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生生物学水生植物金藻门

1537****56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31KB
约17页
文档ID:241896077
水生生物学水生植物金藻门_第1页
1/17

第六章 金藻门Chrysophyta一. 主要特征1.体制:多为单细胞或群体,少数为丝状体多数具鞭毛,能运动鞭毛2条,等长或不等长;1条或3条的很少2. 细胞壁:细胞裸露或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壳大多数种类为裸露的运动细胞,在保存液中会失去几乎所有细胞特征 3. 色素: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叶黄素此外还有副色素,这些副色素总称为金藻素(phycochrysin)藻体呈金黄色或棕色 色素体:色素体12个,片状、侧生4. 贮存物质:贮存物质为白糖素和油滴白糖素又称白糖体,为光亮而不透明的球体,常位于细胞后端5. 细胞核一个液泡一个或两个,位于鞭毛的基部6. 生 殖 运动的单细胞:细胞纵分裂 群体种类:群体断裂或细胞从群体中脱离 不能运动的种类:动孢子或内壁孢子 内壁孢子(statospore):金藻特有的生殖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具二层硅质的壁,顶端开一小孔,孔口有一明显胶塞 二、 分 类仅一纲金藻纲Chrysophyceae,分五目1(4)营养细胞具鞭毛或伪足2(3)具鞭毛,12条,罕为3条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3(2)具伪足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4(1)营养细胞不具鞭毛或伪足5(6)植物体为胶群体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6(5)植物体非胶群体7(8)植物体为分枝丝状体金枝藻目Chrysotrichales8(7)单细胞或非丝状群体金球藻目Chrysophaerales 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 单鞭金藻科Chromulinaceae 单细胞。

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或梨形、纺锤形,前端具一条鞭毛细胞裸露能变形表质平滑或具小颗粒色素体12个,片状有2个色素体的种类,色素体位于细胞两侧细胞核1个有的鞭毛基部有1个红色眼点白糖体位细胞后侧,繁殖为细胞纵分裂,有的可产生内生孢子鱼鳞藻属Mallomonas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鱼鳞藻科Mallomonadaceae 单细胞或群体,鞭毛一条,有伸缩泡12个表质外具有规则排列的覆瓦状鳞片,多数鳞片上具有一条硅质长刺,浮游生活细胞圆柱形、椭圆形、纺缍形,种类不同鳞片形状排列也不同全部鳞片或顶端鳞片上有一硅质长刺色素体2个,侧生,少数一个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端 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锥囊(钟罩)藻属Dinobryor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棕鞭金藻科Ochromonadaceae 多为树枝状群体,浮游生活,少数为不分枝群体或单细胞,固着生活 细胞具圆锥形,钟形或圆柱形的囊壳囊壳前端开口,原生质体纺缍形、圆锥形或卵形,前端具2条不等长鞭毛,长的一条伸至囊壳开口外基部以细胞质短柄附着于囊壳底部眼点一个,伸缩泡1至多个,色素体1-2个 为湖泊、池塘常见藻类,多在寒冷季节出现,可在越冬鱼池冰下水层中形成优势种。

也有种类生活海水中 黄群(合尾)藻属Synura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黄群藻科Synuraceae 球形、长卵形群体,群体无胶被,细胞具鞭毛2条,等长后端延长成一胶质柄,互相联系成放射状排列表质坚固,外部覆盖螺旋形排列,具短刺的硅质鳞片色素体二个,片状,周生,位于细胞两侧白糖体位细胞后端呈大颗粒 淡水中常见,可在池塘等小水体中形成优势种,使水体呈黑褐色,在冰下亦常大量发生 三毛金藻属Prymnesium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定鞭藻科Prymnesiaceae 具三条鞭毛,两侧长,中间短,为类似鞭毛的丝体,称固着丝体色素体二个,片状,呈金黄色,位于细胞两侧白糖体一个,位于细胞后 小三毛金藻为一种害藻,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在我国分布广泛,大连、银川、乌梁素海、山西南部的咸水湖中,天津的塘沽及陕西皆有报道此外,在海洋中也可形成赤潮,给渔业造成危害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 分布:多分布于淡水中,透明度大,温度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多在较寒冷的季节生长旺盛,早春、晚秋在水体中多分布于中、下层 饵料价值:浮游金藻没有细胞壁,个体微小,营养丰富,是水生动物很好的天然饵料。

有的海产种类已人工培养,是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 颗石虫软泥和化石:钙板金藻、硅鞭金藻死亡后,遗骸沉于海底,形成颗石虫软泥,有的形成化石,可为地质年代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赤潮、水华:如小三毛金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