著作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传播变法思想 B.反抗外来侵略 C.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D.提出“求富”主张9.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图所示道路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10.如图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主题。
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A.走向近代 B.消灭封建 C.走向共和 D.军阀割据11.《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B.严复的《天演论》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3.下图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五四运动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斗争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下列选项中不是五四运动已经实现的直接目标的是()A.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C.被迫同意将青岛主权归还中国 D.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14.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C.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15.下列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黄埔军校旧址大门A.从单枪匹马到国共合作 B.从幼年到成熟C.从国共对峙到国共合作 D.从城市走向农村16.下图为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
影响这一分布情况的主要因素是()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C.工农武装割据的不断发展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17.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8.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19.下表是中共党史的部分主题及其统摄概念,据此推断③对应的应该是()主题统摄概念①五四火炬、开天辟地、面貌革新②国民革命、星火燎原、走向成热③共御外侮、中流砥柱、杨威东方④和平谈判、转守为攻、天翻地覆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国共第一次合作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解放战争20.1941年12月,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时,中国军队英勇搏杀,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这一战役是()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21.如图是某连环画中的一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斗争岁月。
画面描绘的革命故事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三大战役期间22.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阶段作战力量进攻目标中共中央军委批示第一阶段苏北兵团淮阴、淮安、宝应、高邮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第二阶段三个纵队海州、连云港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23.数据变化可以反映某段时期的历史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B.人民群众踊跃支援解放战争C.工农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D.敌后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24.改用阳历;要求限期剪辫……;劝禁缠足,解放妇女;禁止刑讯,将体罚改为课罚金,保障基本人权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措施最有利于()A.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 B.有利于平等思想的普及C.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观念的转变25.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 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是岁,黄兴、宋教仁举事柳州,败后,二人走日本,刊杂志《二十世纪之新支那》,以鼓吹革命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1906,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4分)材料二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示意图——据《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一危局与变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2分)材料三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部分)北洋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后“帝制告终,民治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70年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1世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3)根据材料三,概括不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之处,并结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续写一项辛亥革命的其他积极作用4分)2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4分)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
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