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目标单元分析:本单元编排的五篇精读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意义的好文章课文《要好好学字》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描写,围绕“学字”这条线索,安排故事情节;《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展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梅兰芳学艺》通过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孔繁森》一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二语第六单元教案主备人: 总64教学过程修改意见12、要好好学字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画出生字词 (2)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Ⅱ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事?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遇见()毛主席教导他们要()Ⅲ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投影,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Ⅳ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明了什么?Ⅴ (4)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这是谁对谁说的? (4)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Ⅵ (5)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指导朗读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参加”说一句话 Ⅰ读题后思考1课文写的是谁叫谁要好好学字?2为什么要好好学字?3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从那句话里摘出来的?Ⅱ小黑板出示生字主席 延安 遇到 知道 弯腰 革命 啊指名读齐读小组读擦去拼音读Ⅲ板书毛主席教育小八路好好学字Ⅳ板书问、说、写Ⅴ第一句比第二句写得具体、清楚,突出了毛主席不摆架子,很认真,对小八路是非常关心Ⅵ“革命”这里指抗日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教学反思:二语第六单元教案主备人: 总65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Ⅰ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岁刘泽参 二.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的?Ⅱ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Ⅲ 四.课堂练习 1.读写词语 延安革命参加点头毛主席毛泽东 2.组词 延()刘()过()划() 3.扩词 贵()()()腰()()() 革()()()席()()()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1)爸爸()看起报纸来 (2)小白兔()走进家门 5.练写生字板书设计: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Ⅰ卡片认读延安 遇到 手心 知道 参加 革命点头 回答 Ⅱ指名回答 Ⅲ写字指导“延”共六笔,半包围结构,里边笔顺,撇、竖、横、竖折“弯”共九笔,上下结构,上面“亦”应写得扁平,第三、四笔为两短竖遇”共十二笔,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禺”是九笔,教学反思要好好学字》讲述了毛主席教育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习写字这样一件普普通通而又平凡的小事,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从中我们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关心。
我在教学课文时,首先从字词入手,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够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其次,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要的字、词、句的意思如:“弯下腰”、“手心”、“写下‘毛泽东’三个字”等,既表现了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十分亲切,又表现了毛主席教两个小八路学字是很认真、重视的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课文,能读出一定的感情,但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还需要加强二语第六单元教案主备人: 总66教学过程修改意见13、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红军革命根据地和与朱德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Ⅰ 4.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 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Ⅱ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 8.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作业: 朗读课文Ⅰ介绍朱德朱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名解放军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名群众爱戴Ⅱ领读生字朱、志是翘舌音冈是后鼻音Ⅲ理解生字词粉碎,使彻底失败或毁灭围攻,包围起来加以攻击山高路陡,形容地势十分险要二语第六单元教案主备人: 总67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二课时 一、复习Ⅰ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 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 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Ⅱ 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4.过度: 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三、感悟课文 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 (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1)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2)“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Ⅲ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 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 (1)指名朗读 (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 (3)自由组合表演 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 9.教师小结: 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10.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Ⅰ听写同志 生产 红军 井冈山Ⅱ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的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Ⅲ想一想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又会怎样劝他,朱德同志又会怎样说?指导读出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之情。
教学反思:二语第六单元教案主备人: 总68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三课时 一、复习Ⅰ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说词,看谁说的多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Ⅱ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学生的书写 三、丰富词语库: 情不自禁解决。